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各位推荐一本书

最近突然对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很感兴趣
想找找相关的书看看 最好不是古文的
谢谢各位!

  <旷世大儒——王阳明>
  丛书名: 旷世大儒
  作 者: 方志远 著
  出 版 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7-1 字 数: 317000 版 次: 1 页 数: 419 印刷时间: 2000-7-1 开 本: 印 次: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202027028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传记 >> 学者
  定价:¥21.00
  内容简介
  有鉴于儒之对于中国其实也是对于世界的重大影响,以人物传记的形式来对其进行表述、描摹,将具体的儒者作为诠释儒之轨迹的符点,便是《旷世大儒》丛书的选题动机。据此,经过斟酌、讨论、确定在时间上截止于古代、在人选上以十种十一种人规模作为定位。这十一个人物是:孔丘、孟轲、苟况、董仲舒、程颖、程颐、朱熹、王守仁、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具体的书名,则依传主最为通行的称谓。当然,这些人选其间具体的取舍定夺,也并非容易,而是颇费了和番殚思周折的。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豪迈不羁 出自天性
  儿从天上云中来
  父亲的轶事
  “打破维扬水底天”
  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
  试马居庸关
  新婚之夜无踪迹
  “人以科举不得第为耻,我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第二章 吾当上下而求索
  才受威宁剑,便将边务忧
  刑部云南司的新任主事
  为圣为文两彷徨
  九华山的奇遇
  阳明洞中识佛老
  提学山东
  “守仁从宦三十年,未见此人”
  第三章 龙场“悟道”
  言事下狱
  前路可曾有知己
  鼓山奇遇
  第一批门人
  西行龙场路漫漫
  阳明小洞天
  何陋轩与君子亭
  妙论神仙术
  龙场悟道
  主席贵阳书院
  同是天下沦落人
  第四章 中原刮起王旋风
  西辞龙场东归去
  吉安的民情习俗
  在庐陵知县任上
  仕途上的转机
  大兴隆寺中的三人会
  方献夫成了王门弟子
  朱陆之辩
  南下途中说“大学”
  各家都有难念的经
  形在山水,意在点化
  滁州岁月
  师徒问答
  第五章 南赣汀漳巡抚
  第六章 处危应变
  第七章 远离政治中心的日子
  第八章 最后的行程
  王阳明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只此一番话,说得守仁出了一身冷汗。想要再问,蔡道士笑着拱了拱手,扬长而去,全不像道家人物,倒显露出江湖怪杰的本色。
  但守仁仍不甘心,听说地藏洞中还有一位异人,足不出洞,坐不设榻,卧不铺席,食不举火。于是翻山越岭,找到了地藏洞。进得洞去,果见一人熟睡于石板之上。守仁站立许久,那人仍自酣睡。守仁见天色不早,只得将那人推醒。那人翻身而起,问道:“山路崎岖,你如何到得此地?”守仁也不多作解释,径问养生之道。那人却答非所问,大谈为圣为贤之道。守仁觉得奇怪,便以宋儒格物致知之说相问。那人对程颐、朱熹不措一辞,问到周敦颐和程颢,则大加赞扬:“周濂溪、程明道,倒是儒家两个好秀才。”守仁还要再问,此人却早已倒头熟睡。
  和尹继先的交往,以及在九华山的奇遇,看来带有偶然性,其实正表现出守仁自身认识上的某些变化。蓬头道士和地藏洞人虽然都是江湖散人,却都对守仁的养生话题不感兴趣,一个劝他一心一意走仕途、学为圣之道,一个劝他学濂溪、明道,做儒家好秀才。尹继先虽然教他养生,却不收他为徒。为何以前的和尚、道上及其他江湖术上总是和他谈养生,而这次却都谈为圣为学?是僧道影响丁守仁,还是僧道附会着守仁?
  当然,这时守仁的思绪仍是矛盾的。若说迷恋佛老,便不应有蓬头道士和地藏洞人的出现;若说进取之心正盛,在九华山所作的《题四老围棋图》却又显露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
