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个体笔记16】优势管理篇-如何发现你的优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大部分人都活在劣势思维之中,对优势投入不足

1.持续纠错可以达到80分,但是很难达到卓越。

2.其实,每个人在优势上的投资回报率是最高的。但是,一方面因为我们的文化和基因都让我们对于“缺失”更加敏感(前景理论也认为,人对于损失的痛苦程度比收益敏感很多),一方面也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天才无需培养。

新木桶原理

3.木桶原理的终极解释版:发挥长板、管理短板、扩大底板、加强桶箍。

4.木桶原理的企业解释版:企业是底板和平台、不同人才是长短板,桶箍是合作和企业文化。

优势=才干X投入

5.优势是一种持续地近乎完美的表现,是某方面持续取得积极成果的能力。优势的重点是持续、积极成果、表现完美;才干只是优势的种子,并不会形成明显的优势,除非你有时间精力、知识技能、经济方面的投入。

6.才干是一种自然而然,反复出现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和感受,其物理基础是3-16岁大脑的神经网络在先天和后天的共同作用下,发展出来的一套每个人独特的神经回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才干。

7.刻意练习是一种可以更快获得收益的练习方式。刻意练习需要刻意停留在学习区、获得明确反馈、持续的督导、并且在没有成效的时候转化策略。受到资源、精力以及动机的限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刻意练习。

8.优势选点,刻意练习提升——优势理论是教你选择哪些能力,刻意练习教你如何更快提升这些能力。最好的策略是先刻意练习通用能力,同时探索天赋,专注地刻意练习一项能力。

9.从才干到优势有四步:偶尔遇见、逐渐识别、能够利用到最后获得外界认可。

10.识别自己的优势,可以用SIGN法则:成功的事、自动自发想做的事、成长非常迅猛的事以及让你特别满足的事。

投资长板、管理短板、扩大底板、加强桶箍

1、短版已死

2、发展长板

3、底板挺重要

什么是底板?在任何能力之下的底层能力——学习能力、思考分析能力、练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共情能力等。

4、别忘了桶箍

什么是箍?就是技能与技能之间的联系——你懂心理、懂表达,能不能把两者结合,变成复合型人才?你的各种能力、资源之间如何统合成为一个整体?这就是整合能力。

1、优势公式:        优势= 才干 X 投入

                       Strength = Talent X Investment

优势(Strength):持续地近乎完美的表现,在特定方面持续地取得积极成果的能力。

优势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有三个要求: 近乎完美 、 持续 、以及取得 积极成果 。

2、才干(Talent):自然而然反复出现的思维模式、感受或行为。

简单说,才干就是天生做某件事不费劲。

才干是一种思维模式、感受或行为,这一点与优势很不同,更多是一种内在体验。有 “理念”才干 的人,天生就很自然地关注一件事情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有 “亲和”才干 的人,很容易和人建立关系——他并没有刻意做这件事,也并无学过相关的技术,完全是下意识的。

但是也正是因为才干是自然而然的,所以很多才干的拥有者往往对自己的才干习焉不察,不知不觉。他们永远只停留在下意识使用的阶段——就像你在很多电影中看到的那样,一个有潜质的人需要经过刻意训练才能成为高手。

才干必须经历一个从无意识使用,到有意识察觉,到刻意学习和练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投入。

投入(Investment):投入在该领域的知识扩充、技能提升上所花费的时间、精力。

投入包括三个部分: 时间精力的投入、知识技能的投入、经济的投入 。

那些没有形成自己优势的人,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就是没有发现自己的才干,要么就是即使发现了,也没有有效投入。

找到天赋才干是第一步,下面的4个步骤是重要的关键动作。

这样一来,那些“自然而然的思维模式、感受或者行为”就会逐渐变成了“持续取得积极成果的能力”。

不是人人都是天才,但是人人都有才干。

那有没有天生带外挂的那种人?的确有些人的 投入产出曲线斜率 相当高,我们一般称为天才。

所以我建议大家改变语言,改变思想——不要用“天赋”(Gift)这个词,而是用才干(Talent)。这样一来,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天赋,但是每个人都能通过发现自己的才干,正确的投入,让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好。

你的心灵像是一片花园。才干像是种子,偶尔会发芽,你这个园丁要认真地看着这个花园——看到才干的小嫩芽,尽快圈起来,浇花、除草、施肥,等待他长成支撑你生命的参天大树。

才干是种子,优势是结果。始于才干,终于优势。

1、需要努力,但别傻努力,要建立在灵感之上;需要学习,但是别看什么学什么,要建立在才干之中。

2、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干。

3、SIGN法

《现在发现你的职业优势》一书中,作者马库斯•白金汉,也就是优势理论的创始人,提出一个寻找优势信号的SIGN模型。SIGN(信号)——你的才干就隐藏在这些信号背后。

SIGN其实分别满足的是:自我效能、热爱、天赋、需求。符合的条件越多,越有机会发展成优势。

4、最后想发一个感叹——即使给了这么多方法,很多人恐怕还是找不到自己的才干优势。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三观问题——他们活得太安全了。

他们真的喜欢这样的生活吗?他们只是习惯了而已。

但这种人,你又能期待什么呢?

