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对人体有危害吗?

如题所述

  静电对人体有一定程度的危害。当静电电压达到2000伏时,手指就有感觉了;超过3000伏时就有火花出现,手指有针刺似的痛感;超过7000伏时,人就有电击感。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静电压有时可高达数万伏,但是由于摩擦起电的时间极短,所产生的电流量也很小,因而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生命危险。可是在医疗手术台上,静电火花能引起麻醉剂的爆炸,从而伤害医护人员和病人,必须予以注意。还有,静电吸附的大量尘埃中含有多种病毒、细菌与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危害,严重的静电现象可使人体皮肤起斑发炎,还可使人心情烦躁、头晕、胸闷、鼻咽不适,甚至可引发气管炎、哮喘和心律失常等 ……
  静电对人们有很多的危害,但是也有不少的益处,如人们已利用静电技术应用在除尘、印花、喷涂、植绒、分选、淡化海水、喷洒农药、人工降雨、低温冷冻、宇宙飞船加料等工农业生产与生活方面。
  消除静电危害最简易的方法就是把静电引入地下,如用导线使设备接地;在飞机翼尖与尾部安装放电刷,飞机起落架上使用接地轮胎与接地线等;油罐车尾部拴一条接地铁链;在化工生产、贮存、运输部门,严禁使用化纤织品,工作人员严禁穿用化纤工作服等;在日常生活中,也可采用一些简易措施来消除静电,如内衣、被里、床单、被罩等要使用棉织品为好,尽量不用化纤品;在家居室内可经常洒水、喷雾加湿等来消除静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30
在天气干燥的季节,人们在开窗户、开车门时,手指常常会有刺痛感,这是人体在释放静电的表现。
研究表明,人体产生静电一般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干燥的空气,二是不导电的化纤衣物。如果空气比较干燥,相对湿度在40%以内,就会造成皮肤表面异常干燥,电阻值增大,局部皮肤有大量电荷堆积。如果身着化纤衣物,电荷不易导出,当手指触碰到金属导电物,人体静电会突然释放,手指就会有被电击的感觉。
怎样避免和减轻静电对身体的危害呢?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增加室内的空气湿度,在干燥的晴日,使用加湿器是最好的办法;室内最好不要选用化纤材料的地毯和以塑料为表面材料的家具;电视机、空调机、电脑等家用电器,应连接地线;冬季尽量不穿化纤类衣物,选择全棉或丝织的衣物。
第2个回答  2019-07-21
静电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危害。人体产生的静电干扰可以改变人体体表的正常电位差,影响心肌正常的电生理过程及心电在无干扰下的正常传导。这种静电能使病人加重病情或诱发早搏等,持久的静电还会使血液的碱性升高,导致血清中的钙含量下降,钙的排泄增加,从而引起皮肤瘙痒、色素沉着,影响人的机体生理平衡,干扰人的情绪等。不少电脑工作者脸部多发红斑、色素沉着等面部疾病,就是由于电脑屏幕产生的静电吸引大量悬浮的灰尘,使面部受到刺激引起的。此外,由于老年人的皮肤比年轻人相对干燥,加上心血管系统老化、抗干扰能力减弱等因素,更容易受静电的危害,引发心血管疾病。
  冬天空气过于干燥,人体皮肤和服装之间还容易产生静电,高者瞬间静电压可达上万伏,造成人体不适。有人对日常生活产生的静电做过调查和实测,在地毯上走动可产生1500~35000伏静电,在乙烯树酯地板上走动时可产生250~12000伏静电,室内屁股在椅子上一蹭就会产生1800伏以上的静电。静电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周围空气的湿度。通常静电干扰超过7000伏,人就会有电击感。相关资料表明,静电对人体有非常大的危害。持久的静电可使血液中的碱性升高,血清中钙含量减少,尿中钙排泄量增加,这对于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血钙水平甚低的老年人,以及需钙量甚多的孕妇和乳母无疑是雪上加霜。过多的静电在人体内堆积,还会引起脑神经细胞膜电流传导异常,影响中枢神经,从而导致血液酸碱度和机体氧特性的改变,影响机体的生理平衡,使人出现头晕、头痛、烦躁、失眠、食欲不振、精神恍惚等症状。静电也会干扰人体血液循环、免疫和神经系统,影响各脏器(特别是心脏)的正常工作,有可能引起心率异常和心脏早搏。在冬季,约三分之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静电有关。在易燃易爆地区,人体带有静电还会引起火灾。
第3个回答  2019-12-05
静电对人的危害
1.人体长期在高静电辐射下,会使人焦躁不安、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
2.静电电击:在干燥的季节若穿上化纤衣服和绝缘鞋在绝缘的地面行走等活动,人体身上的静电可达几千伏甚至几万伏。据测试,当静电电压达到2000伏时,手指就有感觉了;超过3000伏时就有火花出现,手指并有针刺似的痛感;超过7000伏时,人就有电击感。
3.静电放电产生的电磁场强度很强,这种强电磁场作用时间短但其强度远比手机辐射的电磁场强,且放电的次数非常多,其对人体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4.曾有医学专家研究证实,皮肤静电干扰可以改变人体体表的正常电位差,影响心肌正常的电生理过程。这种静电能使病人加重病情,持久的静电还会使血液的碱性升高,导致皮肤瘙痒、色素沉着,影响人的机体生理平衡,干扰人的情绪等。
