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 · 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并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朝中措 · 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作者:宋.欧阳修            译析:石宏博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译:

平山堂的栏杆外是晴朗的天空,在此处可观远处山色似有似无之中。我在堂前亲手栽种的那棵柳树啊,离别后它又渡过了几度春风。

你这位爱好写文章的太守,下笔就是万言,一饮千杯很是豪爽。行乐之事还是趁年轻吧,你看那坐在酒樽前的我已白发苍苍。

注:

刘仲原甫:当指刘敞。庆历进士,曾官知制诰、集贤院学士等,是欧阳文忠的年辈稍晚的朋友。

维扬:扬州的别称。

平山:即平山堂,为欧阳文忠任扬州知州时所修建,后成为扬州名胜。

千钟:千杯,当是夸张。

衰翁:词人自称。

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平山堂送别友人刘原甫时所作。平山堂是作者守扬州时所建,这是几年后重上平山堂,酬赠友人。

宋朝早期,由于宋朝得朝不正,对武将不信任,对文官也不信任,采取了一套极其复杂的官僚制度。就文官来说,类似于现在的项目组,很多文官都没有自己的固定职权,职权的时间限制从几个月到一年不等。武官呢,也是类似于这种制度,而且很受文官节制。这就形成了在军队里面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而且宋代的军队很像是失去土地的农民的收容所,直接造成了战斗力直线下滑。文官呢,由于没有固定的职权,这造成了大量的人员冗余。同时造成了一个意外的正向效果,由于没有固定的职权,他们也就无法腐败了,而朝廷为了让他们维持朝廷的统治,给予了他们很好的待遇,也就是很高的各种公费,大于他们的工资。这就是北宋早期著名冗官冗兵冗费问题。

其实军队收容失去土地的农民解决了封建社会的流民问题,不给予官员固定职权,反而让他们无法腐败,促进了民生的发展与保障,所以,北宋早期一度呈现出一片社会发展欣欣向荣的局面(除了军事之外,另外,除了官员,吏的腐败也很成问题,但早期不明显),但之后的事情懂得都懂,我就不多说了。

欧阳修属于北宋早期的人物,他在扬州修建的平山堂,包括他宴请朋友的费用都应该是从公费里面出的,这个公费当时每个官员都有自己的额度,是符合当时的朝廷的制度的,这也算是北宋朝的一大特色。而文官之间彼此宴请,高频率大规模的夜宴也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文事之盛,可谓空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