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的作品评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影子与虚拟的世界》——易英
绘画对象的物品化暗示着人的物化,绘画的消解如同对自然经验的消解,张利还不是用纯粹的绘画方式来表现的,他在物化的画法中直接表现物化的主题,物是实的,人是虚的,现实仿佛被颠倒了,在商品社会中,人为消费而存在,人的价值也被金钱所左右,人不能感觉自己,人的身份是以对物的占有来体现。
张利的作品表面上看是很形式化的,但实质上是叙事的,他是把实际生活中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达出来,他只是心平气和的诉说…… (摘录自2005年世界美术第三期)
《虚拟中的真实世界》—— 钱文雷
处在当代艺术几乎泛滥的年代,多数当代艺术作品均以无哩头的内容及朦胧的绘画技巧方式一带而过。张利的作品却独排众意,以自己的脚步走自己的路,创造出另一番氛围,明确的语境,自我标榜的格调,作品中原始的诉求与呼唤均表露无遗。从张利的每一幅作品中,都能见到张氏用心之深,亦能见到其对社会每个突出议题之关注.所以张利乃是一种有意识状态下的创作,所谓<意在笔先>颇为符合我们中国人传统绘画的意境;前后因果均有交代,故感性与理性应是处于一种颇为平衡的状态自然其作品亦四平八稳,似随时准备接受观众的检验。(摘录自当代艺术家张利画集2006年4月/台湾出版)
《消费时代的生存切片》——王海涛
不可否认,现今人类的物质生活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丰富和满足。为了消费而消费的“后消费时代”已然到来。张利的艺术创作以此为切入点,他独自站在一个特殊的角度,用自己的那双冷酷而极具批判性的目光审视着现代商品社会中,人的价值观的变化。同时也在深刻地反思,在物欲横流的后消费时代,什么才是人类最终的所需,在这种生存状态下又最终走向何处。张利属于有着丰厚的知识构架和人生经验的成熟艺术家,他对于任何事态的看待都会从政治背景,经济情况,人性品德三个方面进行剖析。从而进行批判性的创作。但是批判不仅仅是手段,更不是目的,而是以自己独特的创作方式阐述自己对社会、经济事件和状态的态度。这种有意识的指向性和明确的创作方式,源于张利强烈的内心责任感。内心的责任感的驱使使他关注商品消费时代的人们价值观的改变,反思经济发展后,物质与人的相互挟持关系。
当今社会,消费行为贯穿于人们生存的各个环节。张利的作品在宏观视角的审视中选取了多重角度的细微渗透的叙事手法。画面中的一些充斥大街小巷的LOGO、字母,褪掉了原有背景下的普遍意义,通过艺术家的再加工,在反思性创作思路的指导下,为后消费时代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和方式。张利的作品包含内敛气质的同时也有一针见血的爽快,作品中多次出现“人民币”形象,直击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现象,人作为这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份认知体现的方式是以自己物质财富的拥有和支配的多少决定的。张利这种表现方法是对这种普遍的行为扭曲,价值观错位的社会现象的针砭。同时他的作品还是对全球化时代背景下饮食、文化等入侵和消费共通等问题的探讨。张利的作品的主题色调都带有冷峻的色调,以审慎的态度来表达个人思想。大面积“灰色”的运用,不难想到人类在对金钱,权力、学历、名牌等等物化的表象的追逐,而黑色的大面积用在人的面部表现,重在凸出以人为中心的当代社会,已经被物质、权力等挟持,而退居到了次等位置,这种颠倒的现象,使人更多的对消费时代的利弊进行自我分析和解读。 (摘录自“淬冷景观”张利个展画集2013年10月)
《消费时代》——张利
从饮食快餐到文化快餐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匹配的,饮食快餐的配方与科学养猪所配的饲料原理上一样,它对应的是人维持生命所需要的热量与营养物质,方法看似科学,但却吃不出健康,面对于此,人们也有无奈的一面,快速变化的时代造就了这样的快餐饮食, 文化易如此。
西方历史中曾出现过短暂的未来主义,“快”就是未来主义最为突出的“观念”,我们似乎也无须回顾历史,更多的是展望未来,物质与精神是相互对应的,什么样的土壤,长什么样的文化,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也必定如此,这与好坏无关,类似于地质上的快速沉积层,人 们也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生活和思维,快速沉积,可能没有较厚的沉积层出现,但也会沉积出这个时代应有的地层面貌 ......(摘录自“淬冷景观”张利个展画集2013年10月)
《在虚拟与现实之间》——张利
科技与经济的发展, 放大了人们对物质追求的欲望,人的价值体现似乎直接对应的是现实中的存在物,人们在精神与物质之间寻找着平衡,当物质不能满足时,人们常常用精神去填补物质上的缺失,于是精神似乎得到了暂时的满足。这就像网络中的虚拟,虚拟可以是现实中的任何物质,在虚拟中人们也得到了满足,现实中的各种转换,犹如绘画中的二维与三维空间的转换;物象与影子的转换,在转换中使画面不断的达到某种内在结构的平衡状态。我的作品是以简约的叙事方式,单纯的构图,平实的色彩以及削弱到极致的绘画语言展现给共同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们。...... (摘录自“虚拟与现实”炎黄艺术馆,张利个展,2003年9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