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系统总结一下中日文化交流史

要从古至今各个阶段的交流史实及其特点
我侧重的是各个阶段文化方面的交流,并谈谈这些交流对中日双方的影响

第1个回答  2007-03-31
1、在秦朝时,秦始皇为求长生不死,一道士提议送童男童女到一岛上,据一些流传的说法,这可能是日本岛。
2、据中国《汉书》记载,大约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日本列岛出现了百余个由村社首长统治的小部落。这些部落曾定期派人向汉武帝在朝鲜设置的乐浪郡献上贡物。后经长期兼并,至公元2~3世纪形成了规模较大的30多个部落 ;东汉时期,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受到光武帝的赠赐“汉委奴国王”
3、据《后汉书》和《三国志》的《魏志·倭人传》记载,公元2世纪末至3世纪初出现了邪马台国。邪马台国统辖约 30个部落,成为部落联盟的盟主,已有统治机构和贫富、阶级差别,是日本奴隶制社会初期粗具规模的国家。该国女王卑弥呼在 239年曾遣使到中国洛阳,魏明帝封她为“亲魏倭王”,授与金印紫绶。其后继女王□与(台与)亦曾遣使向西晋王朝朝贡。

4、到了隋唐时代,这种交流达到了高潮,日本向中国派出遣唐使团就有20多次,每次人数多者可达200—500人,其中的文化使者就将唐代的许多乐舞学了回去。在《日本史·礼乐志》中,明确写做是中国汉、唐时传入的乐舞就有150部之多。对《破阵乐》、《春莺啭》、《泛龙舟》、《兰陵王》等都有较翔实的记载
5、从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在中国宋元两朝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以武士为中心的新文化。一系列新的佛教宗派兴起,禅宗尤为武士所尊崇(见彩图日本武士画像)。出现了以京都、镰仓的五山禅林为中心的 “五山文学”。作为日本民族宗教的神道奠定了基础。中国的“朱子学”受到重视。连歌、能乐等文艺形式兴起,茶道(品茶)、花道(插花)也日益盛行。
6、明朝建立之后,日本开始骚扰中国,朱元璋派人责问:“倘必为寇盗,即命将徂征耳,王其图之。”
但是日本人并不买帐,“复寇山东,转掠温、台、明州旁海民,遂寇福建沿海郡。”变本加厉开始侵扰沿海一带。
朱元璋再次派使者莱州府同知赵秩去日本见日本国王(史书上没有称其为“天皇”,均以“日本王”称呼),日本王良怀说道:“吾国虽处扶桑东,未尝不慕中国。惟蒙古与我等夷,乃欲臣妾我。我先王不服,乃使其臣赵姓者訹我以好语,语未既,水军十万列海岸矣。以天之灵,雷霆波涛,一时军尽覆。今新天子帝中夏,天使亦赵姓,岂蒙古裔耶?亦将訹我以好语而袭我也!”
说罢,就要杀赵秩,赵秩不为所动,怒斥日本王,日本王改容相向,礼遇有加,归还劫掠财物及人口。
然而数年之后,羽翼丰满的日本开始发难,首先不进贡,后来写信给朱元璋:“……陛下作中华之主,为万乘之君,城池数千余,封疆百万里,犹有不足之心,常起灭绝之意。……臣闻天朝有兴战之策,小邦亦有御敌之图。……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臣何惧哉。”
但是朱元璋却没有起兵攻打日本,“帝得表愠甚,终鉴蒙古之辙,不加兵也。”
后来只是在沿海加强防备,内迁居民“卫所城不当要害者移置之,民户三丁取一,以充戍卒”
再后来朱元璋著《祖训》,“列不征之国十五,日本与焉。自是,朝贡不至……”
朱元璋的后人们恪守祖训,以明朝前期的海军实力,又有出兵的借口,灭掉日本当有此可能,然而,最后还是没有实现,以至为后世中华之患,真是可惜。
明朝中后期,“迨承平久,船敝伍虚。及遇警,乃募渔船以资哨守。兵非素练,船非专业,见寇舶至,辄望风逃匿,而上又无统率御之。以故贼帆所指,无不残破。”倭寇甚至打到了内陆。更有汉奸援助“广东巨寇曾一本、黄朝太等,无不引倭为助。隆庆时,破碣石、甲子诸卫所。已,犯化州石城县,陷锦囊所、神电卫。吴川、阳江、茂名、海丰、新宁、惠来诸县,悉遭焚掠。”
直至俞大猷、戚继光、刘显诸将合力破倭,才扫清东南沿海,又有“总督陈瑞集众军击之,斩首千六百余级,沈其船百余艘,本豪亦授首。帝为告谢郊庙,宣捷受贺云。 ”
后来日本侵略朝鲜,日本人狂妄之级,万历十九年十一月,“倭酋关白平秀吉声言明年三月来犯”公然挑衅。万历二十年夏五月,日本人进攻朝鲜,潜渡临津,时朝鲜承平久,兵不习战,朝鲜王李昖弃城奔平壤,又奔义州,遣使络绎告急,倭遂入王京,执其王妃、王子,追奔至平壤,放兵淫掠。
于是明朝发兵朝鲜,这段历史大家都了解,就不多说了,粉碎了日本侵略朝鲜的企图,丰臣秀吉病死,史家评论说:“自倭乱朝鲜七载,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中朝与属国迄无胜算,至关白死而祸始息。”
7、琉球是今天日本的冲绳。自明初以来,琉球与中国的关系就很密切。清朝建立以后, 琉球使节于1646年来华,受到顺治帝的接见。从此,琉球使节与清廷往来不断。1662年, 清廷派遣兵科副礼官张学礼为正使出使琉球。此后,每逢琉球新王继位,都有清朝使节前 往册封与庆贺、1663年(康熙二年)和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清帝两次赐印给琉球国 王,乾隆所赐之印写有“琉球国王之印”字样。直至19世纪60年代,琉球始终承认自己是 清朝的藩属。1872年,日本明治天皇登极,讽示流球朝贺。琉球国王遣其子赴东京贡献方 物。日本天皇下诏,以琉球为藩属,1873年又列琉球为府县。1875年5 月。日本强令琉球 国王停止对中国的“朝贡”,并派军队驻扎琉球;为了消失中流之间“宗藩关系”的痕迹, 6 月又强令琉球改用日本年号。1876年,日本在琉球设立司法机构,事实上将琉球置于其 统治之下。琉球国王不堪日本的侵略压迫,于1877年4 月密遣紫巾官向德宏等人来华,呈 递国正密信,恳求阻止日本的吞并行径。清廷派何如璋到日本进行交涉,但未取得成果。
1879年3 月,日本政府派兵占领琉球,3 月30日正式宣布琉球为冲绳县。1879年7 月3 日 和23日,琉球国王又密令紫巾官向德宏两次赴天津拜谒李鸿章,请求清政府问罪于日本。 10月24日,琉球耳目官毛精长等人到北京总理衙门“长跪哀号,泣血吁请”,希望清政府能在“俯怜二百年效顺属藩”的份上援救琉球。虽然清政府与日本再次进行交涉,但由于日本的蛮横和清政府的软弱,琉球终为日本所吞并。清朝与疏球的宗藩关系也就遂告结束。

从清代到现在的中日交流也就众所周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