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西黑陶的五、艺术价值和历史传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1

尼西汤堆村位于香格里拉县西北部,介于北纬27度51秒—28度51秒,东经99度21秒—99度37秒之间,海拔2960米,距县城33公里。汤堆村地处干热河谷地带,粮食作物以青稞、小麦、包谷、洋芋为主。全村总人口140余户,700多人,均为藏族,其中有22户家庭制作黑陶,生产陶器时间大多是在农闲时进行。从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我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德钦永芝、纳古、石底,香格里拉县尼西、幸福、奔东等地发掘300余座石棺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黑陶随葬品。其中出土器物的典型器大鉴耳陶罐,与尼西汤堆现今烧制的黑陶罐无论是从制作工艺、器型、质地等都具有众多的相似处,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迪庆的土著先民就已经熟练掌握黑陶制作烧造技艺。
尼西乡汤堆村黑陶工艺不仅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而且还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近年来,在香格里拉知名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迪庆,汤堆村的原始制陶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尼西乡成立了“香格里拉尼西黑陶有限责任公司”,并在独克宗古城和汤堆村德维路开设了10余家黑陶销售网点,使产品远销国内外。
孙诺七林云是南省高级民间工艺师,从11岁开始跟爷爷罗布思珠学艺,做了43年土陶,最让孙诺七林得意的还是教徒弟。汤堆村136户人家,有20多户做土陶制品,全是跟他学的。外乡也有慕名而来的,只要肯学,他都教。大儿子会做土陶,孙诺七林和大儿子做陶器,一年能有一两万的收入。他家的产品远及美国、日本、瑞士和印度,订货最多的是台湾客商。尽管如此,他依然以销售给附近的藏民为主,因为他并不热衷于生产工艺品,或是城里人使用的花瓶,烟灰缸一类的产品。同样,孙诺七林不管外人把他的产品当成什么艺术品,只是依寻着古老的土法,继续地做着。一是他的产品价格非常便宜,就是生活用品的价,并没有因为他是名人而把价钱提的高高的,二是他的产品依然保持着简洁粗犷的形式,这点是非常难得的。而在一些饭店,旅游景点出售的黑陶器,价格昂贵,而且图案现代繁复,十分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