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苦命的大伯活了大半辈子还没活明白社交的本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以前我看见有人走到哪都有人请客吃饭,我会非常羡慕,觉得他朋友多,人脉广,混得一定很不错吧。现在我遇到这种人都会远远地走开。

随着我心智慢慢成熟,慢慢地看清了社交的本质,也不再羡慕那些身边围绕一大群朋友的人。

我村子里的一个大伯,小时候我贼羡慕他,视他为成功人士,对,以前的我就是这么想的。

大伯认识的人很多,小时候的我又经常看一些心灵鸡汤,坚信朋友多就好走路,人脉广就代表他能力强。我天真地以为大伯就是那个能力强的人。

因为不管大伯走到哪都有认识的人,走到哪都有人请客吃饭,有好几次我跟着大伯去蹭了几次饭。

酒足饭饱之后就觉得未来可期,默默在心里念着以后要做一个像大伯一样的人。


成年之后,回过头来再看看大伯,原来大伯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大伯依然住在二十年前盖的老房子里面,丝毫没有长进,眼看周围的邻居个个都把房子拆了新建大房子了,大伯的那个土砖房和周围新建的房子明显格格不入。

为啥我小时候认为很厉害的人会这样家道中落呢?

深入了解后才发现大伯并不是我以前想象的那么厉害,因为社交的本质是互相交换。大伯的确认识很多人,但那些厉害的人跟大伯毫无关系。

我想搞清楚大伯为啥认识这么多人但依然混不好的原因,为了求证我请他吃了一顿饭。

饭桌上大伯凯凯而谈,还爱好喝酒,饭还没吃上几口他就已经醉醺醺了。

原来大伯不仅热衷于认识人,还很喜欢吹牛,小时候的我还没有分辨能力,现在才终于醒悟大伯是一个热衷于吹牛皮的人。

他讲的话我其实早就听不下去了,但顾及他是我的长辈,我还是给足了他面子,让他吹得过瘾。

不过这次饭局过后,我决定不再跟这个大伯有啥来往。

其次我也观察到大伯很喜欢帮助人,也喜欢托人帮忙。不过帮的都是一些小事。

比如大伯经常托朋友去酒厂里面买酒,托朋友帮忙在别的地方买烟,就是为了省几十块钱。

不管是买酒买烟还是买什么年货,他都喜欢托朋友帮忙,搞点优惠,我问大伯为啥费这么大劲去这么做?

省这几十块钱难道不好啊?大伯如是回答。

一开始听的时候觉得会有几分道理,但其实认真琢磨,发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你托朋友帮忙虽然能省一点钱,但也欠下了人情债。而人情债总是要还的。朋友帮了你,朋友找你的时候你总不能拒绝吧。

所以我经常看到,大伯平时看上去很多事,但也不过是忙的一些小事,今天帮这个朋友办事,明天有朋友要请吃饭得应付。

而一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大伯整天看上去都很忙,但忙的都不是什么大事,只不过是人情世故罢了。

而大伯又喜好喝酒,经常能看见他醉醺醺地回家。

如果你生活在农村,你会发现这样的人大有人在。

大伯现在已经年过六旬,忙忙碌碌一生但过得还是很平凡,他到现在也依然经常出去应酬,只不过谈的都不是什么正事,要么是吹牛要么就是托人帮忙办点小事。

大伯的时间成本是很低的,在他心目中或许就没有时间成本这个概念。


薛兆丰教授在参加《奇葩说》的时候有一个辩题:你还会去参加同学聚会吗?薛兆丰毫不犹豫地回答:不会。

马东问其原因,薛兆丰教授直言道:时间成本。

话粗理不粗,虽然回答得比较直,但也确实是事实,薛兆丰教授在经济学领域中非常有名,并且已经是千万身家,现在的他就会考虑到时间成本。

参加一个同学饭局会让薛兆丰教授损失不少钱吧。

还有个更有意思的就是,如果巴菲特在马路上看见一百块钱,他会不会弯下腰去捡?

换作是普通人肯定想都不会想就伸手去捡,但是巴菲特就不会按常理出牌,因为他的时间足够值钱,他的身价哪怕是一秒也是超出一百块很多倍。

有了前车之鉴,我开始思考以后要走的路,至少我不会像大伯那样过一生。我会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自己身上,把自己提升起来,因为只有自己厉害才有所谓的人脉。

至少我会选择逃离那座小城市,因为越不发达的地方人情往来就越多,是非也就越多。

越不发达的地方人情往来就越多,这句话你是否认同 单选 0 人 0% 认同 0 人 0% 不认同 投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