安培(ampere)是
国际单位制中表示电流的
基本单位,简称安,符号A。为纪念法国物理学家A.安培而命名,他在1820年提出了著名的
安培定律。1908年在伦敦举行的
国际电学大会上,定义1秒时间间隔内从硝酸银溶液中能电解出1.11800.02毫克银的恒定电流为1安培,又称国际安培。1946年,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提出定义为:在真空中,截面积可忽略的两根相距1米的平行而无限长的圆直导线内,通以等量恒定电流,导线间
相互作用力在1米长度上为2×10-7牛时,则每根导线中的电流为1安培,又称绝对安培。该定义经1948年第9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通过[1]。
2018年11月16日 ,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决议,将1安培定义为“1s内(1/1.602176634)×10^19个电子移动所产生的
电流强度”。此定义于2019年5月20日世界计量日起正式生效。[2]
中文名
安培
外文名
ampere
别称
安
表达式
I=U/R
提出者
安培
快速
导航
历史应用新定义其他电流单位例子
定义
真空中相距1米的两根无限长且圆截面可忽略的平行直导线内通过一恒定电流,当两导线每米长度之间产生的力等于2×10-7牛顿时,则规定导线中通过的电流为一安培。这个单位是在1946年国际计量委员会上得到批准,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被正式采用为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之一[4]。实际上,定义中的两根“无限长”导线是无法实现的,根据
电动力学原理,可以用作用力相似等效的两个线圈替代。1960年10月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采用安培为电学量的基本单位,并作为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1国际安培=0.99985绝对安培[1]。
2018年11月16日,国际计量大会通过决议,1安培定义为“1s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1/1.602176634×10^19个电荷移动[3]所产生的电流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