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亨瀚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02

熊亨瀚,原名骥才,1894年出生于益阳县大栗港镇五羊坪(今属桃江县),自幼接受私塾教育,9岁进入龙洲书院(后改称益阳高等小学堂)就读。1909年,他考入长沙益阳驻省中学(后改名育才中学),在这里结识了同盟会的秘密活动参与者,如刘文锦和张德弥等人。


武昌起义后,熊亨瀚积极参与学生运动,组织剪辫队和援鄂敢死队。起义后,敢死队解散,他回到益阳驻省中学,因与校方的冲突,转至长郡中学。在“二次革命”期间,熊亨瀚投身声讨袁世凯的斗争,因受到迫害,他与刘文锦逃往日本,进入东京神田法政学院,研究欧美民主思想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915年回国后,他在北京《真共和报》担任编辑。孙中山筹备护法战争时,熊亨瀚受命为护国军第三路军总司令周则范的秘书。1919年秋,周则范遇害后,熊亨瀚辞职回到益阳,与进步青年一起组织了益阳公民自治会,出版《资江》杂志,推动新文化运动和反对封建势力。


1921年,熊亨瀚受邀请到育才中学任教务主任,并在长郡中学授课,积极投身反帝爱国活动。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担任省部执行委员。上海“五卅”惨案后,他成为雪耻会执行委员。在此期间,熊亨瀚受到共产党人何叔衡、夏曦的影响,逐渐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并在192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后,熊亨瀚辞去教务,全身心投入革命工作,担任宣传部主任、临时人民委员会委员等职务,积极支持北伐。1927年,他站在农民运动一边,捍卫运动权益,并在《湖南通俗日报》上揭露反动行为。同时,他强调军事领袖必须受党的指挥,反对军阀势力。在武汉国民政府独立十四师师长夏斗寅叛变时,他前往岳阳联络部队,抵制叛军。马日事变后,他组织衡山县军事委员会,继续斗争。南昌起义后,熊亨瀚在汉阳开展活动,与同志保持联络,并策划营救行动。


扩展资料

熊亨瀚(1894~1928),湖南桃江县人,职业革命家。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曾担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行委员会常委兼青年部长、《湖南通俗日报》馆长,是湖南反帝大同盟、湖南省雪耻会、湖南人民反英讨吴委员会等革命群众组织的负责人之一。1928年11月7日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28日英勇就义。熊亨瀚擅长诗词,作数十首革命诗篇,大部分已编入萧三主编的《革命烈士诗抄》。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