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北部的16个县,为啥都划入了吉林?

如题所述

为了加强吉林省的经济,实现东北地区的均衡发展。1954年,通化、四平和辽源三个市被划入了吉林省。与此同时,双辽县、梨树县、长白县、东丰县等地,总计13个县也划入了吉林省。经过这一轮的区划调整,吉林省的管辖区进一步扩大,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有利于吉林省的经济发展。

一、清朝时的东北行政区划

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不断的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朝签署了各种不平等条约,开放了大量的通商口岸,割让了大片的土地。随着国力衰败,西方列强开始窥视、染指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尤其是日本和沙俄,更是虎视眈眈。对于列强的“小算盘,”清朝并非不知道。20世纪之初,为了巩固东北地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清朝在1905年,先后建立了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奉天省,也就是东北三省的由来。虽然当时建立了东北三省,但当时的行政区划,与现在的东北三省相比,差别非常巨大,仅仅是名字一样而已。

二、北洋军阀时期

1912年,千疮百孔的清朝灭亡,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阶段。军阀们忙着相互进攻,争夺地盘,根本就没有精力和能力,管理区域划分的问题。当时,东北地区在奉系军阀的控制之下。1928年,北伐战争结束以后,当时的政权处于战略防御的需要,先后建立了热河省、绥远省、察哈尔省和青海省等省份。与此同时,奉天省更名为辽宁省,并且延续至今。其中,由于热河省相当一部分地区,从属地来说属于东北,因此热河省也被当成了东北的省份,出现了东北四省的说法。

三、伪满洲国时期

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在6个多月的时间里,日本占领了黑、吉、辽三省。1932年,又占领了热河省。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日本扶持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伪满政权。在伪政权统治阶段,处于自己的统治考虑,东北地区被划分为14个省。进入40年代初期,进一步划分为19个省。当时,每个省的面积,仅仅比现在的地级市大一些而已。

四、抗战胜利

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东北地区的行政区划开始重新调整,出现了东北9省的模式,分别是:辽宁省、安东省、辽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龙江省、嫩江省、兴安省,各省的面积仍比现在的省小很多。

建国之初,当时,东北的区划又进行一轮调整。截止1950年,东北地区被调整为6个省份,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松江省、辽西省、辽东省、热河省。随着全国局势的逐步稳定,我国进入了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阶段恢。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地位尤为明显。为了进口恢复和发展东北地区的经济,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我国开始逐步调整东北地区的行政区划。最终形成今天的东北三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4


首先,我们聊聊吉林省和辽宁省的历史发展。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政权的恩恩怨怨,持续了几千年之久。中原王朝一般能够控制辽宁等地区,从而拱卫整个华北地区的安全。例如汉朝的汉四郡、明朝的辽东镇等等,主要就是现在的辽宁地区。至于吉林和黑龙江等地,则是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政权反复拉锯的地区。明朝国力强盛阶段,在东北地区设立了奴儿干都司,负责管理东北地区。到了明朝统治的后期,则只能依靠辽东地区防御。在历史长河中,东北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的游牧政权,例如当年的大金国等等。

由于气候、耕地等各方面的原因,东北地区的经济署理和人口总数,曾经明显不如中原各省。在明朝统治的后期,后金政权在东北地区迅速崛起,究竟政权也就是清朝的前身(1636年,皇太极把国号改为了大清)。后金政权逐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控制了整个东北地区和蒙漠北蒙古、漠南蒙古各部,具备了与明朝分庭抗礼的实力。清朝建立以后,不断进攻明朝的边境。17世纪中期,内忧外患之下,已经统治了200多年的明朝灭亡,清朝开始大举入关。10多年时间里,清朝逐步消灭了南方农民军政权和南明势力,确定了对全国的统治。


但清朝并没有多少行政经验,因此沿用了明朝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了行省制度。清朝对行省制度进行了完善和改革,明朝的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变成了大清内陆十八行省。1912年,当时著名的十八星旗,就是对应了内陆十八行省。不过,清朝并没有在全国都推行行省制度。在东北、西北、蒙古各部等地区,鉴于各方面的情况考虑,清朝并没有采用行省制度。主要是人口严重不足,即便是建立行省制度、划分地方官员,一个县可能只有几百人。此外,清朝把东北地区当成了自己的龙兴之地,严禁中原百姓进入东北地区。

这是清朝的铁律,执行非常严格。清朝统治时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东北地区的总人口,还没有超过100万。清朝在东北设立了3个将军辖地,分别是黑龙江将军辖地、吉林将军辖地和盛京将军辖地(后来东三省的名字,就在在三个将军辖地的基础上,逐步确立的)。这3位辖地将军,负责管理辖地内所有的军政事务。由于没有行政区划和行政官员,对于辖区内的人口、耕地、牲畜数量等,清朝其实并不清楚,当时清朝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区很弱。在大清国力强盛时期,这一问题还并不明显,毕竟曾经击退了沙俄的侵扰。


但是,进入清朝统治的后期,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不断的发动战争。例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等等,各国强迫清朝签署了各种不平等条约,开放了大量的通商口岸,割让了大片的土地。随着国力衰败,西方列强开始窥视、染指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尤其是日本和沙俄,更是虎视眈眈。对于列强的“小算盘,”清朝并非不知道。20世纪之初,为了巩固东北地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清朝在1905年,先后建立了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奉天省,也就是东北三省的由来。

请注意,虽然当时建立了东北三省,但当时的行政区划,与现在的东北三省相比,差别非常巨大,仅仅是名字一样而已。1912年,千疮百孔的清朝灭亡,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阶段。军阀们忙着相互进攻,争夺地盘,根本就没有精力和能力,管理区域划分的问题。当时,东北地区在奉系军阀的控制之下。1928年,北伐战争结束以后,当时的政权处于战略防御的需要,先后建立了热河省、绥远省、察哈尔省和青海省等省份。与此同时,奉天省更名为辽宁省,并且延续至今。


其中,由于热河省相当一部分地区,从属地来说属于东北,因此热河省也被当成了东北的省份,出现了东北四省的说法。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在6个多月的时间里,日本占领了黑、吉、辽三省。1932年,又占领了热河省。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日本扶持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伪满政权。在伪政权统治阶段,处于自己的统治考虑,东北地区被划分为14个省。进入40年代初期,进一步划分为19个省。当时,每个省的面积,仅仅比现在的地级市大一些而已。

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东北地区的行政区划开始重新调整,出现了东北9省的模式,分别是:辽宁省、安东省、辽北省、吉林省、松江省、合江省、黑龙江省、嫩江省、兴安省,各省的面积仍比现在的省小很多。一转眼到了建国之初,当时,东北的区划又进行一轮调整。截止1950年,东北地区被调整为6个省份,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松江省、辽西省、辽东省、热河省。随着全国局势的逐步稳定,我国进入了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阶段恢。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地位尤为明显。为了进口恢复和发展东北地区的经济,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我国开始逐步调整东北地区的行政区划。

第2个回答  2020-10-02
为了加强吉林省的经济,实现东北地区的均衡发展。1954年,通化、四平和辽源三个市被划入了吉林省。与此同时,双辽县、梨树县、长白县、东丰县等地,总计13个县也划入了吉林省。经过这一轮的区划调整,吉林省的管辖区进一步扩大,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有利于吉林省的经济发展。
第3个回答  2020-10-02
首先就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地方渐渐的越来越具有了吉林的特色
第4个回答  2020-10-01
因为这16个县是非常有吉林特色的,划入吉林也是便于管理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