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人与人的差距是怎么拉开的

如题所述

第一,工作岗位的不同。我们每个人从事的工作是不同的,比如有的同学在私营企业就职,有同学在国营企业就职,有的同学在研究机构就职,有的同学留在大学成为老师。每个工作岗位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工作岗位对我们的能力提出了挑战,那么我们的提升就会比别的同学更快。
比如我在北大任职期间,主要提升的是表达、和学生打交道以及教课方面的能力。我在大学的时候不怎么说话,但在北大当了老师后就不得不开始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相应的,我在外交部工作的同学,他们的言辞、融会贯通、外交辞令的表达就成为他们的长项。再比如我另一个同学在美国大学当教授,他的英语表达和英语研究能力就要远超于我。所以,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我们会锻炼出自己独有的能力。我认为我们找工作的时候应该考虑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这份工作对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你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做得更完美。
另外,在工作中我们应该一直带着自己的思考,不断给自己提出新的挑战。比如,我做新东方,由于新东方不断壮大,各种突发的事件变得越来越多,这就锻炼了我处理各种事情和带动新东方发展的能力。
第二,交往朋友的不同。我们在大学毕业后会交往不同的人,同时也会带来不同的发展。所谓“读万卷书,交天下友”。“交天下友”可以让你通过朋友的水平高低来判断自己水平的高低。有人说你最亲密的五个朋友的平均能力就是你的能力。所以当我们交往到更有能力的人,我们的能力自然就会比其他同学提升更快。尤其当朋友中有社会资源、人脉资源、以及创业资源比较丰富的人,你跟着他们一起做事,你的提升速度就会更快。所以交往朋友的不同也会成为我们大学毕业后与其他同学拉开差距的直接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04
大概就是各自的想法、思想吧,有人选择了继续读研,有人选择了创业。
第2个回答  2022-06-29
你是否曾兴致冲冲报了各种网课,却很少认真看完、深入学习?

买来的书翻了几页就当读过了,从此在书架上吃灰?

咬牙花几千块办的健身卡,只在头两个月打卡几次?

期望变得更好,却又对自己薄弱的自制力感到无能为力?

先别慌,要知道即时满足、避难趋易,这些都是人的天性,是生物学上的本能。

学者梁文道曾说:“每个年轻人,都相信自己能飞,而中年人在煽动翅膀时,两边羽翼上还挂着甩不掉的重重的秤砣。”

是啊,年少时,我们都信心十足,不甘泯然于众人。

可渐渐地,我们会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每日疲于应对各种大事小事,对曾经不屑一顾的种种规则也默认遵循。

眼看着那些优秀的同龄人绝尘而去,不禁焦虑:“为什么没有在最好的年纪及时觉醒?”

没错,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便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

成长是克服天性的过程

有句话说得好:“你永远也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的钱。”

更高的认知层次,赋予了你高瞻远瞩的思维方式,它会影响你的每一次选择,进而改变你的命运。

所以,与其做看似醒着实际上却“睡着”的人,不如主动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我们拥有三重大脑:理智脑、情绪脑和本能脑,这三重大脑,但理智脑的形成时间晚、影响力小,这就造成了我们在做决策时会下意识地出自本能,或是受当时的情绪所趋使。

如何培养理性思维?与其靠着天性和感觉野蛮生长, 不如遵循科学的方法来练习。

《认知觉醒》就是这样一本普通人的成长实用手册,作者通过让我们了解大脑的基础思维规律来看清自己,教会我们如何刻意练习、深度学习,从而内化出真正的认知驱动力。

《认知觉醒》 作者:周岭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当我们想要变好或是学习某项新技能时,首先要准备好充足的耐心。

正如马云所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

被爱因斯坦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复利效应也告诉我们:要理智冷静地面对前期的缓慢增长,一旦坚持到达拐点后,便会飞速提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