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家分晋论实力与名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北宋名臣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自请外任,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全力编著《资治通鉴》,书成之后上疏曰:“ 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 。”成书后不到两年,司马文正公便因积劳与世长辞。千年以来,此书备受推崇,笔者每读之常陷入沉思, 自觉颇有所悟,今付诸笔墨,期与诸君笑谈之 。

《资治通鉴》开篇以三家分晋为切入点,大论名分曰:“ 夫三晋虽强,苟不顾天下之诛而犯义侵礼,则不请于天子而自立矣。不请于天子而自立,则为悖逆之臣,天下苟有桓、文之君,必奉礼义而征之。今请于天子而天子许之,是受天子之命而为诸侯也,谁得而讨之!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 ”。以文正公大政治家大儒生的身份来看,其有此论并不奇怪,其所论亦是“正理”无疑。然而从公元前403年前后的“国际局势”来看,此“正理”实难行也。

让我们先把目光拉回到三家分晋前三百多年的西周末年,著名的 烽火戏诸侯 事件,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于骊山。

其后诸侯共立原太子姬宜臼在今天的河南南阳北继位,是为周平王。因镐京已毁,西部大多为犬戎所占,周平王在秦军的护送下迁都今天的河南洛阳,史称 东周 。

平王东迁前,西北关中一带连年干旱,洛、泾、渭三川干涸,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同时,岐山一带又发生了地震和地崩灾害,周太史伯阳父根据阴阳五行学说,认为这是周将要灭亡的征兆,此所谓 天时已去 。

东迁时不带故都之民,从此只能依靠诸侯的力量,此所谓 人和已失 。

东迁后失去了崤山、函谷关的保护和陇国、蜀国的沃野千里,来到了四面受敌的平原之地洛阳,自暴于诸侯的刀兵之下,此所谓 地利不存 。

迁都洛阳,虽是 无奈的正确之举 ,而有此三失,周室的继续衰微也就难免了!

此后六十余年,周郑繻葛之战,春秋三小霸之一的郑庄公 箭射周桓王 ,天子尊严,一落千丈。之后的两百多年周室日衰,到公元前403年的威烈王时,天下 以智力相雄长 ,名分早已只是相攻伐时的一个不那么重要的 舆论工具 。

由以上的回顾可知,周室沦落至不得不承认三家分晋, 非一时一言一行之过,乃几百年积患所致 ,岂一名分可守?

诸侯中实力较弱的国家可能会希望周室长存,名分不堕,他们得以在王道的庇护下 苟延残喘 ,然而他们面对强大的三晋,实在是无法给予周王室有效的支撑。

诸侯中的强国,诸如后来与三晋并称七雄的秦楚燕齐,他们随时准备挟天子以令诸侯,其中秦国助周室东迁却只得到爵位的提升和一片名义上封给他,实际上被戎狄占领的土地,其怨可想而知,楚国向来“不服周”,齐国正在“田氏代齐”,燕国素来不管闲事,他们当然希望这个天子让三晋捏的更软一些。从战略上来说,一个强大的晋国对其他四国始终是巨大的威胁,三家分晋四国乐见其成。从分晋后的历史来看,秦国更是最大的受益者,以至于最终一统天下。当时七雄中又有谁会效 齐桓,晋文之举 ,去支持守名分的威烈王?

假若我们抛开诸侯勤王的意愿不论,单从实力和实势来看,威烈王是否有守住名分的机会?让我们回到两千四百年前,三晋初分的那个时间节点,看一看当时的战国七雄。

初分的 三晋仍自认一家 ,相互扶持,魏文侯用李悝变法,吴起强军,成 战国第一雄 ,压制秦国数年;赵国素来 民风彪悍 不是善于之辈;韩国因宜阳铁山之利有 劲韩 之名,并且周王室就在韩国境内,有近水楼台之便。

秦国处于秦简公时代,被魏国尽占河西地,只能在东境修长城 自守 。

楚国楚声王在三家分晋后一年被盗所杀,可见当时楚国之 乱 。

燕国燕僖公几 无所作为 ,仅和齐国互相攻伐,大部分时候打不过,而齐国在与三晋交手时又经常处于 劣势 ,燕国实力可见一斑。

齐国,管仲已去,桓公不在的齐国,再也不是那个“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姜齐,此时正在经历 田氏代齐 的变革,无论从实力还是从利益上看都不可能是勤王的那一个。

由此观之,礼崩乐坏, 周室衰微,三晋强盛,诸侯异心疲弱,虽欲勿许,实不可得也 。

行文至此,已至深夜,忽有一问,油然而生,北宋一朝,初由太祖 陈桥兵变 ,欺后周孤儿寡母而立,终其一生自称官家而 不敢称朕 ;又有太宗 烛影斧声 , 金匮之盟 之语焉不详。当是之时, 名分何在 ?

论名实至此,笔者概而总之曰: 有实无名,名实可得。有名无实,名实难保 。

|《资治通鉴故事会之一:有实无名 名实可得 有名无实 名实难保》

|文:渔樵故纸(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如果您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一系列文章,请点击下方的链接

我与《资治通鉴》——在他们的故事里遇到世间的真相和更好的自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