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塔尔·马特乌斯的轶事典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2

性格刚烈
尽管有着无比显赫的球员生涯,但在德国,马特乌斯那不合时宜激怒别人的能力反而更出名些。
然而,如马拉多纳都可以为成为他的一生对手而喝彩,马特乌斯却很少在同僚和队友那里得到这种敬重。
虽然成就了彼此,他与克林斯曼渡过早期在亚平宁的蜜月期后就相互厌恶,从1995年夏天这位前锋从热刺来到拜仁时就开始了。贝尔蒂·福格茨曾授予克林斯曼国家队队长一职也毫无帮助,因为前任队长指责是他的继任者谋划了他的下台。一支弱化了马特乌斯的德国队结果赢得了96年的欧洲杯,而心怀嫉恨的马特乌斯转而抨击他的同僚,打赌说在即将到来的赛季里32岁高龄的克林斯曼进不了15球。而克林斯曼刚刚好达到了这个目标但不久他就成了这段关系的替罪羊,于是1997年夏天他逃离拜仁去了桑普多利亚。
傲慢简直就已经写在马特乌斯的脸上了。据一位在慕尼黑的荷兰游客爆料, 他嘴里也能吐出些有点儿品味的言论了:“荷兰人全是废物,阿道夫大概落掉你们这些亡国奴了。”
从前有支女子篮球队,马特乌斯这么招呼她们:“嗨姑娘们,我们的黑人选手有最长的那活。”与此同时,马特乌斯就别想着回归拜仁执教奥特马·希斯菲尔德的梦之队了,只要乌里·赫内斯在这儿当一天总经理,你就可以洗洗睡了。
在作为一名球员达到无人企及的高度后,他看来从没交到过什么朋友,但不管怎么说,洛塔尔作为足球史上最伟大之一被历史铭记是板上钉钉的。
还记得1994年世界杯赛上,巴西前锋贝贝托在对荷兰队的比赛破门得分后,同队友罗马里奥和马津霍一起献上的“摇篮曲”庆祝秀么?当时三人为贝贝托刚刚出世两天的孩子献上了足坛最为经典的进球庆祝动作。
贝贝托因为非常崇拜马特乌斯竟把他的儿子取名叫马特乌斯·奥利维拉,贝贝托说等孩子长大要和他讲述父亲崇拜的偶像——马特乌斯的故事,让他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如今小马特乌斯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也成为了一名巴西职业足球运动员。
“第一次”和“之最”
第一场国际比赛
1980年欧洲锦标赛小组赛对荷兰,地点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马特乌斯在第73分钟时替换迪茨上场,但没有进球。联邦德国队以3比2击败荷兰队,舒斯特尔一人包办3球。
第一个进球
在他的第33场国际比赛中,联邦德国队在布拉格挑战捷克斯洛伐克队。贝特霍尔德下底传中,队友头球一蹭将球传给马特乌斯,他顺势一脚将球攻进球门。联邦德国队以5比1大胜。
第一个教练
德瓦尔。马特乌斯与德瓦尔的关系并不好,他们之间几乎很少有和睦的谈话气氛。德瓦尔最喜欢的球员是布莱特纳、卡尔茨。
第一个房友
在1980年欧洲锦标赛上与卡勒·德尔哈耶同住一屋。
第一张红牌
1986年10月29日,在奥地利。马特乌斯不但领到一张红牌,而且被罚款500马克。
第一个球衣号码
18号。第一个位置:在他的第一场对荷兰队的国际比赛中,他被安排打左边卫。
第一个冠军称号
联邦德国队获得1980年欧洲锦标赛冠军,尽管马特乌斯在决赛中没有上场,但仍是冠军队的成员。
第一个遗憾
1980年欧洲锦标赛决赛中,德瓦尔没有安排马特乌斯上场,他此后对德瓦尔再也没有过好感。
第一次受训斥
1980年欧洲锦标赛期间,马特乌斯与大约10名队友在游泳池中活动,助理教练里贝尔走过来命令他一人立即返回宿舍,对其他9人没有批评一句。马特乌斯乖乖地走了,因为他是队中最年轻的球员。
第一次担任队长
1987年世界杯预选赛期间,在与以色列队的比赛中,也是他的第68场国际比赛时。
