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塞下曲 具体有几个问题拜托了各位 谢谢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首诗的5;6句写出了战士怎样的生活?前6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 整首诗表现出戍边将士怎样的精神风貌?

边塞诗是盛唐诗歌中最能体现大唐盛世时代风貌的代表性作品。一提起盛唐边塞诗派, 总能让人想到那大漠风尘中的热血男儿、无奇不有的绝域景色,以及边关将士旁若无人的大无畏气概和回肠荡气的儿女柔情。不过,这种将盛唐诗歌中划出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和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的作法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就是忽略了唐代也是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即李白和杜甫的边塞诗和山水田园诗创作。其实,尽管他们二位没有被划入任何一种诗派,但是,无论是他们笔下的边塞诗还是山水田园诗,都有一流之作。这里,我们就来介绍两首李白的边塞诗,五律《塞下曲》和七绝《从军行》。 《塞下曲》是唐代流行的新乐府诗题,众多唐代名家均有创作,题材不外乎边关征战,但是体裁却是以绝句居多,如卢纶写了六首《塞下曲》,其中第二首"林暗草惊风"和第三首"月黑雁飞高"都是传诵一时的名篇。不过,李白的这首《塞下曲》是用五律写的,他一共写了六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诗中所指的天山,其实并不是如今新疆境内的天山山脉,而是指的祁连山脉,绵延横亘于甘肃、青海两省之间的广大区域。匈奴语称天为祁连,海拔高,气候恶劣,祁连山主峰山顶终年积雪不化。夏历五月,时逢夏至、小暑两个节气,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可是在祁连山上,只有皑皑的白雪,哪里有烂漫的春花,这是一个非常人所能想象的冰冷的世界。诗人举出"五月"是想告诉人们,盛夏之际,尚且如此寒冷,其余春秋冬三季,其寒可知,这是举一反三、以少见多的手法,在诗歌中是经常运用的。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虽然将士们直到夏天仍然在经历严寒,但是他们心中却未必没有对春天的渴望。笛子原来是羌族的乐器,到了唐朝时,已经在广大中原地区非常流行了,而《折杨柳》本是乐府横吹曲辞中的曲目,内容多叙离别愁思。如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的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就是用羌笛演奏的《折杨柳》曲调。此诗中的"折柳"一词语意双关,从字面上看是讲将士们长年驻守在祁连山上,根本见不到内地那种常见的春风杨柳的景致,所以只能演奏起《折杨柳》的曲子,而真正的春风是不可能吹到他们身边的。更深层的含意则是《折杨柳》这支古乐府所暗含的深刻历史内涵了,这支古曲是这样唱的:"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也就是说,从字面上的意思,我们今天的读者都能够了解,边关上是没有春风的寒冷世界;但是当古时的边关上响起《折杨柳》的曲调时,那会牵动多少热血男儿对家乡的思念呀。中唐边塞诗人李益有一首《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名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就是李白这两句诗的最好注脚。只不过,李益的诗写于中唐,国力已衰,所以在不经意间,把边关将士们那种因国运而影响的士气也全部带出,使人读了倍感凄凉,而李白正处大唐盛世,所以笔底风云际会,豪情万丈,同是一种境况,却显得洒脱奔放而不见哀怨罢了。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金鼓,军中乐器,用金属制成,战时敲击用以号令将士停止进攻,所谓鸣金收兵。鼓是战鼓,敲响战鼓就是向敌人发起进攻的号令,所谓一鼓作气。鸣金击鼓,节制进退,可见军纪严明,虽言"晓战"但是终日行军厮杀,已俱在不言中了,同样是举一反三的手法,不能机械地理解成只在拂晓出战。白天战士们浴血奋战,为了保卫国家,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晚上睡觉时,也不敢有丝毫松懈,也许说"宵眠枕玉鞍"更合乎情理,但是不用"枕"而用"抱"字却更加传神,烘托出军营中枕戈待旦的高度警备,似乎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将士们马上就会一跃而起,抱起"玉鞍",跳上马背,给侵犯者以迎头痛击。