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从高一垫底的学渣,3年逆袭成省状元,她的秘诀是什么?

如题所述

很多人都觉得“学霸”从小就是学霸,“学渣”永远只能是学渣,这一切都是宿命,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事实上,很多的学霸并不是从小就那么优秀,他们也有着默默无闻的“黑历史”。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贵州省的高考文科状元,可是在刚刚考入高中的时候她的成绩是倒数第二。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位曾经倒数的学生成功摘得省状元的桂冠呢?

一、曾经的后进生,不甘现状

林中文中考时考入了贵阳一中,但是成绩却是班里的倒数第二名。在学霸如云的贵阳一中,林中文在学习方面非常平庸,根本没有人会预料到三年后的她竟成了省状元。

班里的很多人对于林中文的印象就是多才多艺,她会钢琴,爱跳舞,有时间还喜欢练练跆拳道。班里有活动的时候会请她做PPT。

这样的林中文仿佛跟学霸一点都不沾边,林中文表面嘻嘻哈哈,但是心中其实非常不甘落后。进入高中之后她就开始默默地努力,想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

二、找到方法,突飞猛进

刚刚进入高中的时候,林中文学习也非常刻苦,可是成绩却没有进步。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她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她认为对待考试应该有一套应试的思维,语文就要多读多练,通过阅读积累一些语料,然后分题型进行刻意训练。

数学讲究举一反三,一开始林中文的错题也很多,她就把错题都总结在一个本子上,分类型总结规律。

并且她还会用不同颜色的笔总结技巧,总结好了也要经常拿出来复习才有作用。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努力,林中文的学习成绩一点点有了起色,到了高三她的成绩稳定在680分左右。在高考中她考出了704分的成绩,是贵州省的文科状元,成功考入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

三、进入大学,依然坚持

三年的高中生活不仅把林中文送进了一所理想的大学,也让她明白了努力的意义。她认为进入大学也要坚持学习,因为学习不进则退,自己不学习就会被别人超过。

林中文也践行了自己的想法, 在大学里她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且参加了学校的辩论队、学生会,还是班级的团支书。林中文认为,进入大学要更加注重自己能力的提升,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也要为踏入社会做准备。

四、结语

每个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都有进步的想法,可是真正能够成功的人很少。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想要改变自己的成绩必须改变自己的学习状态,八成的差生是因为学习习惯不佳,那就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找到学习的状态。

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平时看起来非常刻苦,但是成绩却平平。其实,成绩是比较能够公平地评估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些学生成绩不佳,说明他们投入了时间但是效率不高。这其中可能是因为方法错误,时间分配不合理等原因导致的。

这些学生需要多和老师进行交流,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在学习中也存在当局者迷的现象,学习遇到瓶颈期一定要多和同学老师交流,说不定就会找到突破口。

“学霸”“学渣”并不是宿命,而是完全可以靠后天的努力来突破。或许你会觉得林中文能够取得省状元的成绩,智商一定了得。但是要知道,天才也需要后天的努力,他们只是走得会更快一些。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不一定要复制一个省状元的神话,但是通过学习林中文的思路,挖掘出自己的潜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5
衡水中学的刘嘉森,2015年河北的文科状元 ,高考673分,现就读于北大中文系。他和别的状元不同,并非从小就是学霸,刚上高一那会还是一个妥妥的“学渣”,在高中第一次重要考试中,仅考了全年级第568名,这个成绩可以说是非常考后了。甚至一度处于退学边缘。因为长期在充满学霸的衡水中学学习,刘嘉森也渐渐发现,如果自己想要提高成绩,超越众人,那么只有两个方法,一更加勤奋努力,二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刘嘉森一改学习方法,不再成天成宿的刷题,将更多时间用于对错题的复习,直到将这种类型的题真正了解。并且每天晚上刘嘉森都会总结每一天所学到的知识,并对第二天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规划,每周制作学习表,对于老师所讲的内容也会做好笔记,就连放假也会和上学时一样,坚持良好的作息,起床后做题,睡觉前看书。最后他凭借着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及勤奋的努力最终逆袭,成为了河北省2015年文科高考状元,并考上了北大中文系。
第2个回答  2021-01-14
我个人认为,他最大的秘诀就是靠他自己的执着的信念,不懈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第3个回答  2021-01-14
她的秘诀应该就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且也会严格要求自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