最美好的经历
1990年夺得世界杯冠军。
最佳的入球
1990年世界杯决赛期间对南斯拉夫的比赛中,他一人长驱直入带球70余米,晃过3名防守队员,一脚劲射入网。最后联邦德国队4比1获胜。
最好的队友
布雷默。他是马特乌斯若干好友中最知心的人。
最好的对手
马拉多纳。他的球技和过人动作都令马特乌斯赞叹不已。
最好的教练
马特乌斯经历了德国队4任主教练,在德瓦尔、贝肯鲍尔和福格茨中,他认为最好的教练是贝肯鲍尔。
最大的错误
参加了1994年美国世界杯。由于马特乌斯是队长,他应该分担主教练福格茨的部分失误。
最难忘的主裁判
在奥地利比赛中给马特乌斯出示他的第一张红牌的意大利主裁判阿格诺林。
最惬意的礼物
当马特乌斯代表国家打完他的第100场国际比赛后,一名原民主德国的女士寄给他一张100马克的原民主德国钞票。
最激动人心的比赛
1982年3月21日,这一天正是马特乌斯21岁的生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马拉卡纳体育场,联邦德国队与巴西队进行了一场热身赛,全场观众多达17万人。结果联邦德国队以0比1败北,“白贝利”济科攻入惟一一球。
两个伟大的老马
马拉多纳:“他是我一生最棒的对手!”
马特乌斯与马拉多纳之间可谓颇有渊源。[1]他们是足球场上罕见的性情英雄。两个人都有着天赋异禀的足球绝技。如果单从性情上讲,他们的相似度绝对惊人。马拉多纳和马特乌斯都属于那种很本质的英雄,在他们的人生字典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容不下半粒尘沙,用现代人的评价来讲,这是两个最纯粹的男人——纯爷们。为此,他们之间的对抗,始终充满了透明,充满了感性,甚至充满了可爱和调皮。
在1982年3月阿根廷与当时的西德队的一场友谊赛中是两人第一次直接交手,双方战成1比1平,不满21岁的马特乌斯由于在那场比赛中对马拉多纳的严密盯防一举成名。但德国人对此却并不乐意:“这样的名声几乎是个诅咒。前半段职业生涯我都在试图摆脱马拉多纳最佳盯防者这个形象。”
此后,两位球星在许多场合都有过较量:意甲联赛、欧洲赛场,还有两次世界杯决赛。这些经历也使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尽管他们从未能够为同一个球队效力。不过,马特乌斯透露,1987年,马拉多纳曾想邀他加盟那不勒斯:“这让我觉得非常荣幸。但是我对加盟那不勒斯并不感兴趣,虽然那或许会给我带来很大一笔收入。我留在了慕尼黑,后来我去国际米兰的时候,他们的转会费还没那不勒斯开出的高。”不过,在1988年普拉蒂尼的告别赛上,他们还是得到了并肩作战的机会。“我打进一个球,那是马拉多纳的助攻”,马特乌斯回忆到
1988-89的意甲联赛,国际米兰对阵那不勒斯。马特乌斯在比赛的第83分钟打入致胜球,帮助球队2比1获胜,这场比赛也成为国米最终夺冠的关键战役。“但迭戈很有风度地向我表示祝贺。”而两人在世界杯上的交手则是平分秋色——1986年,马拉多纳率领阿根廷在决赛中3比2击败西德,四年后的意大利世界杯,运气则到了马特乌斯一边。他的球队在1比0战胜蓝白军团后捧起了大力神杯,而失意的马拉多纳泪流满面。马特乌斯至今记得当时的情景:“我非常高兴,但还是想尽力安慰他。我想过要不要去拥抱他。”
