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男女都佩带哪些饰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0-10
男子服饰官服唐代皇帝的服饰有大裘冕、衮冕、通天冠、武弁、平巾帻、白帢等。大裘冕是皇帝祭祀天地时穿的礼服,包括礼帽和礼服。礼帽两边悬着的黄绵对着双耳,以示不听无益之言。凡是郊祀、朝贺、宴会等,皇帝都戴通天冠,这种皇冠比以往的通天冠质地精良,有二十四梁,附蝉十二首,加珠翠、金博山(山形饰物)。唐代群臣服饰:一品官服衮冕,二品官服鷩冕,三品官服毳冕,四品官服絺冕,五品官服玄冕,六品至九品祭祀时服爵弁,武将朝参时服武弁,文官九品服弁服。文官朝参时戴进贤冠。进贤冠以梁数多少表示品级高低: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两梁,九品以上及国官一梁。法冠,以铁为柱,饰珠两枚,成獬豸形,是御史大夫、中丞等司法官员戴的。幞头,包头软巾,也叫四脚、折上巾,有四条带,两带系于脑后下垂,两带反系头上,今其曲折附顶。它始于北周。唐代把四脚改成两脚。两脚左右伸出,叫「展脚幞头」,为文官所戴;两脚脑后交叉,叫「交脚幞头」,为武官所戴。皇帝用硬脚上曲,人臣用硬脚下垂。唐代中叶,二脚以铁丝做骨架,稍翘。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头,二脚上翘。圆领袍衫是唐代官员平时穿的服装、它用织有暗花的料子制成,在袍服下部通常有一道襕,名为襕衫。武则天时出现一种新式服装,即在不同职别官员的袍上绣有不同的图案。文官袍上绣飞禽,武官袍上绣走兽。这可以说是明代补服的发端。唐代文武百官都着靴。当时不仅有皮靴,还有麻靴。到南唐时,便有了比较讲究的「银缎靴」。女子服饰隋唐梳妆唐代妇女发髻名目繁多,她们以各种金玉簪钗、犀角梳篦作装饰。到唐太宗时,妇女发髻渐高,发式变化多种多样。到晚唐五代,高髻上插有各种花卉,令人目不暇接。(发式-)(发式二)唐代妇女讲究面饰,有的脸上敷铅粉,有的涂胭脂。用丹脂涂脸颊,色如锦绣,叫绣颊。有的额上画有鸦黄,眼眉处用青黑色绘出各种式样,总称黛眉。唐妇女盛行阔眉,也称桂叶眉,用黛色淡散晕染,把眉毛画得又短又阔,略呈八字形。独具特色的花钿又叫五彩花子、媚子、花钗,一般用金箔、纸、鱼骨、鱼鳞、蜻蜓翅膀、茶油花饼等做成,做工精巧,色彩缤纷以红、黄、绿为主,有圆形、尖形、花形及各种对称形,把它贴在额间、鬓角、两颊、嘴角。唐代妇女面颊上用丹青、朱红等颜料绘出种种图形,有月形、钱形,这叫妆靥。有些妇女喜欢用浅绛的檀色来点唇,据考,我国古代甘肃祁连山盛产红蓝花,匈奴族称祁连山为焉支山。古人把焉支山上的花制成膏汁、粉类,用来化妆。五代十国南唐皇帝李后主有个宫女用帛缠足,足形弯如月牙儿。她在六尺高的金制莲花上轻盈起舞,很受李后主的宠爱。此后,缠足之风愈演愈烈,「金莲」也便成了妇女小脚的代名词。但负担沉重体力劳动的妇女是不裹足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供养人头戴桃形金凤冠,广插簪钗步摇,脸上贴着许多花钿隋唐女服唐代女服主要有襦裙、衫、帔等。妇女们着小袖短襦,有的裙长曳地,衫的下摆裹在裙腰里面,肩上披着长围巾一样的帔帛。关于幂篱的形制,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大幅方巾,用轻薄透明纱罗制成,披体而下,遮蔽全身。有人认为,它是一种衣帽相连类似斗篷一类的装束。这种服制可能与阿拉伯服饰有关。由于西北风沙很大,人们远行时骑马用它围裹身体,障蔽风尘。有人认为,只有妇女远行时才着幂篱,以免男人窥视。有人认为,它是男女通服。开元年间,妇女普遍穿胡服戴浑脱帽。盛唐以后,女衫衣袖日趋宽大,衣领有圆的、方的、斜的、直的,还有鸡心领、袒领。袒领,即袒露胸脯。有些女服非常艳丽,纹饰变化很多。从敦煌莫高窟壁画晚唐供养人的形象上可以看到。妇女裙色有红、紫、黄、绿等,最流行的是红色裙。唐贵族妇女最流行的衣着还有百鸟裙、花笼裙、褶裙。百鸟裙,是用多种鸟的羽毛捻成线同丝一起织成面料,而制成的裙子。花笼裙,是用一种轻软细薄而半透明的丝织品单丝罗制成的花裙,上用金银线及各种彩线绣成花鸟图形,是罩在裙子外面的一种短裙,也叫衬裙。还有一种云肩,即披肩,形制如四垂云,青缘,黄罗五色,嵌金。唐代中上层妇女中流行过四合如意式大云肩。可以说,唐代女服的质、色、式都胜过以往各个朝代。胡服唐代内地汉人和西北各少数民族、西方各国人民交往频繁,各少数民族迁往内地的不少,于是胡服有了进一步扩散的机会。胡人服饰对唐代影响可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来自西域、高昌、龟兹,间接受波斯影响,特点是头戴浑脱帽,身着圆领或翻领小袖衣衫,条纹卷口裤,透空软底锦靴,外出骑马多戴帷帽。浑脱帽,羊皮制成,高顶,尖而圆。浑脱,波斯语谓「苏慕遮」,即披巾之意。帷帽,从隋唐墓室壁画、敦煌壁画人物形象上看,它是一种高顶宽檐、檐下垂一丝网的帽子。高宗时流行的帷帽,帽下的垂网已由长变短,将面部浅露于外。后期则是「时世妆」,是受吐蕃的影响,特点是蛮鬟椎髻,眉作八字低颦,脸敷金粉,唇注乌膏。西北少数民族的回纥装也很受欢迎。唐代长安,胡乐、胡食、胡服都很盛行。如果说以往的服饰大交流是南北向的,而唐代服饰的大交流则是东西向的,别开生面,更具特色。饰品纹样织品纹样唐代的刺绣为美化女装提供了便利条件。在盛唐已有了镂空纸花版的使用,这对于提高织物(特别是纱织物)的印染质量是一项重大突破。新疆吐鲁番出土的许多唐代丝织印染物提供了足够的证据。唐代流行的装饰是在绫罗上用金银两色刺绣和描花。从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实物来看,唐代刺绣还有锁绣、平针绣,图案多为花、树、禽兽,针法细腻,色彩华美。唐代饰品唐朝人无论男女都非常爱美,因此唐代的饰品工艺比起过去各朝有空前的发展。唐朝时鞋子的款式非常的多,鞋子上的刺绣也非常精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