  世外烟霞亦许时,
  却怀刘项当年事,
  至今风致后人思。
  不及山中一著棋
  阳明洞中识佛老
  从九华山下来。守仁于弘治十五年五月回京师复命。对于京中生活,他似乎感到有些厌恶了。仍然是原来那些朋友、仍然是原来那些事务,他觉得应该静下心来认真进行思考。但是他没时间思考,没有时间抉择,只得挑灯夜战。不想疲劳过度,又病倒了。他想起了故乡余姚,那是一块多好的天地、多自由的空间,应该回去住一些时间,或许还会有别的收获。
  于是,守仁递交了他出仕以后的第一份告假书,理由是身体一向有病,这次江北录囚,劳累过度,致使旧病复发,加上自己和父亲都在京师任职,祖母岑氏年逾八十,所以请求回余姚老家,一面养病,一面也在祖母身边尽孝。历代统治者都提倡孝道,家有孝子,国才有忠臣。守仁既然提出养病、侍亲,告假书不久就批了下来。
  守仁告别父亲,回到余姚。祖母虽然已是八十四岁高龄,仍然身体硬朗,见到守仁回家,更是精神焕发。
  守仁这次回余姚,一是要养病,二是想认真对自己的思想进行一番清理。从小到大,一直爱发奇想。既想出入佛老、养生长寿,又想追迹李苏、酣畅词章,更想效法孔孟、超凡人圣。如今巳年过三十,该当而立了,却终日彷徨,一事无成。来到余姚,确实摆脱了庶务和应酬,但仍感到人多耳杂,心境难平。古人说,养病须先养心,得找一个安静的地方。
  在余姚郊外,有一个僻静去处,风景秀丽,人迹罕至。尤使守仁惊异的是,向阳山坡有一石洞,深邃幽静。极似在九华山见到的地藏洞。守仁命人将石洞整理一番,搬来书籍铺盖,一主一仆当晚就要在此住下。
  收拾停当,守仁站在洞口,远眺群山,翠绿浓郁,山风徐徐。沁人心肺。儿缕夕阳直透洞中。将石洞映得通明,宛如仙境。守仁心中喜悦,即将此洞命名为“阳明洞”。除本名外,守仁还只有表字“伯安”,尚未取号。当年苏轼躬耕于黄州东坡,以“东坡”为号,如今守仁得了洞阳明,即以洞为号, 自号“阳明”,又称“阳明子”。
  守仁自幼身体单薄,后来又因读书过于辛苦,染上肺病,加上屡有奇遇,不是相士,便是僧道,故此对道家养生术甚感兴趣。在阳明洞中住下之后,饮食起居,自有仆人料理,守仁则开始精研佛道秘籍经典,又自练导引术,希望通过养心,达到养生去病的目的。
  古人说的导引术也是一种养生术,即通过自身有规律的呼吸和躯体运动进行体育治疗,与今天人们所说的气功与自我按摩非常相似,或者说,就是一种气功与按摩疗法。道家有一个派别叫“吐纳派”。便是因呼吸练气而得名。中国古代帝王及士大夫与道士交往,多是为了学习养生和长寿之法。著名文人李白、苏轼对养生术都极感兴趣。一生之中从孟子一直批评到苏轼的朱熹,到晚年也热衷此术。持斋茹素,以致疽发于背而死。①可见风尚所致,贤者难免。
  与李白、苏轼、朱熹或中年或晚年才开始练习养生不同,守仁从年轻时起就接触养生术,故而有较多的心得,并且也多少喜欢故弄玄虚。在阳明洞静修了一段时间之后,守仁的病情有了好转,而且自称能够未卜先知,颇有一些仙风道骨之意。
  一天,守仁正在阳明洞中静坐,突然告诉仆人,说是心血来潮。有王思裕等四位友人来访,让仆人去路上迎候。仆人半信半疑,又不敢违拗,只得一路磨蹭而去。没想到在路上果然遇上四人,上前一问,正是去阳明洞拜访守仁的。再问姓名来历,与守仁所说无异,是王思裕等人。仆人大惊,连忙说明来意。四位客人听罢,也惊得目瞪口呆,认定守仁已修炼成仙,否则绝对不可能预知他们会来,更不可能知道他们的来意。王思裕等随着仆人来见守仁,一见面便问起为何能够预知,守仁避而不答。四人回去后到处宣讲守仁得道之事。但守仁却在暗自发笑,若非事前已知四人来访,哪里真的能掐会算?
  这件后来被王门弟子大肆宣扬的事情,大概恰恰是守仁在思想上真正认识佛道的开始。既然自己可以用这套把戏轻而易举地糊弄人,别人也同样可以用这套把戏来糊弄自己。尹继先、蔡道士和地藏洞中的异人才是真正可以相信的。回想起来,北京街头遇上的相:七、南昌铁柱宫中的道士,也从来没有引他学佛人道的意思,一位让他做圣人,一位教他学养生,前者为立志,后者为健身。人未误我,我自误耳。若因一念之差,隐人深山,为僧为道,或者蔡道士答应自己的请求,收自己为徒,那将置祖母和父亲于何地、又将置国家万民于何地?
  第二年,从佛道中解脱出来的守仁离开阳明洞,往杭州西湖散心。和阳明洞几乎与世隔绝不同,西湖却是人世间最美好的去处。一首《西湖醉中漫书》可以看出他当时的心境:
  湖光潋滟晴偏好,此语相传信不诬。
  景中况有佳宾主,世上更无真画图。
  溪风欲雨吟堤树,春水新添没渚蒲。
  南北双峰引高兴,醉携膏竹不须扶。
  ……

