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理解“内诚于心,外信于人”这句话?

如题所述

就诚与信的关系而言,诚是信的内在基础和道德源泉,信是诚的外在延伸和伦理呈现,诚与信内外呼应、相通无碍。一方面,“诚于中而形于外”,没有诚这一内在的基本道德品格,就不可能对别人真诚、诚实,“内诚于心”方可“外信于人”。另一方面,信是诚的道德实践,内在的诚体现于外在的信中,“欺人”即“自欺”,对别人言行不一、背信弃义,其实也是对自己“诚”之德性的背叛和欺骗,诚与信一体两面,形神相通。诚信构成了为人处世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人安身立命、修德进业的根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3
“信”是向外的,指向如何对待他人,从伦理的维度规定了如何“处世”。所谓“信”,即守信、守诺,把“毋自欺”延展到“毋欺他”,把道德主体内在的“诚”推及他人,强调对他人的“诚”,即对别人真诚无欺,言必信、行必果。作为协调社会关系的具体德目,“信”是人际相与的基本要求。孔子更是把信视为人之为人的道德伦理规定,“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第2个回答  2019-04-23
首先,“诚”是向内的,指向如何对待自我,从道德的维度规定了如何“为人”。所谓“诚”,即内心真诚、真实,“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强调对自我的诚实无欺。内省无愧于良心,俯仰不怍于天地,这是自我内在的道德自觉,是做人的基本品质,也是道德修养的基础。古人把“诚”视为修身的核心、完善自我的功夫,“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诚”也由此成为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根本。
第3个回答  2019-04-23
“诚”即坦诚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这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
第4个回答  2019-04-23
诚信是传统道德体系中最具有普适性的德目。正是基于这种普适性,当狭义的忠、孝等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随着宗法社会、君主集权政体的解体而陷入困境时,诚信却历久弥新,彰显出其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成为构建现代诚信体系的宝贵资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