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刻——被讨厌的勇气【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被讨厌的勇气》【日】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

        这是一本用对话形式总结阿德勒思想,自我启发的哲学——《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反过来想,不为了别人喜欢自己而出发,或者说不被讨厌是不可能的。试问自己是否以害怕被他人讨厌而努力,你有没有“勇气”正视这个世界,不怕试错、不怕被黑…勇气,它是对于放下的重视,试图把人从束缚中解脱出来,重获自由。

         作者古贺史健,自由作家。1973年出生。以对话创作为专长(问答体裁的执笔),出版过许多商务或纪实文学方面的畅销书。他创作的极具现场感与节奏感的采访稿广受好评。采访集《16岁的教科书》系列累计销量突破70万册。近30岁的时候邂逅阿德勒心理学,并被其颠覆常识的思想所震撼。之后,连续数年拜访京都的岸见一郎并向其请教阿德勒心理学的本质。本书中,他以希腊哲学的古典手法”对话篇“进行内容呈现。著有《想要让20岁的自己接受的文章讲义》。

        岸见一郎,哲学家。1956年生于京 都,现居京都。高中时便以哲学为志向,进入大学后屡次到老师府上进行辩论。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系博士课程满期退学。与专业哲学(西洋古代哲学、特别是柏拉图哲学)同时开始,于1989年起致力于研究阿德勒心理学。主要活动领域是阿德勒心理学及古代哲学的执笔与演讲,同时还在精神科医院为许多”青年“做心理辅导。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顾问。译著有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讲义》和《人为什么会患神经病》,著有《阿德勒⼼理学入门》等多部作品。本书由其负责原案。

        在遭遇大规模恶搞之前,禅师和青年的相遇,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青年有困惑,禅师有智慧,只说故事太浅,只讲道理太深,于是禅师和青年就恰到好处地相遇了,在一场关于人生问题的大讨论中,完成了智慧的传承。本书就是这样一个“禅师”和“青年”的故事。书中的“禅师”很了不得,他是精修多年阿德勒心理学的“哲人”,知识渊博,阅历丰富,充满了对人生的领悟和洞见。本书的“青年”其实也很了不得,虽然他内向、敏感、自卑,可是你要知道,他的职业是图书管理员……

        书中的青年人,让人想到作家自己,想到我们自己,想到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哲人,让人想到对研究阿德勒心理学的岸见一郎。借由青年、哲人的口,还原我们与阿德勒的对话,还原最初青年与苏格拉底的对话。本书中也确切说明采用哲人与青年之间对话这钟形式,也是遵循苏格拉底以来的哲学传统。

下面引用哲人岸见一郎的话语,开启阅读:

“即使在阿德勒死后已经 过了半个多世纪的现在,他思想的创新性依然为时代所不能及。在今天的日本,虽然阿德勒的名字不像弗洛伊德或荣格那样广为人知,但阿德勒的主张却被称为是“谁都可以从中挖出点儿什么的’共同采石场。即使阿德勒的名字不被提及,但其思想也影响着许多人。

十几岁便开始学习哲学的我,是在30多岁已经有了孩子之后,才遇见了阿德勒心理学。探求“幸福是什么”的幸福论是西洋哲学的中心主题,我常年来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所以,在第一次听阿德勒心理学演讲的时候,当听到讲台上的讲师说“听了我今天的话的人,从此刻起便能够获得幸福“时,我产生了极大的反感。但是,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竟从未认真思考过“自己怎么做才能获得幸福”,并对主张“获得幸福本身也许非常简单”的阿德勒心理学产生了兴趣。就这样,我在学习哲学的同时,开始学习阿德勒心理学,但这对我来说并不是分别学习两门不同的学问。例如,“目的论”这种观点并不是阿德勒时代才突然出现的主张,它在柏拉图或亚理士多德的哲学中已经出现过。阿德勒心理学是与希腊哲学处于同一条线上的思想。并且,我还注意到,在柏拉图的著作中永远流传下来的苏格拉底与青年们进行的对话,在今天来讲可以叫作心理辅导。一听到哲学也许很多人会认为难懂。但是,柏拉图的对话篇中没有用到一个专业术语。哲学用只有专家才能看懂的语言来叙述,这原本就很奇怪。因为 哲学真正的意义不在于”知识“而在于”热爱知识“,想要了解不了解的事物以及获得知识的过程非常重要。 最终能否达”知“,这不是问题关键。

今天,阅读柏拉图对话篇的人,也许会对探求“勇气是什么”的对话,最终并未得出结论而感到吃惊。与苏格拉底对话的青年,最初都很难认同苏格拉底的主张,他们往往会进行非常彻底的反驳。本书采用哲人与青年之间对话这一形式,也是遵循苏格拉底以来的哲学传统。我自从了解了”另一门哲学“阿德勒心理学开始,就不再满足于仅仅阅读并解释先人留下的著作,这样一种研究者的生活方式了。我想要像苏格拉底一样进行对话。于是,不久便在精神科医院等处开始了心理辅导。所以,我遇到过许多“青年”。青年们都想认真地生活,但很多人往往被自以为无所不知、通晓世故的年长者提醒”必须要更加现实“,进而不得不放弃当初的梦想;同时因为纯真,所以被复杂的人际关系所累,感觉疲惫不堪。希望认真生活非常重要,但仅仅如此还不够。阿德勒说:”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如果不懂得如何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时候就会因为想要满足他人期待或者不想伤害他人而导致虽有自己主张但无法传达,最终不得不放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这样的人的确很受周围人的欢迎,或许讨厌他(她)们的人也很少;但另一方面,他(她)们也无法过自己的人生。对于像本书中出现的青年一样,已经接受了现实洗礼、烦恼多多的年轻人来说,哲人所说的”这个世界无比简单,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获得幸福。“这样的话也许很不可思议。自称”我的心理学是所有人的心理学“的阿德勒也像柏拉图意样没有使用专业术语,而且提出了改善人际关系的”具体对策“。如果有人认为难以接纳阿德勒思想,那是因为这种思想是反常识观点的集大成者,而且要想理解它也需要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即使没有语言方面的难度,或许也会有像在严冬里想象酷暑一样的困难。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解开人际关系问题的关键。共著者,同时也负责本书对话创作的古贺史健先生,他到我书斋来的那天说:“我要成为岸见先生的柏拉图。”

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够了解一本书也没有留下的苏格拉底的哲学正是因为柏拉图所写的对话篇,但柏拉图也并不仅仅是写下了苏格拉底所说的话。正因为柏拉图正确理解了苏格拉底的话,苏格拉底的思想才能流传到今天。

本书也正是因为反复耐心地斟酌并修正对话的古贺先生的非凡的理解力,才得以顺利问世。本书中的”青年“正是学生时代曾遍访名师的我或古贺先生,更是拿到本书的您。虽然抱有疑问,但如果本书能让你通过与哲人的对话增加不同环境下的决心,那我将不胜荣幸。——岸见一郎”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