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和而有效的指导孩子写作业笔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29
1、帮孩子端正态度
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的责任感,要让孩子明白,每天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作业是他必须要做到的,是他作为一个学生应尽的职责,就像爸爸妈妈每天上班时都要尽心尽职地完成本职工作一样,没有任何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家长还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的重要性的认识,要让孩子明白做作业是掌握好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学习的延续和拓展,是巩固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2、努力提高孩子兴趣
兴趣是影响人的行动的重要因素,它能促使人喜爱从事某项活动,但有些孩子学习兴趣低落、学习自觉性较差,于是他们每天做作业都是硬着头皮在应付老师和家长,能拖就拖,能不做就尽量逃避。对于这类孩子出现的作业问题,父母应当从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要想办法改变孩子对学习是“大人逼我学”的状态,要让孩子能够变成“我爱学”、“我要学”的主动学习。
一个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3、一心一意做作业
有的孩子写作业时没有专心投入,“附加动作”太多,一会儿东张张西望望,一会儿摸摸这玩玩那,还有的孩子喜欢几个人凑在一起边聊天边写作业,或者喜欢边听音乐、边看电视、边吃零食边写作业,如此三心二意当然不能保证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家长应当要求孩子在做作业时集中注意力,不要做与作业无关的事情,孩子的书桌上也不要摆放令孩子分心的东西,在孩子做作业时不要去打扰孩子:“今天在学校表现好不好,有没有受老师表扬”,“肚子饿了吗,要不要吃点心”,“做几道了?还有几道?”
4、安排合理作业
父母应当教会和督促孩子合理地安排和处理每天的作业,比如,学校里的作业要抓紧,能在学校里完成的就不要都带回家里;放学后不要先去玩个够,等到精力耗的差不多时才去做作业;做作业前要事先准备好学习用具(胶带、水彩笔、白纸、书本等),不要等到用的时候再临时去找;在做作业时要看清题目、审清题意后再动笔,不要做了之后才发现题目搞错了或没有按题目的要求去做;做作业时遇到不会的题,可以先绕过去,先做其它会做的题,不要就停在那里无谓地消耗时间。
第2个回答  2020-11-29
当然孩子在写作业时,确实会遇到一些难题,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需要家长辅导。但是家长应该意识到,低年级自己能辅导,不代表孩子上了高中还能辅导,自己能辅导英语,不代表还能辅导物理。因此,现在对孩子辅导,是为了以后不辅导。所以辅导时要注意给思路、给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答案。

01

要求孩子重新审题

很多孩子遇到题目并没有认真审题,简单思索一下,如果发现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就认为自己不会做。

这种时候一定要多给孩子一点时间,让孩子慢慢思索。

02

让孩子告诉你,他的解题思路

让孩子向你复述一下他的解题思路,一方面你可以了解孩子在什么地方出现了错误,方便纠正;另一方面,孩子在复述的过程中也许就会发现自己之前的错误出现在哪。

03

告诉孩子关键点

针对孩子的错误,告诉孩子错在哪里以及解题思路,让孩子自己去解答下面的步骤,解出答案。

虽然这样做,会让孩子的写作业时间变长,但是从长远来看,有助于帮助孩子培养独立的思考及解题能力。



如何检查作业?

01

检查作业≠批评孩子

很多孩子反感或者不愿让家长检查作业,很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只要家长检查作业,自己就会受到批评。

比如:“这么简单的题,也能做错!这么笨!”

或者:“字怎么写的这么潦草,这是鬼画符啊!重写!”

家长检查作业,指出错误所在是必须的,但是也要给孩子一些正面的鼓励。比如“今天的作业正确率比昨天高”“今天作业完成的速度还不错”之类的。

02

检查作业不是家长的事

当孩子年龄小,不太会自己检查作业的时候,家长要告诉孩子检查的方法,然后陪着孩子一起做检查。从小就应该让孩子养成自己检查的习惯。

当孩子年龄渐长,就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让孩子知道检查是写作业必要步骤。不少孩子在考试时,没有时间检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平常就没有检查的习惯,或者没有把检查的时间计算在整体考试时间之内,从一开始就没有做好时间安排。
第3个回答  2020-11-29
笔记,我们从小都在用,但我们很少反思,我们的笔记是否有效果。我们很少怀疑我们的笔记效率低下。

如何知道自己的笔记是否有效率呢?可以从以下指标衡量一下:

1、上完课后,能回忆起来多少?

2、能否把重点知识复述下来?

3、是否经常翻看笔记?

如果以上问题都是否,或者这三个问题分数比较低时,那多数说明,我们的笔记只是照抄板书,没有自己深入理解的低效笔记。

如何指导学生高效的记笔记呢?

先让学生诊断自己的笔记

在《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这本书中,作者列出了7种低效笔记: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还会经常遇到以下这种:
以上这种笔记,该学生态度很端正,写的也很认真,但是这样的笔记缺少自己的理解,缺少归纳总结,缺少重要的提示,概括起来说,大脑没有深入思考,对所学内容没有整理。

这些笔记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某种能力的不足:

什么是高效的笔记呢?