如果一个人终身都希望安全、随大流、不犯错,他们又干吗需要寻找优势?优势就是给那些希望活得不一样的人准备的。

精彩、高效、节能、又幸福的一生是存在的,就是找到天赋,并持续的投入,形成优势。

一、刻意练习的方法

1、刻意

什么是刻意?能力训练有三个状态——工作、玩和刻意训练。工作受外部激励,停止更高要求就停止进步;玩主要是享受和体验的过程;而刻意训练则是为了克服不足,提升能力。

2、即时反馈

3、持续呆在学习区

4、有专业督导

5、一招不灵换一招

二、刻意练习这么好,为什么不每个人都使用?因为刻意练习也有限制。

第一是 资源限制 。 前面提到的即时反馈、专业督导、各种方法都需要时间、钱和信息资源。

第二是 努力限制  。刻意练习其实非常累,每天2小时效果递减,超过4小时基本无效了。所以一方面需要聚焦——每天就2小时,你投哪个?一方面不要过犹不及,合理休息、合理进度,否则会透支动机和效率——比如方仲永,就是飙太狠了。

第三是 动机限制 。 刻意练习并不快乐——不是说没法快乐,可以用游戏化、心流让它变成乐趣,但是刻意练习本身并不是件乐事。所以需要有强烈的动机、深刻理解其意义、价值,还要有吸引力。这就是我说的—— 热爱本身就是一种才干。

三、刻意练习是如何看待天赋的?

论文并没有给“天赋是否能让你更成功”的清晰观点。但是天赋确实是开始刻意练习的先决条件——那些表达出来领先优势的孩子吸引了老师、家长的注意力,让社会倾斜资源,让他们更早进入圈子也让他们有更多的舞台——天赋触发了这些刻意练习的条件。

四、“刻意练习”和“天赋优势”的关系

1.天赋在“启动期”和“大师期”特别重要

Ericsson 把能力的提升分成4个阶段:

简单说—— 主动入门靠天赋,入门后60分看态度、60-80分靠刻意练习、90-100分更加看天赋,而到达120分的那种一代宗师——还要几分时运。

所以这也是很著名的那句话 “ 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 的意思。其实大部分基础职业要求的沟通、表达、自律、守时……根本就不需要天赋,其实只要认真点就足够了。千万不要用“我没有天赋”来推诿,甚至说“方法不对”,其实就是态度不对,不爱下功夫。

2.“天赋”和“刻意练习”不仅不冲突,还相互辅助

A策略:  你可以用天赋的方式选择自己增长较快的领域,用刻意练习的方式快速提高能力。所谓的: 天赋选点,刻意深挖。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挖到就是大宝,坏处可能是直到最后都刻意练习不出来。

B策略:  如果暂时找不到,或者担心投入了,最后发现不是天赋,不妨先在“通用能力”领域(桶底)部分,比如“自我管理、沟通表达、情商……”这些领域先通过刻意练习达到80分,慢慢找自己的天赋,也不至于浪费时间。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会每一样都很优秀的原因——他真正卓越的是刻意练习的能力。

也就是: 练习通用能力,寻找独特优势。

最好的策略是AB一起来

补充知识点:在《发现你的天赋》书里提到了8个天分的分类:

1.语言智能:天生阅读写作和沟通能力比较强;

2.逻辑数学智能:对数字和逻辑推理比较敏感,善于用数字工具来理解事物;

3.视觉空间智能:善于将看到的、感觉到的有具体形状的东西表现出来;

4.音乐智能:对音调、音色、响度很敏感;

5.人际智能:很敏锐的察觉别人的情绪;

6.内省智能:自我反省、自我分析能力特别强;

7.运动智能:善于用动作来表达情绪;

8.自然观察智能:对自然界的东西很感兴趣。

在优势的产生公式(才干×投入=优势) 中,形成优势的充分必要条件不只有:1.发现才干;2.投入才干。还有一个关键的条件——才干的投入必须是有效和持续的。

努力也好,刻意练习也好,都需要用在刀刃上——即  有效且持续,才能形成优势,获得成功。

所谓  有效  ,指的是投入必须是和自己的天赋才干有关的,投入在短板上或是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上,会很难和那些在这方面有天赋的人PK,这个古典老师在第一篇的“木桶理论”中已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所谓  持续  ,指的是对才干的投入必须达到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质量,才能有机会从量变到质变,形成持续稳定的能力和业绩。

好,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发现了我的才干,又愿意投入,  我如何才能保证我的投入是有效且持续的呢? 我是否能有 足够的动力 ,让投入持续发生?

答案是—— 才干×投入的过程需要有一系列的催化剂来激活。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才能保证刻意练习的持续发生,形成优势,创造价值。

才干最重要的催化剂就是激情(Passion)。

激情是与人生观、价值观、使命相关联的,是一个人态度、兴趣等的集中表现。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强调的不仅是一万小时,也强调了激情的重要性。

《刻意练习》这本书的核心内容虽然讲的是刻意练习的方法,但在书的结尾,也勾勒了杰出人物的成长路线图,即:

阶段1:产生兴趣——> 阶段2:变得认真——> 阶段3:全力投入

如果没有兴趣,并从兴趣转化成持续投入的激情,那么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做到全力投入,更不可能坚持投入下去。

这里的支持系统指的是人的支持——包含导师的指点,伯乐的提携,朋友的鼓励。

当然, 支持系统不仅是被动得到的,更多的是需要我们主动构建。 学会寻求帮助,请高人指点和提醒——不仅可以让自己得到更多学习和反思的机会,还能形成更好的人脉圈,进步变得更快。

我们需要问这个世界需要什么。

盖洛普公司高级顾问、科学家、《优势识别器2.0》的作者Tom Rath曾经说:“仅仅拥有兴趣和才干是不会拥有长久的事业的,我们要去做那些真正对别人有帮助的事情。”

只有我们的兴趣和才干满足了这个世界的需要,我们才有可能创造真正的价值。

1、努力和天赋同样重要,但是注意:你是否决定努力、持续努力,才是成功的关键;

2、刻意练习不能保证人们获得成功,只有持续、有效的刻意练习——即在激情、支持系统和市场需求这3个催化剂的共同作用下,才能真正形成优势,创造持续的佳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