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原文_翻译及赏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8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清代·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出自清代秋瑾的《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爱国抒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千万里远途我像腾云驾雾一样去了又回,我独自一人穿越东海往返伴随滚滚春雷。
不忍心看到祖国的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怎能让锦绣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飞灰。
那浊酒哪能排解我忧心国事所洒的热泪,国家的救亡图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就算是需要拼上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也必须把这颠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

赏析

、此诗开头两句写自己胸怀壮志,寻找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接着四句转入正题,就日俄战争图抒发感慨。最后两句表示诗人不惜牺牲生命,誓将用鲜血拯救祖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决心。全诗篇幅不长,却情辞激越,令人为之动容。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秋瑾在浙江绍兴起义,失败后不幸被捕,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她以自己的热血履行了自己的誓言。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大气磅礴,展现出意气风发的诗人主体形象。颔联点出观图之事,从而引发对日俄横行东北的极大愤恨。干宝《搜神记》说,汉武帝开凿昆明池,挖到深处全是灰墨,问学识渊博的东方朔是怎么回事,东方朔说要西域人才知道。到了东汉明帝时,西域有道人来,问道人,回答是:圣经上说,天地大劫将尽,著劫烧,灰墨便是劫烧的余灰。这里借指战火的灰烬,说岂能把大好河山给人作战场,遭受战火的破坏。这两句写忧国怀抱,渴望有救国的志士能出现,也含有以出群之才自期的意思。颈联两句充分表现诗人的忧国之情,并由忧国而思济世。尾联表达愿为祖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志向。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六月秋瑾第二次去日本的船上,是写给日本银澜使者的。一说作于此年十二月归国途中。作者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夏天东渡日本,同年冬(一说次年春)因事返国;次年返回她在船上见到了《日俄战争地图》写了这首悲壮的诗。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女,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秋瑾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晚来天,空悄然,孤眠,枕檀云髻偏。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贾传自怜多感慨,东门何意泥孤虚。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