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73岁和84岁是老人的两道坎,有什么根据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11-20
俗语云:“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句话说的是七十三岁跟八十四岁的时候,人很容易老去。因为是俗语,流传很广,所以,这两个年龄就成为老人的两道坎。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其实古人认为只有圣人可以尽天年。《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天年是两甲子,即一百二十岁岁,凡没有活到两甲子的都叫折寿,每打一折少十二年,而七十三、八十四分别是打了六折和七折的年龄。在古代人们的生活条件不好,医疗保健不到位,所以有“人活七十古来稀”的说法,能够活到七十三、八十四就很不错了。两位儒家圣人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我国素来深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孔孟两人更是被祖先奉为圣人,古人认为作为后代的我们,是不可能超越圣人的,于是就有了这样不太科学的说法,至今,在农村,老人之间仍有流传。而这个说法,也无形中给人不少的压力,尤其是那些特别在意生死的老人们,会在这个年龄吃不香睡不着,生怕自己走了,结果真的因害怕而走了。所以这两个岁数老人也很容易离去。
这句看似迷信,事实上也是有一定依据的,毕竟古人也不是随口胡说的,而是因为确实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毛泽东主席是八十四岁逝世的,天主教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也是在八十四岁去世的。
这是因为人类生命活动有一定的周期性,古人的天年及折寿理论就表明十二年为一个周期。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大约十一年为一周期,其中会有高潮和低谷,而七十三和八十四恰好处于这个周期的末端,正是这轮生命周期中最为低谷的阶段。其实还有八折的九十六岁,九折的一百零八都是人生的低谷,但是由于活到九十六岁的老人比较少,因此很少人提。
其实如今医疗和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早已没有人活七十古来稀这种说法了。寿命坎儿,也越来越高。如今又有一种说法叫:“七十最低了,八十小弟弟,九十笑眯眯,一百不稀奇”。
所以各位七十三或者八十四岁的老人不必担心,该吃吃该睡睡,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才是长寿的根本。
第2个回答  2019-06-22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是民间对人生寿命的传说,也就是说人活到七十三岁是一个寿终关隘,过了七十三岁还有望活到八十四岁。到了八十四岁又是个寿终关隘,如活到八十四 岁不死,就算闯过了这道关隘,还能继续活下去。为什么说“七十三”和“八十四”是老人的两道坎?

当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生命活动存在周期性,大约为11年一周期,其中会有相应的高潮和低谷,而73岁和84岁恰好处于两个周期的末尾,正是那轮周期中最为低谷的阶段。另外从人的器官的机能分析,70岁以后各个器官不同程度的衰老,并且这个年龄以后的老人也曾经完成了养育子女的任务,心已无他求,疾病容易缠身,人对于未来的心智和信念也越来越不坚强。
第3个回答  2018-12-22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这是民间的依据话。这句话跟我国两位圣人有关。相传孔子活到73岁,孟子活到84岁,由此古人们认为73岁和84岁是老者的“生命高危期”!那么73岁、84岁到底是不是老人的“生命高危期呢”?有科学依据吗?

其实还真的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经调查研究发现,73岁和84岁去世的老人比同年龄段的其他年纪确实偏多一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生命活动每11年为一周期,对应一个高潮和低谷,而73岁和84岁恰好处于两轮周期最为低谷的阶段。再就是老人们内心总有种不好的心理暗示,不得不承认,这对于老人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老年人在73~84岁时,要想平稳度过这一时期。这里就有三招了。慢起床:老人在清晨醒后,一定要缓慢起床,因为这时着急起身易造成血压升高,血流急速流向全身,使得脑部血流减少,易诱发心血管问题。润一润。茶能养心静气,也是上古的养生佳品,有润五脏、抗衰老等养生功效。在平时也不放喝上一杯养生茶水,效果更佳!

晒一晒当代中老年人,由于钙质流失和子女不在身边,多有骨质疏松和抑郁症,适当接受太阳光的照射,不仅可以增加钙质吸收,还能缓解心情。但是建议老人可在上午9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坐在凉台上晒太阳或外出活动,因为此时的太阳光比较柔和,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第4个回答  2019-08-05
至古以来七十三和八十四是古人所认为的两个大门坎,这两个年龄中的老人都会心中存有恐惧,古往今来,神秘而又带着点奇特色彩的这两个年龄都有着什么样的由来让人们恐惧呢?

确实,据调查报告显示,在七十三和八十四这两个年龄里去世的老人比例确实高于其他年龄段,但是一直以来,人们也没有细细研究过。不过,一些专家学者对其中的奥秘格外感兴趣,今天就让我们揭开它的神奇面纱吧!
孔孟两位大家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儒学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甚至被称为国学。孔子被称为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孟子被称为“亚圣”,而他们两个人辞世的年纪分别为七十三和八十四(虚岁)。而古时的人向来比较迷信,认为自己活得和两位圣人差不多也心满意足了,久而久之,就流传了这样一句老话。

不过,虽是偶然,但是七十三和八十四的由来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医学研究表明,人的生命周期为7-8年,其中又分为低潮期和高潮期。低潮期主要是7和8的倍数时期,这时期的人免疫力差,生存技能弱,高潮期主要指的是中间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人免疫力强,生命力旺盛。
分别按照周期为7年和8做一次周期分析,7年的低潮期是7、14、21、28直至84岁,而8年的低潮期是8、16、24、32直至72岁。因此,无论是七十三还是八十四,都处于低潮期的边缘,而又加上老年人自身免疫力差,又易患多种难以根治的疾病,再加上至古以来的说法心生恐惧,所以死亡率高也是情有可原的。
第5个回答  2019-03-23
俗语曰:“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意思是在这两个年龄段去世的老年人比较多。但奇妙的是,确实有很多老人正是在这两个年纪去世的,为什么?

儒家文化的影响,据说孔子是73岁(前551-前479)的时候去世的,孟子84岁(前372-前289)亡故,这两位在我国历史上一位是圣人,一位是亚圣。孔子和孟子两人都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最重要的是儒学的创始人,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可谓是根深蒂固,并且源远流长,既然这样两位圣人都是在73和84之间被阎王爷拉走,普通人就更加难以迈过这个坎了。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生命活动存在周期性,大约为11年一周期,其中会有相应的高潮和低谷,而73和84恰好处于两个周期的末尾,正是那轮周期中最为低谷的阶段。事实上,95岁也是另一个低谷,但是由于活到95岁的老人实在太少,因此很少提及。

当他老了以后,除去生活上的照顾以外,更多的还是要关心老人的精神世界,尽量不要有愤怒、忧郁、伤心、兴奋等等激烈的情绪,平静的情绪是老人长寿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像一颗树一样,在经历了萌芽的温柔和枝繁叶茂的壮美之后,平静的凋谢,也未尝不是一种新的经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