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致远】刘永要之《成长共育·班主任的23讲》读书札记(5)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1
【书香致远】刘永要之《成长共育·班主任的23讲》读书札记(5)

文‖张爱敏

第四章 班主任专业成长策略(184至232页)

第18讲  刘志发《一辈子当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初涉讲台,遭遇问题学生,感触颇多:我发现当一名教师,除了上好课,还要懂得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时处理矛盾,要有边界意识,要有危机感。

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也扮演着医生、心理辅导教师、调解员、保洁员、作家、警察、24小时客服等角色。

成就学生,发展自己我。自知需向极高处,不用扬鞭自奋蹄。

1.成长历程

(1)读书:重塑自我,助力成长

环境激励与点燃,外部条件。自我内驱力。

反思阅读的意义:充实更新知识,特别是学科专业知识;学习,提升素养,特别是教育教学素养;修炼精神,特别是人文精神;改善思维,特别是理性思维。

执行力强。每学期购买400元左右的书籍,内容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类型。如闫学《给教师的阅读建议》、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雷夫《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万玮《班主任兵法》、郑学志《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以及贾高见《做更专业的教育》与《小活动大德育》等。

(2)写作:反思工作,总结提升

教育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坚持反思可以总结实践、升华经验,将自己教育教学额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及时记载身边的教育事件、教育故事、思索感悟,写好教学反思和案例,并及时撰写成教研、教改总结或专题论文,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并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形成自己的研究课题,由此形成一整套的成果呈现形式。

多写多练,成效明显。

(3)比赛:大胆展示,以赛促长

在活动中提升自己。

(4)机会:勇于面对,升级自我

争取机会参加培训,做科研,积极参加网络研讨。如外出培训,担任宣传委员,在做“美篇”“简报”中复习、反思和锻炼写作能力;并积极参与对话、交流中进行思维碰撞,更新教育理念,促进能力提升、专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在一次次探索与否定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同时,也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正如“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原地踏步,眼前就是世界”。

借力永联,借力成长。

(5)遇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2.一些思考:

专业发展的启蒙期。对象:教龄1-2年的新教师。对策:参加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

专业发展的困惑期。对象:教龄6-7的成熟教师。对策:参加学习型、教研型组织活动。

专业发展的瓶颈期。对象:教龄10-12年的骨干教师,对策:主持教研课题实验研究活动。

专业发展的高原期。对象,教龄15-16年的名教师,对策:争当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专业发展的颓废期。对象:教龄20年以上的正高级、特级教师;对策:破除“教而优则仕”传统,鼓励著书立说,为其树立成为专家、教授的新目标。

反思:

知识:不断学习,参与培训,改变园丁形象;一桶水理论向一泉活水观点转变;教师单一型向双向型甚至多向型改变;

角色:由课堂教学统治者向学生共同探究、平等交流的合作者转变;

教学模式:由封闭式课堂向民主开放型教学模式转变;

等等。

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探究过程的合作者,成长为教育工作有思路,教学工作有特色,教研工作由成果的“三有”老师,多优秀文章、多各种证书、多得意门生的“三多”教师。

第19讲  邱金有《不断寻找“兴奋点”,做有温度的班主任》

1.推介科任团队,打造名师品牌。举办隆重的推介会。

2.创新讲师团,开创德育教育新模式。

安全教育讲师团,德育讲师团,名著阅读教师团,文明礼仪协会等。

3.以挑战赛,激发学生挑战自我。

追寻理想,超越自我。

流程:召开动员会——学生确定挑战目标——宣读挑战书(应战书)——召开挑战表彰大会

公开透明,激发斗志,改善士气,明确方向,焕发生机。

4.以家庭活动为载体,开创感恩教育新模式

针对现状,活动育人。

5.鸿雁传书,打开那扇迷茫之门

书信沟通,书信交流。借力教师、家长,亦或学长等。

第20讲  黄诗梅《不耽误“教育”,不被教育耽误》

1.我眼中的教育,纯粹而美好。

奶奶:眼里有学生,心里装着学生。

坚信:不在云端舞蹈,贴在地面行走。

2.不耽误我的“教育”,丰富孩子们的三年。

案例一:大孩子们的快乐——形同朋友,没有代沟。

虽然只是学生生命中的过客,但也要一开始就努力地把快乐成长、成长快乐铺垫。

案例二:小孩子的快乐——从有爱意的仪式感开始

让每一个名字在老师的抄写中充满爱意;主动联系家长,打电话与家长聊天,首因效应;制作姓名卡,男女各两套,一套是座签,一套是胸卡。附上班别、姓名、学号。颜色各异,男生用绿色或蓝色,女生用粉红色。女生选用扎辫子为底图,男生选择小平头最清爽。教师宣传海报,由陌生到熟悉。营造班级氛围,制作主题海报“欢迎新同学”,制作的”学生个人风采头像“也粘贴在教室墙上,由家长出谋划策。

案例三:大孩子们和小孩子们的共同欢乐——不分彼此,乐也融融

校庆上应往届学生一起演绎《筑梦 飞翔》。

3.我期盼的教育,是不被教育耽误的教育

案例四:我们的篮球是语文老师教的

案例五:抛弃与珍惜

案例六:快乐的传递

第21讲  翁慧文《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路径》

1.提升认知,笔耕不辍

2.与智者同行,与高人为伍

3.敢于承担展示和比赛,”逼“自己一把

4.立即行动,在做中学

第22讲  辜娟《做一名有智慧的班主任》

1.理性尊重,尊重中彰显智慧

如《改分数事件》《老王,生日快乐》《红头发事件》

2.善用合力和契机,合力和契机帮学生更快成长

如《手机事件》《摔跤吧爸爸》《流浪地球》,再如《大国辉煌》等,真正达到立德树人。

第23讲  钟佩银《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1.教育真爱,让我坚守

参加心理学、教育学培训,提升专业知识——拜访专家学者,寻求技术指导——静心撰写材料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寻求资金支持——物色合适地点修建留守之家——采购物品和书籍装饰心灵家园——建立成长档案——招募志愿者——参观、宣传留守儿童之家,消除排斥心理——开设各种活动,如周末相聚、互助成长、周末家长等。

2.实践困惑,催我探索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安全、温暖的氛围,让学生有归属感;正确处理学生、师生的矛盾冲突,鼓励遇到问题及时求助心理教师;设置心理委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课,真正做到宣传、关注、预警。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悦纳自己,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教师事物管理策略(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不紧急);锻炼身体,拥有健康的体魄。

3.智者点化,蝶变重生

阅读,反思,写作,研究。

教育是一种潜心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