  <致良知论:王阳明去恶思想研究 >
  丛书名: 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
  作 者: 胡永中 著
  出版时间: 2007-11-1 字 数: 280000 版 次: 1 页 数: 383 印刷时间: 2007/11/01 开 本: 32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07520566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哲学/宗教 >> 哲学 >> 中国古代哲学
  定价:¥25.00

  内容简介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是自孟子以来性善论发展的成熟形态。其所谓良知主要有三层含义:道德标准、道德主体、存在自身。阳明认为良知是纯粹先天的。实际上,良知的不同含义各有其来源。作为一个整体,良知是后天的,但这并不妨碍其在道德修养中发挥重要作用。阳明对善恶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有相当明确的认识。其所谓恶,一般指私欲,是站在社会主体的立场作出的负面的道德评判。阳明认为,只有通过去恶(即“破心中贼”),个体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才有成圣的希望,社会才能实现稳定与和谐。其修身之道以去恶为特色,主要包括立志、改过、静坐、事上磨炼、戒慎恐惧、知行合一等方法。阳明不仅重视去已之恶,还很重视去人之恶,因而十分注重教化。其教化方式主要有三种:教育、告谕、乡约。致良知说在现代社会仍有重要价值。它不仅是构建矫正哲学的最佳资源,而且可以在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
  胡永中,男,1969年生,湖南娄底人,副教授职称。1986年开始从事教学工作,后又不断深造。199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1999年至2003年在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任教。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2006年7月至今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曾在《中国哲学史》、《国际儒学研究》、《中国监狱学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主编、参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四部教材,合著《韩非子治世大智慧》、《<春秋繁露>注译》、《当代中国司法腐败现象及对策研究》等书,有多项成果获奖。

  目录
  序
  绪论
  第一节 写作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关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王阳明致良知说概述
  第一节 提出致良知说的理论背景
  一 朱子理学盛极而衰
  二 心学思潮曲折发展
  第二节 提出致良知说的经过
  一 致良知说的理论渊源
  二 致良知说的提出过程
  第三节 良知的内涵与来源
  一 良知人人皆有
  二 良知的内涵
  三 良知的来源
  第四节 良知与致良知
  一 致良知的内涵
  二 本体与工夫
  第五节 有关致良知说的其它几个问题
  一 致良知说在阳明学说中的地位
  二 壬阳明理论思维的特点
  三 阳明与朱子的关系
  第二章 王阳明对于恶的认识
  第一节 恶的本质
  一 恶的内涵
  二 恶的相对性
  第二节 恶的起源
  一 四句教
  二 心体与躯壳
  第三节 去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 去恶的必要性”
  二 去恶的可能性
  第三章 王阳明论去恶工夫
  第一节 立志
  一 立志为本
  二 立志之方
  三 立志之效
  第二节 改过
  一 反省
  二 悔咎
  三 去傲
  四 责善
  第三节 静坐
  一 静坐四阶段
  二 价值与方法
  第四节 事上磨炼
  一 须在事上磨
  二 磨炼之法
  第五节 戒慎恐惧
  一 戒惧与慎独
  二 敬畏与洒落
  三 戒惧之道
  第六节 知行合一
  一 内涵
  二 立言宗旨
  第四章 王阳明的教化之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教育
  一 讲学
  二 办学
  三 教育理论
  第三节 告谕
  一 告谕“父老子弟”
  二 告谕“顽民”、“盗贼”
  三 告谕“新民”
  第四节 乡约
  一 《南赣乡约》及其推行
  二 《南赣乡约》的影响
  余论:致良知说的现代价值

