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养一头牛优势

如题所述

新品牌阵营的乳品品牌领养了一头牛,最近完成了一笔融资。早已布局新消费赛道的KKR与DCP联合领投。海风华,广和投投。

中国的乳制品市场长期以来一直由内蒙古两个品牌的寡头垄断,但采用一头奶牛作为新品牌速度很快。销售额方面,从众筹领养一头牛到天猫双11只用了3年。

这个品牌的创始人徐晓波曾经说过,一杯好牛奶等于奶牛、牧场、设备、管理等能力的集合。这个说法只说了产品层面的通用流行标准,根本没有说明他的公司如何做好牛奶品牌。从这个4.5年的公司的角度,领养一头牛,这个公司认为好的牛奶生意就是:好的一杯牛奶营销。

是的,答案是营销。就像它会用“领养”这个概念,让消费者几乎以为自己真的领养了一头牛。

消费者已经采用了奶牛,这是一个品牌PUA说辞,是非常奇怪的,无法追求细节。顾客张三收养了一头牛,取名李四。张三喝的牛奶来自奶牛李四吗?

这完全不符合乳制品这种现代食品工业大规模生产的制造规律。收养一头牛,而不是一棵树,可以明确某一特定的树是否生长、发芽、开花、结果。认养一头牛,这五个字组成一句话,本质上就是无形中捆绑了消费者的长期VIP会员卡。对了,这个VIP会员卡不便宜!要么2999元,要么1万元。

这句话的目的是在无形中润物细无声,让消费者觉得我和这家公司的消费关系的存在,指定了一头牛的生物权利归属。这拓展了消费者的思维。我喝的牛奶来自我收养的奶牛。这是在国内乳制品普遍缺乏信任的情况下,中国消费者创造的一种纯粹的营销技巧。当然,消费者是不可能追踪到他花钱买的一箱牛奶是否来自他花钱买的奶牛。消费者花两笔钱,实际上得到的是一盒牛奶。而且这盒牛奶的营养和口感,喝进肚子里,解决不了单身,高考,升职加薪的问题.牛奶就是牛奶,功能明确,没有那么多神秘夸张的附加值。

就像这个纯粹的营销用语,其实就是这家公司的品牌名称。如上所述,而这家公司认为一个好的牛奶企业就是:一杯好的牛奶营销。不断获取新客户,稳定老客户,是这家公司业务最大的模式痛点和成本损失。

但比起领养一头牛,伊利和蒙牛人其实除了广告和营销,还有一个庞大的分销渠道策略。这方面,领养牛并没有庞大稳定的线下零售渠道。乳制品是高度计划化的制造业。奶牛肚子胀了还要挤奶,挤出来的奶卖不出去就要丢弃(参考美国大萧条时期密西西比河倒奶的故事)。一旦营销缺位,公司产品的销售率可能面临波动。尤其是如果没有线下零售渠道领养一头牛,公司保证业务持续轮动的营销要求只会更加迫切。

徐晓波被创始人包装的创业故事,就是去香港买进口奶粉的屈辱。而徐晓波在这个故事的启发下成立了四年半的乳业公司,其实和他原本以为的非进口品牌伊利、蒙牛没有本质区别。

五十步笑百步。

而且,还是一盒250ml全脂纯牛奶。领养一头牛的价格是4元,比伊利、蒙牛最常见的利乐包砖纯牛奶还高。收养一头奶牛似乎收获了营销红利。

认养农业,一种互联网农业的新实验,于2015年在中国流行起来。人们通过互联网体验了一种乡村生活,产品从土地直接供应到餐桌。

这种新体验的操作很简单。首先,采用的对象可以是蔬菜水果,也可以是鸡、牛、羊等家禽家畜。在进入种植或养殖环节时,收养人委托农场管理,可通过农场直播了解收养情况。认养期结束后,认养人将获得原生态农产品或成品。

领养模式听起来很悠闲,只需要预付,包括地租、种子购买等。2020年,广东省清远市某农业基地将发展领养农业。用户会通过微信小程序领养种子。要花450元开辟20平米的土地,田地里会插一个小牌子,标明认养人的信息。

领养农业的出现,除了为用户提供全新的种植养殖体验,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溯源,整个生长周期透明公开。从农场直接到餐桌,可以省去中间运输环节,提高毛利率。然而,采用农业也有风险。例如,如果成品没有达到预期,或者分配过程被耗尽,则采用活动就变成了智商税。

探索阶段的领养农业市场有多大?很多曾经追逐时尚的玩家消失了,但是有一头牛活了下来,号召更多的用户加入养牛人的阵营。

徐晓波失踪五年只为泡好一杯牛奶的故事,被赋予了跨界成功的色彩。但好的愿景不代表品牌能活多久。品牌最初是由用户认养奶牛的业务建立起来的。2016年12月,通过网络众筹,领养一头牛诞生,“共建牧场”计划启动。2017年1月,领养牛推出了两种领养形式。一次是支付2999元领养一头奶牛,获得波波牧场的奶牛领养权;二是花一万元成为联合牧场主,获得领养一头牛的全部权益。

