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怎么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3-03
先写案由
再写分析
最建议
第2个回答  2011-12-13
先写案由
再写分析
最建议
第3个回答  2011-12-14
政协国税就纳税服务提案
第4个回答  2012-03-26
关于企业的提案

参考资料:关于企业的提案

第5个回答  2011-12-10
  拓宽融资渠道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我县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对经济总量的贡献较大、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全县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县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推动力量,因此,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对于扩大社会就业,加快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目前中小企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融资难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普遍问题。尽管政府有关部门和金融系统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经做了不少努力,但困难仍然存在,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融资渠道狭窄。
  1、银行缺少适合中小企业的贷款品种。银行贷款仍然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中小企业的融资有90%以上来自银行贷款,而目前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特点推出的贷款品种仍然较为欠缺,使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融资的难度加大。
  2、中小企业信贷活动"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虽然一些效益好的中小企业,越来越成为各金融机构争夺的客户,但一些虽有发展潜力而目前经营状况并不十分理想的中小企业,或者受到冷落,或者被苛刻的担保和抵押条件拒之门外。
  3、缺乏直接融资渠道。由于目前创业投资体制尚不健全,缺乏完备的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影响创业投资的进入和退出,使得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股权性投资。同时,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信程度低,财务不规范等问题,能够达到上市或发行债券的准入条件的企业寥寥无几。
  4、其它融资渠道也较为狭窄。我县虽然已经设立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创业基金和各种类型的担保公司,但由于数量少、服务范围有限,无法满足众多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而民间集资、民间借贷由于成本高,运作不规范以及社会认可度低等原因无法成为融资的主要渠道。
  融资难问题不仅抑制了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大大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也不利于引导和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和积极性,延缓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
  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建议
  1、大力拓展直接融资渠道
  激活民间资本进入投资领域。一方面要降低门槛,放宽领域,只要是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都要允许、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投资,还可以允许各行业协会、商会建立以民间资本为主,旨在为本行业发展进行融资的"商业基金"。另一方面,要根据民间投资者的特点,注意选择推出一批投资小、风险小、收益平稳的项目,促使民间资本从单纯储蓄消费转向投资创业。
  2、积极扶持中小金融机构发展
  中小金融机构主要是地方性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其贷款规模不是很大,对单个企业的贷款总额也有限制,同时由于受地域范围的局限,其面向的服务对象以本地中小企业为主。有关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为其创造宽松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支持其加快改革步伐,消化不良资产,增强资本实力,扩大业务范围。同时要主动加强与中小金融机构的联系沟通,充分征求和听取他们的意见。另一方面,中小金融机构自身要进一步明确经营理念,加快金融创新,提高服务水平。首先,要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市场营销观念。正确处理执行信贷政策与支持经济发展的关系、增加信贷投入与化解不良资产的关系、自身发展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关系,切实改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其次,要发挥优势,加大信贷管理创新力度。设立专业部门负责研究、督促、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完善中小企业客户经理制,及时了解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努力推出不同特色的金融服务产品;加强对资金运用水平和效益的考核,鼓励信贷人员针对中小企业发展新客户,增加新贷款。
  3、努力改善市场运行环境
  一是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政府有关部门与金融管理部门要加强沟通,及时反映和解决当前我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地推进金融生态建设。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为银行防范信用风险,加大有效投入创造有利条件。二是积极引进外资、外地金融机构。有关部门要通过与外地银行、外资银行的沟通联系,争取在近期引进一至两家银行来我县设立分支机构,既可以直接增加融资渠道和总量,又能对本地金融机构形成"鲇鱼效应",促使本地金融机构加快业务发展,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建立高效信息传递机制。有关部门在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和项目推介的同时,还应当建立资信评估制度,成立中小企业资信评估公司,通过资信评级和评级结果的发布,帮助投资人了解有关企业的信用水平,为其更好地选择投资项目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投资吸引率和资金利用率。四是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应当多形式、多层次地展开。既可以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由地方财政、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担保公司,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又可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企业出资成立的盈利性的融资担保公司,专门从事中小企业贷款的信用担保。既可以实行互助担保会,几家企业共同出资设立互助担保基金;又可以推行"企业联保"模式,几个企业可组成一个联保小组,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并互相承担连带责任。五是改善外部发展环境。有关政府部门应加强与金融机构、企业和投资者的沟通、对接,切实发挥好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完善法规、保障权益的职能,真正成为企业与金融机构、项目与投资者之间的桥梁纽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