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宴饮中看元曲与诗词差异(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唐诗、宋词和元曲,分别代表了唐宋元三朝中各自成就最高的文学样式,除去三种文体体制上的不同,它们在内容、形式和审美取向等方面也有差异,其中元曲与其他两种文体的差别尤其大。

元代散曲作为在元代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并能在元代文坛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必然有其与诗、词不同的独特艺术魅力。

自古以来,酒便是抒发性情的一大利器,然而同样是吃酒,在元曲《塞鸿秋·村夫饮》与李白的《将进酒》和苏轼的《浣溪沙》五首这三个作品中,却鲜明的体现出了元曲与唐诗和宋词之间的不同风貌。

就内容而言,李白作《将进酒·君不见》是与人畅饮之时,醉意激发出了诗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情壮志,借酒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虽有愁绪但整首诗仍然是洋溢着一种昂扬向上的激情的;在苏轼的《浣溪沙》其二中,诗人也醉的意识朦胧,却仍悠哉的关注到院子里的菜圃、身边的梅树,甚至酒杯上沾染的几滴酒凝成了珠也引得诗人注意,体现出宋词中描写对象向日常琐碎生活倾斜的审美取向;如果说唐诗《将进酒》是一幅一气呵成的泼墨图,宋词《浣溪沙》是一副士人的精细工笔,那元曲《村夫饮》则是一张玩笑笔墨,同样是饮酒正酣之时,《村夫饮》中却摹绘出了众人喝的酩酊大醉的洋相,打破尊卑秩序,不知今夕何夕,甚至仪态全无,呈现出一种荒唐的游戏之感,甚至文本本身有些脱离文学的路子,更像是民间的歌谣。

就表现手法而言,《将进酒》将夸张与幻想结合,天上水倾泻而出、朝为青丝暮成雪、畅快痛饮三百杯等夸张的表达,将诗人醉酒之后的胸中澎湃表现的淋漓尽致,与此同时又在这些意象中蕴含了无穷韵味,余响不绝。并且在七言中夹杂三言五言,在句式的长短变化中,使整首诗显得回旋振荡,灵动飘逸。《浣溪沙》中运用比喻、用典的手法,给人以乡村生活的清新脱俗之感的同时又借典故婉转表达自己入世的愿望。整组词不但工整、押韵,且用韵处全部用同一字做结,前后呼应,看得出作者的惨淡经营。《村夫饮》中则直接采用白描、并列等手法,丝毫不加掩饰和任何隐晦含义,直接将眼前之景铺陈开来。整首曲子,七句中有五句是并列句,体现出一种形式上的有序,加强了整首曲的音乐性和流动性,同时又与内容中的荒诞无序形成鲜明对比。

从语言上,《将进酒》有着李白一贯的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浣溪沙》的语言风格则更具婉约柔美之风,但二者使用语言仍还是文人雅士常用的雅化的书面语,而《村夫饮》中,则抛去所有束缚,呈现出口语化、俚俗化的特点,语言浅白通俗,增加衬字,使得整首曲子更像是兴之所至随口而出的作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