  <王阳明《万物一体》论:从《身-体》的立场看>
  丛书名: 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全书
  作 者: 陈立胜 著
  出 版 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 字 数: 259000 版 次: 1 页 数: 252 印刷时间: 2008/01/0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61757208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哲学/宗教 >> 哲学 >> 中国古代哲学
  定价:¥29.80
  编辑推荐
  本丛书以东亚为研究之视野,以家经典为研究之核心,以文化为研究之脉络,既宏观中西文化交流,又聚焦东亚各地文化之互动,并在上述脉络中探讨经典与价值理念之变迁及其展望。
  ——黄俊杰

  内容简介
  《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所收的都是台湾大学“东亚经典与文化研究计划”相关的同仁以将近十年的时间,所撰写或编辑的有关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的书籍。 本书是该系列之一的《王阳明万物一体论--从身体的立场看》分册,书中发具体包括了:“一体”与“仁”、恶与牺牲结构、“乐”观、定性与辩难、“动的时代精神”等内容。

  作者简介
  陈立胜,山东莱阳胡城人,一九六五年生,南开大学哲学学士,中山大学哲学硕士、博士,现任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著有:《自我与世界:以问题为中心的现象学运动研究》(1999)、《西方哲学初步》(1999,与彭越合著)等。

  目录
  黄序
  冯序
  引论:问题与方法
  第一章 “一体”与“仁”
  第一节 意义谱系
  第二节 六个面向
  一、同此一气
  二、感应之几
  三、恻隐之心
  四、宗族谱系
  五、政治向度
  六、天人相与
  第三节 儒家性格
  一、差 等
  二、平天下
  第四节 小结:仁-身体——体
  第二章 恶与牺牲结构
  第一节 恶的问题
  一、自然灾害
  二、道德的恶
  (一)讲习成员:治身
  (二)草根阶层:治人
  第二节 牺牲结构
  一、我与人
  二、人与物
  第三章 “一体”与“乐”
  第一节 家学与传统
  一、家学
  二、传统
  第二节 “乐”观
  一、乐体
  (一)心体与心情
  (二)心体与仁体
  (三)敬畏与洒落
  (四)尽心与快心
  (五)快乐与苦难
  (六)安静与忧患
  二、乐态
  (一)悟道之乐
  (二)生机之乐
  (三)为善之乐
  (四)隐逸之乐
  (五)闲适之乐
  (六)讲习之乐
  第三节 定性与辩难
  一、定性
  (一)三种途径
  (二)比较宗教的审视
  (三)“动的时代精神”
  二、辩难
  第四章 语式与根喻
  第一节 三个动词
  一、“视”
  二、“见”
  三、“知”
  第二节 两个根喻
  一、种子
  二、身 体
  结论: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后记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王阳明王阳明王阳明

  <王阳明:唤醒内心的良知>
  作 者: 王允亮 著
  出版时间: 2008-4-1 字 数: 120000 版 次: 1 页 数: 216 印刷时间: 2008/04/01 开 本: 大32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802341692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哲学/宗教 >> 哲学 >> 中国古代哲学
  定价:¥20.00