为了吸引新的创意,领养一头牛甚至像微信业务一样推广。领养一头牛早在2018年就开始招募“分享者”,通过推广产品、邀请好友等方式获取佣金,最高佣金达到15%。

收养一头牛。目前还在招募养牛合伙人。成为养牛人,门槛是买价值297元到1188元的奶卡。养牛人分为红牛养牛人、养牛人、养牛合伙人三个等级,享有自买省钱、分享赚钱、每周福利、下级返利提成四项专属权益。根据推广效果,养牛合伙人可以拿到5%到10%的提成。

2020年5月,领养一头牛累计用户超过2000万,其中高级会员500万,销售收入超过15亿元。领养牛也正式向消费者推出了云领养、联合领养、实名领养三种领养模式。

>

这三种认养概念,已经被包装成更为直接的销售手段。前两种方式围绕养牛小游戏,或者购买奶卡。真正契合认养概念的是第三种方式:实名认养。消费者可以在专供牧场提前一年预定牛奶,最高等级的会员还能给奶牛取名字,认养一头牛,也会定期向会员反馈奶牛的照片和各项生长数据。

牛奶,一个非常传统的品类,认养一头牛并没有做出太多产品和产业层面的创新。但借着认养概念,这个品牌出圈了。认养一头牛自称是替用户养牛,目标也不是只做产品,而是打造订奶服务。

其实在喝牛奶这件事上,消费者面临的选择太多了。国内市场形成伊利、蒙牛双寡头的局面,各自经营数十个品牌,还有光明、三元、燕塘、麦趣尔这样等具有区域优势的品牌,以及一些口碑较高的进口牛奶。和这些实力雄厚的企业相比,认养一头牛几乎没有优势,还有什么故事可讲?

认养一头牛的关键词,是“认养”二字。认养模式带给用户最重要的是体验,从认领到配送环节提供便利。徐晓波曾说,认养一头牛一直在打造的,是一个基于为用户节省时间、更可信、更安全的“订奶”服务体系。

认养模式的优势在于从牧场直达餐桌。认养一头牛推出的订奶服务,最开始采用月度周期订奶,比如188元买了4提牛奶,每月配送两次,每次2提。现在变成了用户购买奶卡后进行激活,可自行选择配送时间和地点。

“喝牛奶,不如认养一头牛”,这句广告语成功引起了消费者的兴趣。徐晓波给自己的定位是养牛人,认养一头牛也强调自己是一家替用户养牛的企业。认养一头牛在2016年成立,实际上在2014年建了第一座自有牧场,从澳洲引进8600头荷斯坦奶牛,搭建牛舍、进口草料和挤奶设备等。

认养一头牛引以为豪的就是动物福利。包括让牛听音乐、做SPA,做药浴,一头牛一天的伙食费是80元。奶牛们还拥有不同阶段的幼儿园、保育院、产房等,享受定期休假和体检,堪称一条龙服务。很多企业为了向消费者强调优质奶源,都会宣传奶牛福利。但是,我们也很清楚的是,这些动物福利,与牛奶产品品质没有丝毫关系。只要奶牛一年300天的不停产奶(奶牛也是哺乳动物,需要不停受孕产奶),奶牛的生物层面福利,与其他品牌牧场的奶牛就没什么区别。这种停留在表面噱头,甚至把奶牛压根看不懂的人类才懂的SPA体验,强加到奶牛身上的所谓动物福利,营销效果无非让消费者天然具备的伦理同理心,自然附着在认养一头牛的品牌感知上面。

乳品是个大赛道,还是存在不少机会。线下渠道是乳业巨头的赛场,认养一头牛从新零售渠道突围。2016年12月,认养一头牛项目在众筹平台上线,20天时间募集337万,获得近5000名种子用户。2017年1月,认养一头牛的产品在吴晓波频道推广,一周时间销量达到200万。

认养一头牛开始与更多自媒体合作,包括十点读书、老爸测评等。这些自媒体都有大量女性用户,尤其是宝妈。而认养一头牛的目标用户,是一至三线城市的25到40岁新中产精致妈妈,二者高度契合。

认养一头牛继续开发新品。2017年4月推出一款即常温酸奶,这款产品和纯牛奶成为了日后的爆款。

接近成立一周年之际,认养一头牛开始从私域流量走出去,触达更多渠道和用户。认养一头牛第一个入驻的电商平台是网易严选,当时尝试卖了2000份牛奶,效果还不错。接着继续入驻本来生活、每日优鲜、云集等。2018年,认养一头牛在天猫开店,当年双11销售额突破百万。