这一联虽然只有十个字,但是一"晓"一"宵",就画龙点睛地把战士们夜以继日、无怨无悔地驻守边关、英勇杀敌的可贵精神和高尚境界全盘托出,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人读了不禁肃然起敬,为之击节赞叹! 全诗至此六句直下,一气呵成。如何收尾,李白是颇下了一番斟酌的功夫的。果然,在结尾一联,诗人将笔锋一转,不再继续前面的描写,而是用了一个典故,以抒情做结:"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是借用了西汉傅子介的故事。楼兰,汉代西域国名,位于今新疆罗布泊以西,在通向西域的通道上,汉武帝通西域,使者经此地至大宛等国,现尚存古城遗迹。由于楼兰王贪图财物,屡次杀害西汉往来的使者,西汉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傅子介受霍光派遣,计斩楼兰王,为国除害立功。"愿"是一个情态动词,再加上"直为"一词,语气直截了当,充分表现了守边将士的赤胆忠心,使全诗在极其高昂振奋的情绪中戛然而止。 这首五律,完全没有按照一般律诗起承转合、两句一换的规律,而是随着诗歌内容本身的要求而展开的,分成一种十分少见的前六后二的结构。前面三联六句是全方位描写边关,第一联"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是恶劣的气象条件,第二联"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是战士的以苦为乐,第三联"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是残酷的战争洗礼,经过以上的烘托铺垫,结尾一联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更加显得慨当以慷,豪情万丈,前后呼应,相反相成,真有一种"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大无畏气概。 《塞下曲》无疑是一首浪漫主义的英雄赞歌,但是我们知道,战场不像戏剧舞台,总能上演胜利大团圆的场面,失败和痛苦同样经常伴随着那些为国守边的无畏将士。那么当他们一旦遭到挫折与失败,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这些血战沙场或者是马革裹尸的将士呢,中国曾经有一句古话,叫做"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历史真的是应该如此功利地以胜负来评判边关将士的忠勇吗?对于打了败仗的将军,这在中国有关战争的诗歌文字中是少有流露的,让我们通过《从军行》来看看李白的眼光与思考吧。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作为一首边塞诗,全篇四句,没有一句描写边地风情,也没有一个字的豪言壮语,从头到尾都是叙述事情,交待过程,却让人读完以后,忍不住要掩卷沉思,实在可说是难得的上乘之作。《从军行》的主人公显然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但第一句却只写了他身上穿的铠甲,而且是一件"碎铁衣",他长期征战在祖国边陲,多年的风餐露宿,浴血厮杀,连身上的铠甲都已经碎了,身上留下了累累的枪伤箭痕,"百战沙场碎铁衣",这是一幅具有雕像性质的饱经血与火的洗礼的铁塔般的边将形象。虽然写的是破碎的铁衣,其实是在讴歌其铮铮铁骨。这一句先声夺人,为全诗罩上了一层悲剧色彩。 此人戎马一生,经历过无数的死亡与冷酷,而此时此刻,又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城南已合数重围",诗歌语言极为简练准确,字字千钧,容不得任何误解与猜疑,却又让人产生无尽联想,眼下,一个久经战阵的将军,被敌人团团包围,从他那残破的铁甲,我们当然知道他是绝不可能俯首待擒、坐以待毙的;但是身处数重的包围中,面对敌众我寡,天时、地利、人和全无的困境,他又该采取什么行动呢?就在大家为他及其全军将士捏着一把汗而焦急万分之际,将军没有犹豫迟疑,也没有一言片语,只是当机立断地采取了最有效也是最正确的行动,"突营射杀呼延将",突营,就是突围,呼延,是匈奴中地位仅次于左右贤王的四大贵族之一,诗中代指敌人的中军主将。只见将军一声断喝,一马当先,溃围而出,身先士卒,在三军之中,直取敌人上将首级,如入无人之境,这真是有万夫不挡之勇,不禁让人想起当年项羽叱咤风云、所向披靡的霸王气概。不过,他不像西楚霸王有勇无谋,只知蛮干,最后只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而是"诚既武兮又以勇"(屈原《国殇》),在突营闯阵之际,擒贼先擒王,一举射杀了敌人的首领,使得气焰嚣张"数重围"的敌军一时间阵脚大乱,成了群龙无首的乌合之众,他却趁机杀出一条血路,"独领残兵千骑归",带着他的部队,杀出重围,夺路而归。李白并不讳言失败,所以他说这一支部队此时已经成为"残兵",带兵之人当然也是一员"败将"了,但那个"独"字,力挽狂澜,一字千钧,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敌人的千军万马。