  编辑推荐
  少年才俊,但仕途受挫,便一心向往成圣成贤。曾在佛道之间徘徊,终在儒学中顿悟。虽蒙受陷害,被贬龙场,但意志不消沉,创办书院,收徒讲学。得朝廷委任,平定叛乱,显示了军事与组织才能。王阳明,儒家思想的推崇者、实践者。他的心性之学,在中国的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聪明伶俐的少年、满怀抱负的青年、坎坷不平的中年、老当益壮的晚年,他的一生凝聚了一个大儒的风范。本书讲述了“心学”创始人王阳明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内容简介
  一个民族,存在,定有其存在之理;一种文化,繁衍,亦必有其繁衍之奥。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已存在、繁衍了五千多年,其间,这块土地上尽管曾经兵连祸结,读书人尽管常有黍离之叹,然而,任何暴君和强盗都不能割断我们文化中那些最韧的筋和最硬的骨。这些筋骨早已熔铸成一个民族的精神。
  这套小小的“人文从书”,用浅易、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上自孔子下迄胡适的15位人物的言论与事迹。他们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主要塑造者,懂得他们,我们会为自己的民族文化而自豪;追随他们,会使我们的人生变得醇厚丰赡。

  目录
  引言
  “贵族”不是一天养成的
  天才和他的土壤
  读书登第绝非“第一等事”
  一门心思学马援
  圣人必可学而至
  竹子的“理”怎么“格”
  没考上,但也没啥大不了的
  愤青之路
  魔术师的帽子
  从前有座山
  与佛老相伴的日子
  做了一回勇士
  创世记
  陌生人,你为啥到这地方来
  让人困惑的祭祀
  秀才遇到兵
  求雨那些事儿
  人心都是肉长的
  与朱子过招
  风和草
  大义和私利之问
  玩叛军于股掌之问
  做秀还是实力?
  不平凡的父与子
  从教子说起
  别具一格的《啾啾吟》
  发现不传之秘
  儒学这个屋子
  宁狂狷无助,不下贱媚俗
  珍惜时问就是珍惜生命
  碧霞池的夜晚
  科举功名有那么重要吗?
  经书该怎样读
  通往圣贤之路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后记

  书摘插图
  “贵族”不是一天养成的
  每个人都要长大,而在长大的途中我们有时会问自己: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无论答案是科学家也好,艺术家也好,归根结底,还是两个字——成功。然而我们中的大多数毕竟是凡人,所以对于能有大作为的人物总是报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敬仰心态。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确实有这样的伟大人物,他们或能文或能武,为后世子孙留下宝贵财富。其中,又有这么一类人,他们的贡献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影响后人。甚至影响整个中国和世界的。他们拥有的不是其他,而是“思想”。而我们也赋予他们常人所不能有的称号——“哲学家”。
  孔子是这样的人,孟子是这样的人,今天,我们的故事的主人公也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他就是与程朱理学齐名的心学的一代宗师:王阳明。他生活在明朝,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让我们从他的先辈开始吧。
  在我们听过的名人故事里,很多都是以家境的窘困,童年的悲惨开始的,所谓逆境成才。然而王阳明先生则不一样,他所在的琅琊王氏便是历史上的望族,自古人才辈出,其中最为大名鼎鼎的,便是被称为“书圣”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后代虽然有过衰微,但到了明朝的时候又有了复苏的迹象,并且已迁居到了浙江余姚。
  王阳明的六世祖叫王纲,字性常,也字德常。王纲有两个弟弟,分别是秉常和敬常,兄弟三个都以文学在当世知名。王性常不光有文才还有武才,尤其还有个特长,就是善于识人。元朝末年,时局混乱,为了躲避战乱,他与母亲安身在五泄山里。有天夜里,一个道士想要投宿,性常觉得他气貌特异,便以礼敬之,问其姓名。道士说,我是终南山的隐士,叫赵缘督。两个人说话投机,通宵达旦地聊了一夜,于是赵缘督教给王性常筮法,即一种占卜。并为性常占卜,告诉他说,你的后人里应该会有个名人,但你最终会客死他乡,不如你现在跟着我一块儿出游吧?性常觉得母亲年纪大了,有些为难。道士笑道:“公俗缘未断,吾固知之。”便走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01
《岩中花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