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4-06-14
改革被视为一场新的革命。在1978年10月,邓小平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深刻变革,旨在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的现状,并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这场革命不仅涉及生产力的大幅提升,还必然导致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的调整,包括企业管理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的改变,以适应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到了1985年3月,邓小平将社会主义改革称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社会主义改革,作为相对于第一次革命的“第二次革命”:
1. 其对象和任务与第一次革命不同。第一次革命是对旧社会制度的彻底颠覆,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终结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而社会主义改革的对象是旧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当这些体制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时,必须进行改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目标是建立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而第二次革命的目标则是将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转变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2. 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表明它同样具有革命性。改革对制度进行改良和完善,对体制则进行深度的革命性变革。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旨在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替代传统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前苏联的经济改革因受计划经济姓“社”、市场经济姓“资”的观念束缚,未能突破计划经济的框架,最终走进了死胡同。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渐进的,同时也是根本性的变革,这场深刻的变革无疑是一场革命。
3. 改革的方式和目的与第一次革命有别,但也存在联系。第一次革命通常采取政治大革命和群众性阶级斗争的形式,而第二次革命,即改革,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采取有计划、有秩序、有步骤的方式进行,既大胆又慎重,既积极又稳妥,避免采取群众性政治运动的方式。改革的目的是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邓小平指出,改革的性质与过去的革命相同,都是为了消除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以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从这个角度看,改革同样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