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凌晨时分做出的决定总是非常糟糕?

如题所述

1-注意力极限 
随着一天时间的推移,到了凌晨人体的反应会越来越迟钝,通常人体注意力最多只能集中12小时,时间越长,注意力降低越多,这个时候,做出一个决定有可能是错误的。
但是如果善于排除内心的干扰(常常内心的干扰比环境的干扰更严重),也就是要清理大脑,就可以避免!
怎么说?就是到了夜深了,对累积了一天的各种各样的情绪活动,将在心头浮光掠影活动的各种思绪和信息,要善于将它们放下来,予以排除。这时候,学会将自己的身体变软变柔,将身体放松下来,也就是将内心各种情绪的干扰随同这个身体的放松都放到一边。
这时,你做出的任何决定,不会让你后悔!

2-意识与知觉
以现代流行的心理学术语说,人的大部分活动都由潜意识完成!
人脑接受信息的方式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方式,我们每天都会受到不同程度有形或无形的刺激,引起我们的注意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有意识接收是人脑对于周边事物的刺激有知觉地接收信息;而无意识接收是人脑对于周边事物的刺激不知不觉地接收,这就是所谓潜意识。
简单地说,意识是人类明显的认知世界的大脑心智活动。如果将人类的整个意识比喻成一座冰山的话,那么浮出水面的部份就是属于显意识的范围,约占意识的5%,那95% 隐藏在冰山底下的意识就是属于潜意识的力量。
而知觉也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心理学把知觉解释为“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知觉具有以下的本质特征:第一,知觉反映事物的意义,知觉解释事物是什么,并尝试着用词去标志它,所以知觉是一种对事物进行解释的过程;第二,知觉是对感觉属性的概括,是对不同感觉信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所以知觉是一种概括过程;第三,知觉包含有思维思考的因素。
知觉要根据感觉信息和个体主观状态所提供的补充经验来共同决定反映的结果;①按照最大可能性的原则提出“是什么事物”的假设;②在头脑中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匹配、核对;③作出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觉是人主动地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推论和理解的过程。
所以,凌晨时分,当你靠潜意识做出一个决定,而非知觉,那极有可能就是错误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6
为什么凌晨时分做出的决定总是非常糟糕?人工作一天大脑需要休息,这时如果不休息就会造成做出的决定非常糟糕。要多加注意,工作一天大脑需要自我调整把无用的垃圾全部并清除掉,如果这时还在做决定就会让大脑疲惫,大脑疲惫做出的决定就会非常糟糕。让自己大脑清醒休息好时再做决定是最好的选择。平时不熬夜多锻炼自己的身体跳绳都是对大脑有益处的运动,加快血液流动让大脑充满活力,有活力做出的决定会很棒。凌晨时分做出的决定是因为大脑没有得到休息所以做出的决定非常糟糕。
第2个回答  2020-11-06
凌晨时分还在做决定意味着缺乏睡眠了。这时做出的决定可能会更倾向于追求回报(学课程带来的好处),并忽视风险(交了钱但是又没好好学习,或者网课其实很糟糕)。

糟糕决定的一个特征是人们更加「贪心」:比起避免损失,更想要获得好处;对可能得到的利益的估计增加的同时,对可能承受的损失的估计降低。

那么我们在失眠、睡眠不足、熬夜的时候,是否表现出这样比平时更强的风险偏好呢?

Venkatraman 等人采用一个有趣的实验设计对这一假说进行了测试。

实验室设计。如图,从 A 所表示的汇报概率进行改进,被试可选择 1. 增加最高回报的数值(Gmax);2. 降低最低回报的损失(Lmin);3. 将中性汇报改为正向回报,以提高获胜概率(Pmax)。

作者发现,睡眠剥夺时被试的风险偏好增加了:在提高最高回报与提高获胜概率中更多选择 Gmax,在提高获胜概率与降低损失中更多选择 Pmax。

文章的另一部分主要工作是在被试做游戏的同时进行功能核磁成像,发现睡眠剥夺后被试进行决策时腹内侧前额皮质的活动增加,而前岛的活动减弱了;在获得奖励(看到赌博结果)时,对正向奖励的反应在腹内侧前额皮质以及腹侧纹状体都增加了,而对失败结果的反应在前岛减弱了。

这些与失眠相关的差异与被试在睡眠剥夺后对可能以及实际获得的奖励更为敏感,并对可能和实际遭受的损失更为「麻木」相符合。

Caveats: 这里的睡眠剥夺是 24 小时(一晚不睡),与凌晨相比睡眠缺失的时间更长。尽管有理由怀疑机制类似,凌晨时段本身也可能有更多因素影响决策过程,例如激素水平会显著不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06
凌晨是人体自我调节力最薄弱的时候,故而最容易做出糟糕的决定。首先,别在情绪波动大的时候做决定,因为人在亢奋的时候容易冲动。其次,体力和生理处于低潮时,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先睡一觉,睡眠可以过滤掉不少兴奋感,恢复体力;等睡醒了再思考,再下决定,就会比较客观。人们在白天,身处社会中要不断地进行着自我调节,以应对各种状况,不断的消耗着自我调节力量。经过一整天到了半夜,人的自我调节力量已经被消耗了很多,自我调节的能力大大降低了。一旦我们无法自我调节,无力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反应,便会表现得与平时相比更为不理智和冲动。
第4个回答  2020-11-06
在凌晨时分做出的决定,总是非常糟糕,可能是因为在这个时间并不是去做决定想事情的时间,本来应该是去休息放松自己的大脑本身。劳累了一天,大脑都非常的疲惫,而在凌晨作出决定,可能是在不太清醒的状态,或者是比较发蒙的状态,这样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判断力,做出冲动的决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