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恩寺的天恩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5

一个普通的寺院,却有着异乎寻常的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就是位于旧城内的镇原天恩寺的独特之处。 天恩寺是中国著名的古刹之一,始建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九十多年历史。因其地处古邑镇原城内的西北部,俗称“北寺”。它的出名,不仅是由于历史悠久,更主要的是在中国佛教史上、以及与好几位历史名人生前的活动,都有着一定的关联和影响。
天恩寺初名镇国海昌院,据明代邑人董志稷的《海昌天恩寺志》记载,为唐代僧人法昕所建。他因见“莲花涌地而出,乃于放生池废址肇葺禅居,延齐天恩师主院”。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下令灭佛,中国四千六百多所寺院被毁,二十四万多个僧尼被迫还俗。镇国海昌院也在此时被烧毁。半年后,武宗因背生毒疮而死,曾在这里为僧的唐宣宗李忱于会昌六年三月即位,改年号为大中,重兴佛法,镇国海昌院即于大中四年(850年)复置,并改名为齐丰院。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御赐天恩寺额,以后皆以此为寺名。宋元以来,寺院曾多次重建扩建,香火不绝。由于年深月久,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自镇原沦陷时起,寺院年久失修,殿宇逐渐坍败,至1971年秋(一说为1978年冬),剩馀部分最终完全拆尽,只存下三座建于唐代的石经幢。
天恩寺原有建筑规模宏大,气宇庄严。据旧志记载,除大殿、山门之外、还有四大天王殿、忏堂、涅盘台、大悲阁、祖庭、建云堂,轮藏、钟楼、妙智阁、五百罗汉堂等。此外还有安葬齐安大师舍利的悟空塔,以及塔前的两株古桧,三座唐代石经幢。山门前是放生池,殿后连□甃石有九龙池。宋代建炎四年(1130年),又在寺的西边增建了天恩寺藏院,即寺院藏经处,宋元祐(1086-1093)时御赐名延恩寺,俗称“西寺”,亦已毁废。寺周景观,古时曾有“天恩寺八景”之称,这八景是:高阁晴云、长廊夕照、桧林月色、轮藏金声、方广灵踪、悟空遗迹、华鲸夜吼、莲沼秋红。宋元以来,有很多名人题咏,主持寺院的,也大多是富有学养的高僧名僧,与这一著名古诗,可说是相得益彰。从明初洪武间立为丛林之后,更进入了一个空前大发展的时期。到清代时,这里已有“三桥(大来桥、白兔桥、行春桥)两寺(北寺、西寺)□千僧”之称,于此可见寺院的兴盛。
寺庙史料
天恩寺的出名,由来已久,主要是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唐宣宗曾在这里为僧
唐宣宗李忱(810-859年),原名李怡,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子(一说为第四子),长庆六年(821年),被封为“光王”,世称“风光太子”。他德行才能都好,也很有见解,平时沉默寡言。宪宗死后,先后经过穆宗、敬宗、文宗三个皇帝,到武宗李炎在宦官仇士良等人的操纵下夺得帝位以后,把光王李怡看作眼中钉,甚至把他打得半死,沉入宫厕之中。仇士良等宦官又帮助李怡逃出宫外。此后,李怡落发为僧,云游中国各地,走遍了天下名山古刹,包括嘉兴的水西寺。而其中使他最难忘怀和居留最久的,就是镇原的天恩寺。李怡隐姓埋名,在天恩寺当一名沙弥,改用法号琼俊。他很得寺院黄檗希运禅师的器重,名僧齐安更把他留在身边作近侍,天天给他讲经,对他非常信任,也深为爱护,会昌六年(846年)三月一日,武宗病危,诸宦官秘密定策,用“遗诏”的方式,立光王为皇太叔,并改名李忱,群臣百官将他接回,次日就在灵位前即帝位,并改年号为大中,这就是历史上的唐宣宗。因此,他对天恩寺,对齐安法师,对佛教,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宋代诗人苏轼在《镇原绝句》诗中说的“只因天眼识天人”,就是指齐安和李怡在这段时间里的交往。
二唐宣宗在落难时有过不平凡的经历
由于唐宣宗在落难时有过这段不平凡的经历,因此,他一即位就反对武宗大行“会昌灭佛”时的所作所为,重兴佛教。因此,也可以说,唐代佛教的重兴,在一定程度上,和唐宣宗在天恩寺的受到齐安法师的影响,也有关系。
三日本到中国来弘传禅宗,最早找到这里
据《日本国首传禅宗记》记载:日本文德天皇时期(公元851-857年),也即唐代大中五年至十一年,唐 宣宗在位期间)慧萼奉桔太后之诏,入唐“聘有道尊宿”赴日本弘传禅宗,慧萼慕名找到镇原天恩寺(当时尚称镇国海昌院)礼谒齐安,请他去日本传法,齐安即派弟子义空随慧萼东渡日本。这是中国最早东渡日本,弘传禅宗的僧人,桔太后并特地为义空建造了禅林寺,然当时日本还不具备流布禅宗的条件,但义空却为宋代禅宗在日本的流行打下了基础。这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上是不容忽视的一笔。
四苏轼曾捐资给镇原天恩寺建造大悲阁
