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写的怎样,给点评价。 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 梁昌娟 读《面对苦难》有感 阅读完了周国平的《

我自己写的怎样,给点评价。 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 梁昌娟 读《面对苦难》有感 阅读完了周国平的《面对苦难》一文,使我对苦难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文中提到: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难,所谓苦难,是指那种造成了巨大痛苦的事件和境遇,它包括了个人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和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挫折。即使有些幸运儿侥幸的躲过了前两种苦难。然而无论如何也避免不了那个一切人迟早要承受的苦难——死亡。因此,如何面对苦难,便是摆在个人面前的重大人生课题。 是的。人生在世,十有八九不如意。然而以怎样的方式去面对死亡承受苦难,确实是我们这一生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对于我们常人而言,苦难是剥夺是魔鬼,我们觉得这个话题太过于沉重;人人都避之唯恐不及。的确。坦然面对死亡承受苦难并不是件易事。我们都很难做到像庄子那些凡事力求顺其自然、“鼓盆而歌”的超然心态。对于周国平而言,父亲的猝然离世和女儿的夭折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但这也促使他比常人更为深刻地了解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我们无法感同身受是因为我们不曾经历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然而周国平他并没有因为亲人的离世而沉溺在痛苦之中或是一蹶不振。他默默忍受着痛苦,并用文本把与女儿在一起的日子记录了下来,以证明自己曾经拥有过这么珍贵的东西。他以尊严的方式去承受苦难,这不仅仅体现了他个人的品质,还表现出了一个人应有的内在的高贵的尊严。 对于苦恼的价值,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来说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则是一个万丈深渊。就如作者周国平所说:苦难是试金石,他可以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内在的尊严,不同的境遇可以显现出不同的气节。自古英雄不都是经历了多种磨难才能以成名吗?古有司马迁遭受宫刑而作《史记》,左丘明双目失明而著有《春秋》,勾践卧薪尝胆。今有瘫痪后著有《我与地坛》的史铁生,用脚弹钢琴的刘伟。如果当初他们因为遭受了失败,生命的不公就自暴自弃,萎靡不振的话,那么会有如此成就吗?这一切的一切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内在的高贵的尊严,然而命运的打击最终也因内在的尊严而得到了补偿。 由此可见,苦难可以促人奋斗,引人彻悟,启发生机……反之亦然。这一切的一切全得看受苦者的素质如何。与那些汶川地震中的人们,遭受多种磨难的名人相比,我们在生活中所遭受的学习生活中的苦难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面对苦难》这篇文章改变了我面对苦难的态度。让我明白遭遇苦难时不该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而是应该认真的思考生活。以积极正确的心态解决生活中的苦难,勇往直前。 总而言之,这篇文章带给我的启迪是:生命真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从我们咿呀学语到现在能独立行走独立思考,让我明白我们能够如此健康快乐的活着,是一件多么幸福而又多么难得的事。当我们知道苦难是人生的常态,会相伴于人生时,我们就不该抱有任何侥幸的心态,我们应该勇敢的面对。当你抱怨你没鞋穿的时候,请记得有些人还没有聊。我们没有资格也没有理由去抱怨一切。活着一天就是幸福,就得学会感恩。引用海明威的一句话就是:那些杀不死我们的,只会令我们更为强大。

第1个回答  2014-03-14
楼主写的明明是苦难,为何到结尾变成了生命?虽然是读后感,但开头和结尾也不要跑的太远。
其它都很棒,楼主文笔不错,没得说啦。追问

没有,这是读后感哪,老师要求的。自己的感悟而已。嘿嘿,谢谢啦

追答

哈,没事~

第2个回答  2014-03-14
试试写写抛开应付考试的文章吧。
第3个回答  2014-03-24
阿萨德哈萨克的还是觉得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