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的简介

简短一点,最好三分钟能读完

郑成功简介

郑成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明天启四年农历7月14日(公元1624年8月27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千里滨。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通常认为是日本人)
1630年,郑成功随叔芝燕回国,住晋江安平郑府。郑芝龙延聘名师授业,1638年郑成功入南安县学为廪生,1644年郑成功从家乡来到南京,进入国子监太学,拜名儒钱谦益为师。其时明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当年3月中旬,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朝灭亡。9月中旬,清王朝定都北京。在击败了李自成的农民军后,次年6月攻克南京,南明弘光政权覆灭,郑成功返回福建。同月,唐王朱聿键在福州被郑芝龙等拥立为帝,建号隆武。帝对郑成功的忠勇十分嘉许,赐他与国同姓,易名“成功”,从此南明官方称为“朱成功”,中外又称为“国姓爷”。1646年8月,清军进攻福建,隆武帝在逃亡路上被擒,于汀州罹难。10月中旬郑芝龙降清,即后清军进袭安平,郑成功之母不堪被辱自殪身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02
郑芝龙(1604年-1662年),号飞黄,小名一官,福建南安人,以中国南部及日本等地为活跃舞台的商人兼海盗,台湾郑氏王朝开创者郑成功的父亲。在西方文献中,则以「Equan(一官)」闻名於世。郑芝龙又名郑一官,号飞黄,福建泉州府南安石井乡人. 父郑绍祖为泉州太守叶善继的库吏。郑芝龙弟三人:郑芝虎、郑鸿逵、郑芝豹。

郑芝龙年十八岁时,至澳门的舅舅黄程处学习经商,并於於澳门接受天主教洗礼,教名Nicolas,之后往来东南亚各地,后追随於日本平户岛的华侨巨商李旦门下,李旦过世后,郑芝龙逐渐接收势力,1623年继承李旦的事业船队,但因日本施行锁国政策,遂於1624年与同党颜思齐将基地从日本正式迁到台湾笨港(今北港附近),开拓台南以北到嘉义附近沿海一带地区,并筑十个寨。此后不久,荷兰人登岛,驱逐了以台湾岛为基地的日籍海盗,郑芝龙遂携妻子定居于大陆沿岸离岛,以劫掠为生,是当时福建沿海实力最强大的一支武装力量,号称横行于闽海。

崇祯初年福建总督招安海盗,郑芝龙奉招归附明朝政府,1628年接受福建巡抚招安,败海盗刘香,为明廷守备沿海以防海和荷人进攻,官至都督总兵官。不久便携妻子返回福建南安老家,成为当地首富,他也是唯一一位迎娶了日本人却仍能正式返回大陆的海盗。不久郑芝龙应明政府要求率军讨伐其他的海盗力量,包括李魁奇、锺斌、刘香等人,大获全胜,名震福建。不久福建省内发生旱灾,郑芝龙遂以巨船载饥民数万殖民台湾,他给予每位移民“三金一牛”的资助,令他们自行拓殖。当时的台湾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据史料记载当时拓殖的难民不久便能够衣锦还乡,因此而引发了向台湾岛移民的浪潮,这是历史上首次大规模有组织的由大陆向台湾移民。当时的台湾岛为荷兰人所统治,荷兰人在岛内修筑安平赤嵌两城,但驻防近两千余人,而大陆移民却多达数万,荷兰人无力治理全岛,城外便成为郑芝龙的天下,殖民的中国人均须向郑氏纳税,郑家也因此聚敛了大量财富,富可敌国。

顺治元年南明永历皇帝册封郑芝龙为南安伯,福建总镇,负责福建全省的抗清军务。顺治二年润六月,郑芝龙、郑鸿逵兄弟在福州奉明唐王朱聿键为帝,年号隆武,郑芝龙被册封为南安候,负责南明所有军事事务,一时间权顷朝野,短短的几个月时光是郑芝龙政治生涯的顶峰。由於郑的武官集团和黄道周为首的文官集团不合,郑无法控制朝廷,认为复明无望乃撤仙霞岭兵防,降清,时为1646年。顺治三年清军攻克福建,擒隆武帝朱聿键,其子郑成功曾苦劝郑芝龙未果,遂儒冠儒服祭拜孔庙后率部出海。之后郑芝龙为清人挟往北京,编入汉军正黄旗,再转镶红旗,1648年赐三等子爵,1653年晋封同安伯,

为了安抚郑成功,清庭对投降的郑芝龙优待有加,数奉皇帝令命其子郑成功投降,郑成功均坚辞不受。1665年有人劾郑芝龙纵子叛国乃被削爵下狱,两年后黄梧上疏力主叛将家族当逐出北京,乃被命充军吉林宁古塔,唯未果行。顺治十四年,福建巡抚佟国器报截获郑芝龙与郑成功私信,议政王大臣会议遂以通敌罪名奏请将郑氏全家斩首,后改为流徙宁古塔,顺治十八年春顺治帝亡,辅臣辅政,十月,颁诏斩郑芝龙于宁古塔。

郑芝龙(?-1661年) 明末清初将领。字飞黄(一作飞皇、飞虹)。福建南安人。天启年间(1621-1627年)受招抚,累官总兵。后降清,因其子郑成功据台湾不降,芝龙被杀。今有题为郑氏所辑《金枪跌打接骨秘方》,首列“金枪赋”,以五行生克论说创伤,嫌其牵强。后列跌打部位图及诊治方法
第2个回答  2008-09-02
郑成功(1624-1662年),座驾:闪电追风马,兵器:龙泉剑,经典之战:收复台湾 。

明清之际民族英雄。汉族。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明天启四年农历7月14日(公元1624年8月27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千里滨。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汪棚乡邓大庙村。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清兵入闽,其父郑芝龙迎降,他哭谏不听,起兵抗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郑成功在1662年末得病逝世,在世38年。
第3个回答  2018-12-03
郑成功简介
郑成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明天启四年农历7月14日(公元1624年8月27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千里滨。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通常认为是日本人)
1630年,郑成功随叔芝燕回国,住晋江安平郑府。郑芝龙延聘名师授业,1638年郑成功入南安县学为廪生,1644年郑成功从家乡来到南京,进入国子监太学,拜名儒钱谦益为师。其时明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当年3月中旬,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朝灭亡。9月中旬,清王朝定都北京。在击败了李自成的农民军后,次年6月攻克南京,南明弘光政权覆灭,郑成功返回福建。同月,唐王朱聿键在福州被郑芝龙等拥立为帝,建号隆武。帝对郑成功的忠勇十分嘉许,赐他与国同姓,易名“成功”,从此南明官方称为“朱成功”,中外又称为“国姓爷”。1646年8月,清军进攻福建,隆武帝在逃亡路上被擒,于汀州罹难。10月中旬郑芝龙降清,即后清军进袭安平,郑成功之母不堪被辱自殪身亡。
第4个回答  2008-09-12
明清之际民族英雄。汉族。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公元1624年8月27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千里滨。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汪棚乡邓大庙村。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清兵入闽,其父郑芝龙迎降,他哭谏不听,起兵抗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郑成功在1662年末得病逝世,在世38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