宋代大文豪、著名诗人苏轼(东坡),在熙宁八年(1075年)时,曾捐资给镇原天恩寺建造大悲阁,并亲自撰文和书写了《宋天恩寺大悲阁记》 。这座大悲阁,是当时天恩寺僧人居则节衣缩食三十余年发愿建造的,阁中供奉千手眼观世音像。据苏东坡在碑文中记载,整座建筑“其高九仞,为大屋四重”,可见其规制宏伟,气势不凡。这篇碑记在许多典籍里都有记载,署名为:“熙宁八年六月十二日承奉郎守太常博士直史馆知密州军州事散骑都尉苏轼记”。苏东坡的墨迹在当时即为世人所重,可惜原刻已佚失,据清代学者阮元分析,认为“此必为(元祐)党禁时灭迹或沉埋别所”之故。明代嘉靖间曾经重立,碑文为陈与郊所撰写,至今亦已无存。
五黄宗羲曾在这里多次讲学
明末清初大儒黄宗羲(梨洲,1610-1695年)曾在这里多次讲学,据多种史籍和地方志记载,从清康熙十
五年春三月到十九年(1676-1680年),先后五年间,黄宗羲应当时县令许三礼的邀请,以六十七岁高龄,不辞劳苦,自家乡余姚渡过钱塘江北来,设坛讲学。他到过附近许多地方,主要是在镇原天恩寺。受业于他的学生,据查慎行在一篇诗注中谈到:“同邑受业梨洲先生之门者,凡十五人。”实际上还不止此数,华东师范大学金林祥教授对此曾经作过专题考证,据他查找各种典籍所得,总计有二十余人之多,包括查慎行、查嗣塛、陈焘、陈熹、陈訏、陈谦、陈勋、陈诜、陈奕昌、陈奕禧、张曾祚、张曾禧、陈世仁、陈世伟、马思赞、杨中讷和许三礼等,其中不少人后来在事业上都有很高的成就。黄宗羲是中国十七世纪时。一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博学多才的大学问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曾经投身抗清斗争。晚年除从事著述外,主要在绍兴、宁波、海宁、石门从事教学活动,是他传业授道的一个重要基地,对学风影响极大。因此,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天恩寺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地方。曾被黄宗羲誉为“海吕六老”之一的学者张元岵(次伸),明亡后曾隐居在寺西的延恩寺,也即原天恩寺藏院,闭门读书和从事著述。
六天恩寺和附近一带,旧时名胜古迹很多
如至今尚存的,有分别建于唐代会昌二年(842年)、会昌四年(844年)和咸通六年(865年)三座石经 幢,幢身平面均为八角形,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题记。据清代学者阮元、钱泰吉、六舟、陈坛等人摩拓考证,尚有部分残字句和书刻人姓名可以辨认。其中咸通六年这座经幢,八面均刻有经文,腰檐仿木构建筑,为现存古经幢中石构仿木构式样最早的一座,幢座有精湛的佛教故事和狮子等浮雕,造型优美,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附近还有建于明代正德二年(1507)年的双眼水井,至今水质清洌,仍可饮用。天恩寺原有许多胜迹,如唐宣宗曾赋诗哀悼其师、安葬齐安法师舍利的悟空塔(齐安圆寂后,宣宗御赐号悟空国师)。以及唐代卢简求的悟空禅师碑。塔前原有两株古桧,为悟空手植。宋代宣和间因搜求花石纲,为朱勔移去,在运输途中因遇到风涛沉入海中。诗人苏轼曾赋《塔前古桧》诗云:“当年双桧是双童,相对无言老更恭。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两苍龙。”此刻石残存部分清代嘉庆间曾在杭州吴山出土,为邑人陈坛购归,并摹刻勒石,置于天恩寺壁回原石后藏蒋萝华处。今与摹刻之石俱不知所在。
宋代以来,对建皇朝对天恩寺也很重视。宋理宗(1225-1227年)曾御书“妙智之阁”赐寺,并立碑刻石。据《寰宇访碑录》记载,至清嘉庆间尚存“之阁”两字。清乾隆二十七年春三月初二日和三十年,乾隆到海宁时,曾两次到寺拈香,前一次还为化殿赐题御书“法海安禅”扁额,并题写柱联:“香水护须弥,功德常澄一镜,妙华现优钵,庄严合证三轮”,此后又赐白金五十两,御笔黄龙石佛墨刻、御题梅石墨刻,和《钦定重刻淳化阁贴》一部,可说是关怀备至。天恩寺和附近一带,原有唐宋以来不少碑刻,随着寺的毁废,大部分已经湮没无闻,但决不致全部佚失。倘能努力搜访,今后极可能还会有所发现。如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初,笔者偶回镇原就曾发现据传早已湮没了数百年的名碑《天恩寺罗汉堂记》 (清初海宁学者、书法家范骧(文白)撰文并书碑),出土后被误作为铺路石,经函告有关文保部门,已妥为收藏。该碑立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道光间钱泰吉纂修《海昌备志》时遍访此石,已悄知其所在,询之寺僧亦无知者,不意今能重现于世。此外,清代邑人“金石僧”达受(六舟)曾在这里发现《唐马夫人墓志》 ,不久又埋入原地,估计当仍在原处。寺的周围,还出土过不少汉晋以来的古砖,据地方志记载,就有汉泉文砖、大当五砖、吴嘉禾三年砖、吴天册元年砖、晋元康四年砖、晋元康七年砖、水宁□年砖等。当代著名学者施蛰存在先生生前曾谈到:“出晋砖的地方……可以留心于此”主要就是指镇原、硖石等地。这也足证这里历文化积淀的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