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企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范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1-05
XXX项目部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项目部和相关方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火灾应急救援预案。以便在发生火灾突发事件时,确保项目部各职能部门迅速、高效、有序地采取应急行动,发挥整体救灾效能,控制事态扩大,抢救伤员和受威胁人员,保护生产设施和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2 组织机构及职责
组织机构及职责与总体预案相同,详见《项目部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冀东市场。项目部所属各单位结合所在地情况组织编制各单位的火灾应急预案。
4 应急保障
4.1 通信与信息
4.1.1 项目部与工程公司、分公司有电话和网络两种联络方式,能够及时接收上级指令,并对本单位的火灾突发事件及时向上级进行汇报,同时接受指示。
4.1.2 项目部与所属各单位有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网络联络方式。
4.2 队伍的配置
项目部所属各单位根据本单位队伍实际情况编制本单位的火灾应急预案,同时根据本单位所在地情况,通过HSE作业计划书及时补充更正应急联络相关方,并及时传达相关方。
4.3 应急保障
4.3.1 治安保障
4.3.1.1 在项目部应急指挥中心接到火灾报警后,立即通知警戒保卫小组,组织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协助当地政府部门进行治安维护工作。
4.3.1.2 冀中地区由项目部警戒保卫小组和后勤单位负责任丘矿区的火灾突发事件的治安保障工作。
4.3.1.3 钻井队主要以本单位人员为主,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由应急预案中的安全保卫小组负责治安维护。
4.3.2 医疗保障
各单位预案中的医疗卫生小组在项目部应急指挥中心的领导下,预先与就近的医院做好沟通,保证联络畅通,并了解交通路线情况,保证在有紧急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得到医疗救助。通过HSE作业计划书及时补充更正应急联络相关方,并及时传达相关方。
4.3.3 物资保障
各单位在防火灾物资准备上,要按照相关消防设施配备要求,完整的配备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保证其完好性。项目部所属各单位保证消防器材、人员、车辆、通讯设备24小时服从项目部应急指挥中心统一指挥。
5 应急报告
5.1 应急报告的基本程序
5.1.1 发生事故或险情时,发现者应马上向当班班长报告。
5.1.2 当班班长第一时间应向值班干部或有关领导报告。
5.1.3 各单位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并通知项目部应急指挥中心。
5.1.4 项目部应急指挥中心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分析事故等级、波及范围等,立即向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并通知相关成员。待应急领导小组作出指令后,及时准确的上传下达。
5.2 报告内容
5.2.1 发生事故的具体时间、地点。
5.2.2 事故类型:火灾、爆炸等。
5.2.3 介质类别:油品、瓦斯、硫化氢…等。
5.2.4 有无人员伤亡。
5.2.5 事故严重程度。
5.2.6 救援物资储备、需求情况。
5.2.7 自救情况及其它救助请求。
6 处理原则
6.1 启动原则: 在项目部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及灾害时,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根据事件情况确定本预案实施与否,由项目部应急指挥中心传达启动。
6.2 响应原则: 项目部各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在接到预案启动命令,无论何时,只要在本地区,必须马上以最快的方式赶赴应急中心,听候调遣。按预案正确有效地开展事件应急处理和救灾工作,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尽最大努力减少事故损失和缩小事故影响范围。
6.3 人员替补原则: 项目部各救援小组组长不在本地区时,由副组长代为履行职责。
6.4 指挥原则: 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及保障小组未到达现场前,事故处理由发生事故单位火灾应急小组负责指挥;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到达现场后,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现场工作。
6.5 处理原则:事件应急处理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一般工作服从应急工作原则。
6.6 抢险原则:应急抢险的总原则是救死扶伤,以抢救员工生命为第一位。做到先抢救人员,保护环境,再抢救生产设施。
在仅为人员发生险情时,以先重伤,后轻伤的顺序迅速把伤员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并将无关人员疏散至安全地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在人员险情与物资险情并发,且无二次险情发生的可能时,应以抢救人员为重。
在人员险情与物资险情并发,且可能发生二次险情时,应以迅速阻断二次险情为重,做到控制险情与抢救人员并行。
7 各应急小组启动程序与总体预案相同, 详见《项目部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8 现场救护
8.1 当发现有人员被围困时,现场人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情况下,应马上利用现场便携式灭火器、消防水管等消防灭火器材,掩护被困人员逃生。
8.2 当发现有人中毒时,现场人员应马上戴好空气呼吸器,以最快的速度将中毒人员转移到安全地点,并根据需要给予保暖、清理口腔粘稠物、胸部按压等救护措施,等待专业医疗救护小组到达。
8.3 当发生重大火灾或爆炸事故,短期内无法控制局面时,现场负责人必须迅速清点人数,组织现场人员迅速疏散到安全的地方,等待项目部救援小组。
8.4 当发生重大有毒或易燃易爆物泄漏事故时,事故单位负责人应立即指挥人员设置断路标志。同时迅速组织清点人数,疏散事故现场和周围的人员到安全地带。
8.5 项目部警戒保卫组未到达之前,现场警戒任务由事故单位全权负责。
8.6 警戒保卫组到达现场后,应马上用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对现场进行连续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变化情况,划定、调整警戒区域,将最新警戒范围通知其他救援小组,组织其他救援小组的车辆和没有防护措施的人员及时撤离警戒区域(包括消防、救护以及指挥车辆)。
8.7 进入警戒区的人员,必须戴好防护面具,两人及两人以上同行,禁止一人单独进入。
8.8 禁止携带各种非防爆设备等易产生电火花的工具进入警戒区,抢险所使用工具必须是防爆的铜制工具。
8.9 在做好自我防护措施后,尽快组织进行工艺处理,切断泄漏源,如果防护措施无法保证,泄漏区有毒可燃气体浓度超标时,即使工艺处理未完成,人员也应立即撒出危险区。
8.10 如果需要疏散周围群众时,警戒保卫小组应汇报给现场应急指挥部, 由现场应急指挥部通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协助强制疏散,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9 事故处理
事故处理结束后,有关单位、部门应按照上级要求,积极修复设备,尽快恢复生产;展开事故调查,统计事故损失,严格按事故“四不放过”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10 应急预案演练
10.1 应急预案下发实施(或重大更改)1个月内要进行一次模拟演练,由应急指挥中心协调组织。
10.2 正常情况项目部火灾事故应急每年组织一次综合模拟演习,具体由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协调组织。
10.3 项目部下属各单位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火灾事故应急演练。
10.4 针对应急预案内容要求,制订应急演练计划,做好演练的策划,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做好总结。总结内容应包括:
① 演练项目和内容;
② 参加演练的单位、部门、人员和演练的地点;
③ 起止时间;
④ 演练过程中的环境条件;
⑤ 演练动用设备、物资;
⑥ 演练效果;
⑦ 改进的建议;
⑧ 演练过程纪录(文字、图像资料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