同样在2018年,认养一头牛升级了运营打法,就是入驻小红书,通过内容种草树立口碑,做到了小红书类目种草TOP 1。2019年直播带货兴起之时,认养一头牛搭建了自己的直播间,同时和薇娅、李佳琪等处在上升期的主播合作,借着双11和618等节日拉动销量,在乳制品旗舰店销量排名第一。

在认养一头牛飞速成长的两年间,乳业上游整合动作不断。认养一头牛也在加快布局,2020年共有7座牧场,6万头荷斯坦奶牛,成母牛平均单产达到13吨。

上游自建牧场,把控奶源,下游去掉中间的经销费用,节省物流成本,这种做法优化了成本。但是养殖和加工,是相对分散的两个体系,上游自建奶源,中间的加工环节依赖代工,这是认养一头牛的软肋。

直到2020年10月,认养一头牛的第一家自有工厂落成投产,总投资25亿元。此时的认养一头牛完成奶源供应、加工生产和销售渠道的布局。

认养一头牛的诞生,也多次被媒体和行业质疑为营销噱头,实际产品并没有那么高大上。建造专属牧场、饲养标准高、蛋白质含量超欧盟标准等,这是许多企业宣传优质奶源的普遍口号,但认养一头牛却制造出稀缺性。

回顾认养一头牛推出的三种认养模式,无论是何种形式,其占据消费者心智的方法确实有效。在豆瓣、小红书上有大量用户分享云牧场游戏攻略、晒出产品和周边礼品的帖子,还有邀请好友组队薅羊毛。

快速挤进乳业市场的认养一头牛,已经有了一定的粉丝基础。由于计划布局全产业链,投入的成本也在加大。销量最高的两款纯牛奶和酸奶,平均一盒单价在4元左右,但成本下降的的空间有限。

做一杯牛奶要花多少钱?徐晓波曾说,一杯牛奶,有10%是广告费用,40%是分级的渠道费用,还有比例不等的房租、人工、运费等成本。这让他开始思考如何追求极致的性价比。

砍掉中间的经销环节,利润就能提升。徐晓波曾经算过一笔账,即不打广告节约15%、不走渠道节约20%,奶源成本增加10%,检测费用增加5%。产品直达用户后,跟同类产品相比能便宜20%以上。

但是我们上述就提到,同类牛奶,认养一头牛的并不比伊利、蒙牛便宜。

那品质呢?

虽然宣称好奶不贵,但是认养一头牛的产品表现,同样并不惊艳。钙和蛋白质含量,是衡量牛奶营养价值最重要的指标。拿着原料成分表,对比认养一头牛在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发现蛋白质含量为3.3克,和许多竞品相比并无太大差别。最近一款新推出的牛奶,蛋白质每百克达3.8克,算是对标了金典、特仑苏等高端奶。

国内牛奶生产成本比国外要高,2020年原料奶价格也在持续上涨,从5月到12月累计上涨了16.25%。要想提高投入产出比,最快的途径就是提高销售额。

简单来说,认养一头牛先是在私域流量建立粉丝基础,再通过电商渠道寻找更多用户。成立2年时,认养一头牛的销售额突破3亿,复购率达到44.5%。

但是这些,远远不够。

相比于头部企业丰富的产品矩阵,涵盖液态奶、酸奶、奶粉、奶酪、冰淇淋等,认养一头牛的SKU非常有限。如果没有突破性的产品,只能围绕口味和包装设计进行创新。依靠两类爆品即常温牛奶和常温酸奶,认养一头牛走到了今天。当然,认养一头牛也推出了奶粉、儿童奶酪等其他产品,但竞争力太弱。

认养一头牛短短3年时间完成了3轮融资,成长为一个新品牌。资本确保了认养一头牛下一步的存活周期,但是这个品牌的下一步,是不是成长为一个成熟乳制品品牌?这话,就谁也说不清楚了。

相关问答:认养一头牛两种不同包装的纯牛奶有什么区别?

认养一头牛两种不同包装的纯牛奶是没有区别,只是包装的新老更替。

认养一头牛纯牛奶特点。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只出售100%生牛乳,无任何添加剂、防腐剂、香精,无奶粉添加、生牛乳成分无工艺化调整。

经过超高温灭菌的纯牛奶,很好的还原牛奶本身的味道和营养。喝的时候能感受到清甜的奶香味,口感很正,入口丝滑的感觉,还没有奶腥味。配料表上写得很清楚:只有生牛乳,无任何添加。之所以有180天的保质期,是因为超高温灭菌,绝不含任何防腐剂。

扩展资料:

认养一头牛介绍如下:

“认养一头牛”企业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对于生产环节严格把关,秉着“只为一杯好牛奶”的初心, 选择与方快锅炉密切合作,让方快锅炉守护企业生产中的重要供热环节。

一种线上养成类的互动游戏,消费者可以通过淘宝和微信小程序游戏,轻松体验 5G 时代的云养牛乐趣。除了能在线上认养奶牛、奶牛养成、挤奶互动、牛奶兑换等,还可以收到牧场的动态及直播。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