值得注意的是,由对手演变为朋友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两人从内到外的相似。两个根本不懂虚荣为何物的英雄在任何时候总是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一生之敌也是挚友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有“足球皇帝”贝肯鲍尔掌管的德国队如法炮制了1974年世界杯时的盯人战术,由谁来冻结马拉多纳?足球皇帝派出的是得意弟子马特乌斯,在德国主帅看来,这两个同时被世界足坛看好的天才的直接对话至少有互相“抵消”的作用,这 是“二马”之间的第二次直接对话(第一次是在1982年3月24日的阿德友谊赛中马特乌斯盯防成功),马特乌斯兴奋异常:“来吧,迭戈!我们单挑”他如影随形地跟着马拉多纳几乎再次取得了成功,但2比2的胶着关键时刻,马拉多纳爆发了,他的致命妙传助攻布鲁查加单刀破门,打进了制胜的进球。1986年世界杯注定是属于马拉多纳的,没有人能阻挡他的锋芒毕露,即使马特乌斯也不行。在以3比2击败西德队后,马拉多纳——作为当届赛会最佳球员亲手举起了大力神杯。
而属于马特乌斯的辉煌则等到四年之后。四年后的意大利罗马奥林匹克决赛场,约74000名观众到场观战了阿根廷和德国之间的世界杯经典对决。但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这场对决其实是两个国家队队长,两位枭雄马拉多纳和马特乌斯之间的大决战。比赛果然是对长的直接对话,一幕马特乌斯和马拉多纳相持不下的画面多少年之后依然是球迷们津津乐道的谈资。比赛最终以德国队获得一个点球而掀起高潮,布雷默的一蹴而就使得马特乌斯领衔的联邦德国最终第三次捧起大力神杯。当场比赛的激烈程度完全可以用红黄牌得数体现出来,阿根廷的蒙松和德索蒂拿到两张红牌,另有两人拿到黄牌,其中一位即是马拉多纳;而德国队沃勒尔也吃到一张黄牌。不过尽管如此,当马特乌斯为捧杯欢庆时,无数球迷依然为草坪上流泪的马拉多纳动容。而更感人的一幕也随即发生,当马特乌斯上前用男人的方式安慰他伟大的对手时,一场英雄之间史诗般的情谊瞬间定格。
回过头来,再来看意甲赛场,尽管马特乌斯比马拉多纳晚登陆亚平宁4年,但由于此前两人数度的国家队碰撞,使得在意甲赛场重逢时,二马已经堪称是“老冤家”了。他们的每一次交手总会让人津津乐道,1986-87赛季,那不勒斯夺得意甲冠军,当时该队的领军人物马拉多纳是整个意甲的王牌,但当马特乌斯1988-89赛季降临国际米兰后,竟然在处子赛季就为国米夺回了阔别多年冠军奖杯接过了权杖。那个时代的意甲赛场百花齐放,诸多豪杰的粉墨登场缔造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世界杯,而这其中,二马的旷世对决为其添加了浓重渲染。
而到退役时,皆为老马的两大高手依然会时常碰面,只不过舞台变成了告别赛。2000年5月,马特乌斯举办告别赛,马拉多纳前来助兴;2001年11月,马特乌斯也远赴布宜诺斯艾利斯,参加马拉多纳的告别演出。值得一提的还有发生在1988年的一段插曲,当时这两个意甲赛场上的对手共同受邀前往参加普拉蒂尼告别赛时,一向不拘小节的马拉多纳竟然忘带球鞋了,可严谨的德国人是不会忘记的,马特乌斯不光自己带着球鞋,甚至还将一双备用鞋借给了马拉多纳!他们同穿一双鞋,不得不承认,这对赛场上的一生之敌已经将他们的情谊升华。
在对彼此做评价时,一向很少服人的马特乌斯对马拉多纳充满敬意,“我交手过的最伟大球员?当然是迭戈。”而马拉多纳在其自传中里如此评价马特乌斯:“他是我一生最棒的对手!我是个很重情意的人,我的一生中,有很多好朋友,他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那些光辉的名字将一直印刻在我记忆里,但最知心的那个永远是马特乌斯。”在德国人关于马拉多纳的记忆中,还有一段是关于酒的。2000年在慕尼黑举行的马特乌斯告别赛和2001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马拉多纳告别赛后,两人都曾把酒言欢直到天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