面对这样一位"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顶天立地的英雄,怎不令人肃然起敬,发出由衷的赞叹之情!这就是悲剧的力量,也是这首小诗的魅力所在。正当人们紧张的心情刚刚松弛下来,准备迎接这位英雄之时,诗歌却无声地结束了,一切是那样的突然,而又是那样的寻常,一方面,结合诗歌"百战沙场碎铁衣"一句,这不过是这位无名英雄无数征战中的"百战"中的"一战"罢了,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另一方面,诗人是否也意识到,等待这位将军的恐怕也没有什么鲜花和掌声吧。 为了把"残兵败将"及其忠勇之情显示出来,李白没有长篇大论,喋喋不休,而是选用了七言绝句这种他最擅长也是最为含蓄的体裁,秉笔直书,字里行间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用不着过多的煽情与渲染,只要把最主要的事实交待清楚,那么,其它的一切就都尽在不言之中了。这首诗全诗每一句都是一个特写镜头,第一个镜头是将军的"铁衣",它无言地诉说着将军的过去;第二个镜头是敌军的"重围",同样是无言地宣告着形势的危急;第三个镜头是突围的瞬间,表明了将军的勇冠三军;第四个镜头是归来的定格,他又完成了一次艰难的使命。而在这四个镜头的转换之间,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已经栩栩如生,呼之而出了,这真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3
早上起来就战斗,到了晚上都是抱到马鞍睡觉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 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 李白就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色了。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古代出征要敲击钲、鼓,用来节制士卒进退,五、六两句,写的正是这种情况。语意转折,已由苍凉变为雄壮。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边塞,就在天山脚下,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这里,“晓战”与“宵眠”相对应,当是作者有意在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其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
第2个回答  2014-04-23
许多诗人都曾写过《塞下曲》摘录几首如下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 许浑 夜战桑乾北, 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 犹自寄寒衣。 《塞下曲》是以边塞风光和边塞战争为题材的新乐府辞。许浑的《塞下曲》是同题诗中最短小的一首。前两句仅用十个字描写了发生在桑乾河北的夜战。这次夜战的结果,使得半数左右的战士再没有回来。在成千上万的牺牲者中,有一位战士,在他牺牲的次日早晨还有家信寄来,信中告诉他御寒的衣服已经寄出。这是一个在战争年代很普通、也很真实的悲剧。 诗用纯客观的叙事,真实地反映现实。表面看来,作者对诗中的边塞战争既不歌颂,也未诅咒,但从他描写战争造成的惨重伤亡看,他是十分同情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是不赞成这场战争的。由于许浑生活在中唐时代,唐帝国已日益走下坡路,边塞诗多染上了时代的感伤情绪。此诗基调是凄惋、哀伤的。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运用“以少总多”的手法来反映现实,诗人在成千上万的牺牲战士中,选择了一个战士的典型性的情节,即“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来突出牺牲战士的悲剧,使人对牺牲者和家属寄予深刻的同情,这实际上是对制造这场战争的统治者的无声谴责。 诗纯用白描手法,四句诗纯是叙事,不发任何议论,而倾向性却从作者提炼出来的典型事件上,自然流露出来。艺术风格显得自然、平淡、质朴。但平淡并不浅露,思想深刻,很耐人寻味,又能平中见奇,善作苦语,奇警动人。“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令人不忍卒读,也不忍回味,悲剧的气氛很浓。 塞下曲四首(其一)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 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 兵气销为日月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