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一定要离婚》——关于人生选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4
《爷爷一定要离婚》,被书名吸引,现在仔细回想,大概对两个点有兴趣,第一就是离婚,第二就是爷爷,结婚与离婚本身就是当下比较会关注的话题,而爷爷一定要离婚,确实引发了好奇,大概我固有的思维在那一刻就已经启动了,“难道这是一篇关于爷爷到了85岁,才突然间决定要去过自己人生的书吗?这难道是一本想要告诉我们,如果不做自己,在某一天,你终将会醒来,选择去过自己的人生吗?”

这个思维一直伴着我,直到读完。虽然不想剧透,但还是有剧透嫌疑,不喜勿看哦。选择去过自己的人生,爷爷一共做了几次重大的选择,第一,选择放弃唾手可得的冠军;第二,选择收养对手的孩子;第三,选择成为出租车司机;第四,取了遇到的租客女孩;第五,在85岁的时候,选择离婚;第六,选择在离婚之后,养了一直以来想养的一只狗。

我们时常不知道,当下做出的选择到底是如何影响了我们的一生。记得有句话说,当我们去回顾一生的时候,会发现,那个改变我们一生的关键时刻,就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下午,而人生轨迹却完全被改变。就如同我们为自己引入了一个人生变量一样,这个人生变量,当引进的时候看似不起眼,可永久且深远的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回顾自己,遇到了什么,又被影响了什么,又发生了哪些改变呢?人确实很难被改变,却又在无时无刻不被触动、影响而发生改变。可能与书为伴的日子比较多,高中时被林清玄影响颇多,练就了我时常受感动、对万物都有的一颗柔软心,大学时又受到了王潇的积极正念影响,知道要尽力去做自己可控的事情,以及精力花在哪里,时间看的见如此价值观;

入社会之后,对心理学的好奇,让我一路探究到现在,重新开始与自己的感觉相融合,终于发现,原来不是这个世界拧巴着我,问题的根源原来是来源于我,是我自己的拧巴,所以看到了这个世界的拧巴;

从开始知道,到寻找方法去改变,中间幸好遇到了拆书帮,带来了拆书方法,一个是思维锻炼,一个是非暴力沟通,一切都有方法可以改变,这大概是我清晰的认知了。而拆书的方法训练,让我对知识的认知,不再只是停留在浅浅的一层,会迁移会深挖会寻找适用边界,就如同寻找我自己的思维边界一样;

接触到的混沌大学更是扩展了思维的天花板,从知识到思维的锻炼,算是开启了一道门。这些被我引入生命的微小变量,到底会如何影响我未来的生活呢?大概,从被引入的那一刻开始,我就与过往的我不同了,未来,我还将引入更多的变量在生命之中。

时间看的见,让我们相逢在更高处。

这是这本书的第二篇书评,为什么要写第二篇,因为在回忆自己向别人介绍这本书的时候,主要是到了这两个点,第一个是关于拿破仑(爷爷)的选择,一个是关于拿破仑面对衰老,作出的一系列行为,包括和心爱的妻子离婚,包括去整改屋子,强烈反对儿子去帮忙,想去修一个健身房,策划了一起绑架,养了一只狗,85岁高龄要打保龄球,85岁一个单挑了一群年轻人,在面对推销老人产品的销售时,破口大骂,在医院里护士只是因为是负责老人社区的,就遭到了老人的怒对,被请去劝说他去老人社区的工作人员,都一个个败下阵来。

故事中,描写拿破仑面对衰老的言行、动作、反抗,还有很多,实在不能一一例举,只是还记得的这些写下来。老实说,这给了我很大的反思,因为作为一个女性,恐慌无处不在,青春消逝,皱纹、白发、缩水的皮肤、蹒跚的步伐,以及最终将会到来的死亡,都在让我感到头顶有一把 达摩克利斯之剑,比喻虽不恰当,但是拿破仑的表现,让我看到,这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

衰老,是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一个课题,我们可以像拿破仑这样,在生命走到85岁的时候,在儿子有意无意的想要将自己送往养老院的时候,才开始去思考这件事,才发现这是逃不掉的,也可以在更早的时候,就认识到,什么是生老病死,死亡焦虑在无时无刻的不影响着我们,相信我,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且和我一样有着死亡焦虑的人,比比皆是,我从来都不孤独。如果在生命的早期就能认识并且理解这些,我们就可以在生命走向下一个旅程之前,就为它做好准备,做好心理的建设准备,做好规划,调整好自己,和自己最爱的人一起相依相守。

生命的源起,我们是被动的,是痛苦的,所以来到世间的第一眼,我们都会放声痛哭,然而在生命的终点处,我们是主动的,我们是可以做选择的,它可以不再被动,不再是猝不及防,而是由我们所控的。这一点,我相信,面对衰老和死亡,我一直都在做准备,只有深深地理解了,生命这个课题,才能更好的活好它。非常赞同欧文·亚隆关于生活的4个终极问题的定义:不可避免的死亡;内心深处的孤独感;需要的自由;以及生命的意义,跟随着他的步伐,我也在探寻自我。

人类对自己的了解

宛如暗夜行路,要了解自己

就需要借他人力量

-荣格

从拿破仑身上,我似乎看到了自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