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指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2
每个人都在追求着幸福,那么,幸福是什么?我们在什么时候才感觉到幸福?

如果把它定格在片段上,经历种种磨难,终成眷属的那一刻是幸福的,克服重重困难获得胜利被朋友托起的那一刻是幸福的,安详地躺在摇椅上,爱人在旁,孩子归家的一刻是幸福的。

如此看来,幸福是得到,可又不单单是那么简单,一个富翁拾起100元与一个乞丐拾起100元时所获得的幸福感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此看来,幸福与基数有关。那么,同样的风景,所遇的人不同,所感受的幸福也不同,如此看来,幸福又与其感受的能力有关。

因此,我斗胆做个假设:

1、假设幸福是可以量化的,姑且称它为幸福指数;

2、假设除去其他影响因素,如对比(通过横向对比会影响感知能力数值的大小)在此先不讨论。

那么,可得以下公式:

幸福指数=效用(所得)*感受幸福的能力/现有生活基数

不幸指数=负效用(所失)*体会不幸的程度/现有生活基数

人生是由一连串的幸福与不幸组成,所以:

人生=幸福指数+不幸指数

=效用(所得)*感受幸福的能力/现有生活基数—(效用(所失)*体会不幸的程度/现有生活基数)

=效用/现有生活基数*(感受幸福能力—体会不幸的程度)

由此得到以下观点:

1、感受幸福的能力不能为0,再大的效用在无法感受幸福的情况下,整体幸福指数也只能为0;

2、现有生活基数不可能为0,既然生活在世上,存在的本身即是一种拥有;

3、若一味地沉溺于失去,而忘记珍惜所得,那么人生所发生的效用也便成了不幸。

4、若生活基数过高时,要想幸福,要么便得到与生活基数相匹配的效用(而因为现有生活基数=效用*感受幸福的能力/幸福指数,这便要求了要想维持住幸福指数下一个效用需要持续递增),要么就要擦亮发现幸福的眼睛。

5、每个人的人生虽有不同(也就是生活基数与效用不同),但只要拥有感受幸福的能力大于体会不幸的程度,幸福便会随之而来,若纠结于不幸,再大的效用也无济于事。

6、生活基数是分母,过多的生活基数若没有得到正确处理,很有可能会成为负累,正确对待生活的所有才可得到幸福。

7、“所得”可以看做是多样化的效用,因此不断的获取与感受才能幸福,包括珍惜健康、珍惜亲情、爱情与友情,且不断地获取知识与能力的充实

8、生活基数=负效用*体会不幸程度/不幸指数,所以,不幸时,虽然生活基数会降低,却更距离下一次的幸福更近了一步(根据幸福指数公式,分母减小,幸福指数增加)。相反可证,当幸福环绕时不要忘记吃过的苦,才能更加珍惜所得的幸福。

思考幸福,偶然揣摩,初试公式惊悟,公式哲理浑然一体。幸福不以身事衡量,不以所得或所失决断,幸福源于心,源于眼,源于悟。遂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