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读021:想写别人爱看的文章?书上说这六点最重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5
今天谈的这本书,我一开始是不想看的,因为看书多了,对于传播类书,看起来就感觉很一样了,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新意,比如《黏住》。或者说,有新意,但是用不上,比如《影响力》和《引爆点》。当然,不是说这些书不好。都是经典的书,对读者都很有启发。但是如果你阅读这类书及书评,会发现,你很难找到一个可操作的模板,或者说可操作的清单对热点事件进行自己的解构,或者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相应的元素。

但是看完以后,我发现,或许十万加的秘密,真的就这样摊开给我们看了。

这本书就是《疯传》,副标题是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

全书列了六个元素,是一项事物被大量转发或多或少拥有的同一特质。重点是,并不是强调六种要素齐全才能被广泛传播,起码具备一项,才具有传播的价值。

其实在传播界,这样的分类或者提炼要点是非常多的,但是要检测这些要点是不是有用呢?最好的方法是分析热点事件。书中当然有举例,但是基本都是外国的例子,我们不熟悉,很难知道是不是真的是这样。

那么我们就用咪蒙这个已经火过的事件来分解一下,看看是否具有这六种要素呢?

咪蒙最热的一篇文章,是《致贱人》,那个转发量和点赞量,即便时隔这么久,仍旧让人觉得记忆犹新。这篇文章讲的就是我们在社交场合经常会遇见的一些自私自利完全不为别人考虑的人,统称为贱人。这个谈论点,其实就是一种社交货币,谈论这种现象,以显示我更优秀,因为我优秀,才会有贱人来求我,虽然烦,但是证明我有能力啊。

接着,咪蒙用略显刻薄的语言形容了这种人,并且在文末大骂这些人为贱人,实在解气,但是注意,这里她其实就是发动了人们的生气的情绪。这是一种负面但是高唤醒度的情绪,即虽然不好,但是会让你想有行动的情绪,你看文章的时候,是不是很想给文章里那个朋友一个耳光呢?

这里又要注意了,因为咪蒙的文最爱用的就是:有个朋友,认识的一个人之类的说法。这其实就是书中说的诱因,朋友、认识的人,都是非常常见的,而和她的文章中多次出现,自然让你有带入感和想分享的想法。

公共性的方面,更多体现的是在转发过程中,当你看到很多朋友转发朋友圈,自己看了以后,也觉得很解气,那么你也会转发。模仿是人类的天性。

至于实用价值,当然没有的了,如果非要说有,可能也就是看了觉得挺解气挺爽而已吧。这也是最多被攻击的部分,就是咪蒙的文章看起来爽,但是看完以后然并卵。

故事模块,咪蒙当然是必须有了,因为她所有想说的话,都不会直接说,而会用故事的样子包装好,拿给你看。

六项,占了五项,传播热度不用我说。

一个热点可能是巧合。那么我们再来分析一个。

一哥彭小六,他第一个爆款文章是《三十分钟读一本书》。

这是一篇介绍速读法的文章,这类速读法,他是第一个介绍的人?显然不可能,那么为什么只有他火,而别人的却反映平平呢?

首先,还是社交货币的方面,分享这篇文章在朋友圈,当然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不管怎么样,起码是有求知欲的人。

诱因方面,文章谈到的是书籍,这也是我们最常见到的东西,现在社会没有见过书的人是少之又少了。但是读书难读书慢却是个普遍的情况。

情绪方面,六哥介绍了自己的经历,从一个每周只能看一本书的人,到现在半小时就能搞定一本书,这是一个正面的让人兴奋的例子。

公共性,当然还是同样的,越多人分享,越多人模仿。同时彭小六在文章里将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了公布,私人信息的公开,也会刺激一定程度的分享。我前段的文章,《因为这本书,我又辞职了一次》,阅读量就明显比其他文章更高一些。

实用性就不用说了,这样的方法论的文章,看完就能用,如果有朋友对阅读感兴趣,你也会马上分享给这个朋友的。

故事方面,就差了一些,毕竟是干货类文章,用故事的形式反而会减弱逻辑方面的表达。

还是六项占了五项。

当然,这都是两个成功案例,失败的案例分析起来其实更有价值,但是失败的原因就是各种各样了。但是几乎都是因为没有这六个元素。

不过基本上可以确定,就是这六项越充足,越容易形成传播。

如果你想到了例外,那么欢迎评论探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