5.天天操作电脑的办公室白领脸部红斑、色素沉着等面部疾病的发病概率远远高于不用电脑者,这是由于电脑屏幕所产生的静电吸引了大量悬浮的灰尘,使面部受到刺激引起的。
生活中如何防止静电
人体活动时,皮肤与衣服之间以及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便会产生静电。如何消除危害人们健康的静电,下面方法简单易行,不妨一试:
1.对付静电,我们可以采取“防”和“放”两手。“防”,我们应该尽量选用纯棉制品作为衣物和家居饰物的面料,尽量避免使用化纤类衣物、地毯。因为化纤产品容易摩擦起电。
2.“放”,就是要增加湿度,使局部的静电容易释放。室内空气湿度低于30%时,容易产生静电,若将湿度提高到45%,静电就难产生了。因此,干燥天气出现时,不妨在家里洒些水,不便弄湿地板的地方,放置一两盆清水,同样可以达到增加室内空气湿度的目的。在冬天,要尽量选用高保湿的化妆品。常用加湿器。
3.电脑荧屏周围会产生静电微粒,这些微粒又大量吸附空中的漂尘,这些带电漂尘对人体及皮肤有不良影响。在此,电脑不宜摆放在卧室。看完之后要洗脸、洗手。
4.对老人、小孩、静电敏感者、查不出病因的心脏病人、神经衰弱和精神病患者等建议在冬季穿纯棉内衣、内裤,以减少静电对人的不良影响。
5.勤洗澡、勤换衣服,能有效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荷。
6.梳头使用木梳,洗发时使用润发露,能消除静电。
7.赤足有利于体表积聚的静电释放。因此,休闲时,不要放过赤足的一切机会
8.出门前去洗个手,或者先把手放墙上抹一下去除静电
9.
用“第三者”消除静电。经常被静电击打的人,可用小金属器件(如钥匙)、棉抹布等先碰触大门、门把手、水龙头、椅背、床栏等释放身上的静电,再用手触及。
10下车时也常发生电击现象。主要由于下车时身体与座位摩擦产生静电积累,而下车后关门时,手突然碰铁门就会遭电击。这种情况常发生时,最好注意:下车时,即在身体与座位摩擦时,就提前手扶金属的车门框,可以在摩擦产生静电时,随时把身上的静电排掉,而不至于下车后突然手碰铁门时放电。
第4个回答  2020-05-22
静电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在干燥的春季,当你脱下毛线衣、毛料或尼龙、涤纶类化纤衣服,以及从床上拉起确良被罩时,就会听到“噼噼啪啪”的响声,在晚上同时还可看到闪烁的火花。不仅如此,当你的手指触及门把、水龙头、椅背等金属器物时会有电击感;还有穿着化纤衣服在地毯上行走,也时有针刺般的触电感;化纤厂工人在纺织化纤时,手触纺线也有触电感,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
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可以起电,甚至干燥的空气与衣物摩擦也会起电。摩擦起的电在能导电的物体上可迅速流动传失,而在不导电的绝缘体如化纤、毛织物等物体上就静止不动形成静电,并聚集起来,当达到一定的电压时就产生放电现象,发出响声和火花。总之,空气干燥、水分子少与导电性能差是产生静电的条件。静电有很多的危害,如静电可对自动仪器和电子元件产生干扰;在化工、纺织部门因化纤放电产生的火花,可将易燃气体(乙炔等)、易燃液蒸气(汽油蒸气等)引爆,造成火灾;在天上,飞机与空气、水气、灰尘等摩擦而带电,可严重干拢飞机的无线电通讯而使飞机迷航;在制药厂,静电吸附尘埃而使药品不纯,影响质量;在无菌无尘的生化实验室和医院,静电吸附尘埃也有不良影响;在印刷厂,由于静电可使纸张相互粘合在一起,难以分开,造成印刷困难;在看电视时,荧光屏面的静电吸附灰尘与油污而形成一层尘膜,使电视图像的清晰度和亮度大为降低;在煤矿,静电会引发瓦斯爆炸,可导致严重的人身伤亡和矿井报废事故。
据测试,静电对人体也有一定程度的危害。当静电电压达到2000伏时,手指就有感觉了;超过3000伏时就有火花出现,手指并有针刺似的痛感;超过
7000伏时,人就有电击感。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静电压有时可高达数万伏,但是由于摩擦起电的时间极短,所产生的电流量也很小,因而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生命危险。可是在医疗手术台上,静电火花能引起麻醉剂的爆炸,从而伤害医护人员和病人,必须予以注意。还有,静电吸附的大量尘埃中含有多种病毒、细菌与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危害,严重的静电现象可使人体皮肤起斑发炎,还可使人心情烦躁、头晕、胸闷、鼻咽不适,甚至可引发气管炎、哮喘和心律失常等。
静电对人们有很多的危害,但是也有不少的益处,如人们已利用静电技术应用在除尘、印花、喷涂、植绒、分选、淡化海水、喷洒农药、人工降雨、低温冷冻、宇宙飞船加料等工农业生产与生活方面。消除静电危害最简易的方法就是把静电引入地下,如用导线使设备接地;在飞机翼尖与尾部安装放电刷,飞机起落架上使用接地轮胎与接地线等;油罐车尾部拴一条接地铁链;在化工生产、贮存、运输部门,严禁使用化纤织品,工作人员严禁穿用化纤工作服等;在日常生活中,也可采用一些简易措施来消除静电,如内衣、被里、床单、被罩等要使用棉织品为好,尽量不用化纤品;在家居室内可经常洒水、喷雾加湿等来消除静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