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初中美术存在的问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3-14
  美术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门特殊学科,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存在片面的理解,教学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本文就当前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浅析,并尝试探讨应对策略,以此期待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要“美术文化”,不要“知识技能”
  《课标》指出:“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因此,有些教师认为美术学科注重美术文化学习,知识技能不重要了,或者可以完全屏弃了知识技能。教学中只要根据课前收集的大量图片、录像资料,引领学生欣赏,师生一起在欢乐的游戏中感受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不要求教师的课堂示范;认为要当一名美术教师只要知道一定的美术文化知识便可,无需有专业的美术技能、技巧了。甚至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但不涉及美术技能技巧的教学,而且就连学生对技能方法提出疑问时,教师也不作正面的回答。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对《课标》的错误认识。
  2.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模式陈旧
  在中学美术教育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美术、启发学生智慧、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引路人。然而目前普通中学的美术教师相对较少,而农村的美术教师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且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素质普遍不高,很难完成美术学科的教学任务,影响了美术教学的质量。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使美术课程完全背离了课程设置的初衷,无法承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目标。
  3.应试教育仍占主导,美术课程意识淡薄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下,虽然大谈特谈素质教育,但不可否认的是,应试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的一个主流。许多学校把美术课当做“灵活课”,可上可不上,淡薄的课程意识使得美术课程在普通中学中形同虚设,教师、学生均不重视,往往只能消磨时间,流于形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与考试无关的美术课当然被视为“鸡肋”,弃之不能,食之无味。在很多地方,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的美术教育始终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4.美术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缺乏
  依据学习范畴或学科群的特征来研制和设立综合课程,减少分科课程,这是世界教育的一个开展趋向。但在理论中,不少教师没有觉得到这种新型课程对学生开展的促进作用,反而觉得它扰乱了系统的学科学问教学。其缘由是多方面的,有的可能是由于主题或概念超越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了解程度,有的可能是设计的相关学问整合得比拟牵强,缺乏内在的自然的联络,也有详细的教学操作的问题。
  5.对学习活动的认知问题
  学习是获得知识、技术、态度或价值的过程,而我们获得知识、技术态度或价值的目的决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张可以炫耀的文凭。学,本来是为了用的,可很少有家长在孩子的学习期间对孩子未来的职业有过设想的。而每当中考、高考过后,传议谁谁的孩子考进了重点、谁谁的孩子考进了名校,总是家长们最热心的事情。这些实际上是家长们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在认知上的偏差,这些认知偏差必将影响学生的主观的学习态度。
  二、美术教育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学生对某一件事情感兴趣的时候,他们的学习效率一般比较高。美术学习更是如此,只有静下心来学习美术,将自己完全融入美术学习之中,才能真正体会美术的魅力和精髓。
  2.加强与学生、家长和学校的沟通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美术是没有用的,将来也不能帮学生上一所好的大学,找一份好的工作,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努力与家长沟通。可以经常和学生谈话,耐心地个别辅导,让他们知道自己爱好的发展前途、应如何争取得到家庭的支持等;通过家长会和电话的手段密切联系学生家长,让家长看到学生的进步,分享到学生成功的喜悦,争取家长的支持,坚定学生的信心,营造好学习的大环境。
  3.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新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新课改充分体现了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要。新课改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模块式的课程结构,实行学分管理,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的可能性。新课改理念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之后,教师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尝试,从传统的灌输走向师生的互动,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4.运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气氛
  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更容易把课堂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多媒体教学是现在在初中美术教学里重要的一种手段,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意义、风格、特征,从而能培养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5.利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让学生善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其另一作用在于让学生学会质疑。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并应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具体来说,就是在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反应,在总结知识时还要不断追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