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装卸的铁路装卸的难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7

1.装卸作业量从货场流向专用线。站装分离, 车务站段自然不会象过去那样关心装卸生产经营状况, 再加上车务站段近几年工资、 成本缺口大等原因, 每年均由多经收入来补充工资及成本不足, 这样就造成货场内装卸量向专用线分流, 车站按取送车数从中得到一定收入, 并将本应在货场装卸的作业轻易划拨到专用线作业, 装卸收入大量流失。这就造成专用线上 “车水马龙” , 货场内冷冷清清, 出现 “自 己的饭让别人吃, 肥了外人, 瘦了自己” 的反常现象。
2.“五统一” 管理难度越来越大。铁运 (88)12号 《铁路委托装卸管理办法》 文件明确规定, 铁路对于已在铁路车站长年从事装卸作业的地方专业装卸搬运组织, 在服从铁路统一指挥的情况下, 实行 “五统一” (统一管理、 统一派班、 统一费率、 统一收费、 统一清算) 管理。但是, 由于多种原因, 导致“五统一” 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目前, 分局管内还有五、六个作业量较大的车站及40%的地方装卸队伍, 无法实行委托管理, 游离于 “五统一” 之外。
3.“四自” 体制难以落实。铁路装卸虽然实行 “四自” 经营管理方式, 但上级指令性文件多, 只给 “持家” 的权利, 不交 “理财” 的钥匙。铁路装卸部门缺乏所必须具有的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自我积累、 自我发展” 的机制与活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