很多难题我们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在《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这本书中,作者给予学习的广大学习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模式,而这个模式与世界顶尖的康奈尔笔记、麦肯锡笔记大同小异,都需要大脑对所学内容的深入加工。

方格笔记核心内涵为三分法,第一部分事实,主要是知识的初加工,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在课堂中不可能做到十分深入的理解知识,我们只能记录老师所讲,记录我们的疑问等,这个阶段多数是抄板书阶段,而我们的多数学生的笔记就停留在这个阶段。

第二部分是发现,这个部分主要记录老师讲解中所强调的、补充的、比较的、扩展的等内容,除此之外,还应该记录自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如自己举例说明、举一反三,记录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这个环节,也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没有理解是不能概括总结的,没有理解的也不会深刻的记住所学内容。

第三部分是概括总结。这一部分是对所学内容的升华,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所学内容,用自己的思维,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用自己的理解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当学生开始记笔记时,应该告诉学生,培训学生对自己的笔记本进行功能分区,进行布局,并且努力学会、熟练这种记笔记的思维方式。

上图是我的一张笔记,在这张笔记中,左侧的事实部分,我记录下来书中的精华观点,中间发现部分,记录的是我对这个内容的理解,并且举例说明做到最大程度的理解,第三部分,是我对这部分内容的总结,同时也有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运用,用所学到的方法尝试解决我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第4个回答  2020-11-29
心理准备:
在辅导孩子作业前,你可以这样想:辅导孩子作业,孩子“有可能”会气你,情况会很糟。但也不一定,即使情况很糟,我也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时,我们可以先做几次深呼吸,然后屏住呼吸,持续约一秒钟,再慢慢地吐出所有空气。多做几次,同时在心里暗示自己:“我要保持冷静。不管他做什么,我都不能发脾气。事情会得到很好解决,我不能跟一个孩子计较那么多。”这样,你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呼吸和血流速度会缓慢下来,并让你的整个身体保持冷静,从而理智地辅导孩子作业。

刺激因子:
你无法阻止孩子说一些气话或做一些气人的事,所以这一阶段你无法干预。不过,你可以做些间接性的改变,即保持心态平和。
阐释:
这一阶段是成功控制怒气的关键。孩子的行为发生时,在这一刻你会怎样阐释这种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接下来是否会动怒。你越带着强烈的主观性(如“孩子是故意跟我过不去”)去阐释这种行为,你就越可能会大动肝火。
而如果父母不去用那些负面想法揣测孩子的行为,或者不去主观臆断或夸大孩子的不当行为,就不会那么气急败坏,自然就能保持情绪稳定了。
生理激发:
如果迫于某些原因,你无论如何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怒气,这时,你感觉到了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这是在提醒你要消消气了,这需要你暂时离开现场,就比如:辅导孩子做作业,孩子气得你无法控制发怒,你可以离开孩子,到另外一个房间或室外去散散心,让自己冷静下来,也让孩子冷静一下。
同时,父母要记住,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对方的意见。

行动:
当你回到辅导孩子作业的现场,你基本上可以保持冷静了。如果你的情绪还是没有平和下来,可以换一个人去辅导孩子,千万不要在情绪还没有平息的情况下,又继续辅导孩子作业。这样又会回到有可能情绪失控的境地。
影响:
等你冷静下来,你可以理理事情的来龙去脉:孩子说了什么,而你又是如何对待的?是不是他使你束手无策?如果是,又是为什么呢?这种行为是不是头一次出现?你自己有没有为这种时不时发生的情形做好充分准备呢?你可以针对类似情形制定一种解决方案,以后碰到类似情况时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
父母在跟孩子发生冲突时,不要总追问“孩子究竟是怎么了?”,而要想想“我应该做些什么?”。如果你能坚持以这种观点看问题,那就不会容易情绪失控了,那家庭生活也会非常和睦,孩子也将会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第5个回答  2020-11-29
1、帮孩子端正态度
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的责任感,要让孩子明白,每天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作业是他必须要做到的,是他作为一个学生应尽的职责,就像爸爸妈妈每天上班时都要尽心尽职地完成本职工作一样,没有任何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家长还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的重要性的认识,要让孩子明白做作业是掌握好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学习的延续和拓展,是巩固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2、努力提高孩子兴趣
兴趣是影响人的行动的重要因素,它能促使人喜爱从事某项活动,但有些孩子学习兴趣低落、学习自觉性较差,于是他们每天做作业都是硬着头皮在应付老师和家长,能拖就拖,能不做就尽量逃避。对于这类孩子出现的作业问题,父母应当从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要想办法改变孩子对学习是“大人逼我学”的状态,要让孩子能够变成“我爱学”、“我要学”的主动学习。
一个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3、一心一意做作业
有的孩子写作业时没有专心投入,“附加动作”太多,一会儿东张张西望望,一会儿摸摸这玩玩那,还有的孩子喜欢几个人凑在一起边聊天边写作业,或者喜欢边听音乐、边看电视、边吃零食边写作业,如此三心二意当然不能保证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家长应当要求孩子在做作业时集中注意力,不要做与作业无关的事情,孩子的书桌上也不要摆放令孩子分心的东西,在孩子做作业时不要去打扰孩子:“今天在学校表现好不好,有没有受老师表扬”,“肚子饿了吗,要不要吃点心”,“做几道了?还有几道?”
4、安排合理作业
父母应当教会和督促孩子合理地安排和处理每天的作业,比如,学校里的作业要抓紧,能在学校里完成的就不要都带回家里;放学后不要先去玩个够,等到精力耗的差不多时才去做作业;做作业前要事先准备好学习用具(胶带、水彩笔、白纸、书本等),不要等到用的时候再临时去找;在做作业时要看清题目、审清题意后再动笔,不要做了之后才发现题目搞错了或没有按题目的要求去做;做作业时遇到不会的题,可以先绕过去,先做其它会做的题,不要就停在那里无谓地消耗时间。
一个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5、注意劳逸结合
孩子做作业是要动脑筋的,如果孩子连续思考问题的时间较长而得不到休息,大脑就会疲劳,就会出现大脑运转速度缓慢的现象,这时孩子的学习效率就会下降,错误率也会增高,这时如果让孩子适当的休息,疲劳得以解除后其学习效率反而会提高。一般来说,小学生连续做作业的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1小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