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李叔同的对联
李叔同(一八八零———一九四二年),幼名文涛,以字行,法名演音,号弘一,别署甚多。艺术家、佛教高僧。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多才多艺,“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二十世纪初在日本东京学西洋绘画和音乐时同曾孝谷等创立春柳社,参加《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的演出,为我国话剧的先声。一九一一年归国后,先后在直隶高等工业学堂、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校任绘画、音乐教员。一九一八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以后约十年间多在杭州、温州等地寺院,后往来于浙闽之间,最后十年多辗转于闽南几个寺院间。专研戒律,精修梵行,博览群经,撰有多种佛学论著,四出宣讲弘扬佛法。他在音乐、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等方面均有开创性的成就,又是振兴南山律宗的一代大师。著作结成《弘一大师全集》,一九九二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李叔同自幼接受传统教育,少年时拜津门名士赵幼梅学词,又随唐敬严学篆书及刻石,传统文学造诣很深,精通骈俪属对之技,不论是传统诗词还是白话歌词都写得韵致盎然。生逢对联创作的高潮———清末民初之际,结交当时许多文化巨子,风流人物,如严范孙、孟定生、姚品侯、王吟生、华世奎、马家桐、王襄、王钊、王仁安、朱易谙、赵元礼等,诗酒唱和,联对酬酢,一生创作了大量楹联。据专家估计约存世者约有四百余副,其中出家以前的有数十副,出家后的《华严经集联三百》,是他以对联的形式传播佛法的代表作,另外还有些哲理味十足的寺院联、格言联和赠友联等。由于他所处的历史时期和自己的独特个性,在对联风格和内容上也表现了鲜明的特色,是大师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遗产。
李叔同早期的对联概以赠人者为多,坊间流传一些如赠侄儿李麟玺、赠名妓谢秋云、歌郎金娃娃等多为论者提及,但它们或不一定是李叔同所为,或为一般的交际应酬之作,艺术价值不是很高;也有把诗词中的某一联句作为对联论者,这或许由于当时作者自己所为———截取诗句书以赠人,或许因后人失察所致,以讹传讹。如“十日黄花愁见影;一弯眉月懒窥人。”就是《七月七夕在谢秋云妆阁有感诗以谢之》的颔联。李叔同早年曾“浪迹燕市,走马章台,厮磨金粉”,在津、沪间交往的风尘女性很多,与坤伶杨翠喜,歌郎金娃娃,名妓谢秋云、朱慧百、李苹香等皆有较密切的交往,互有赠与。据当时人的记载和其时的世风推测,那时他为青楼人等写下的对联应不在少数,但这类联多不留底稿,受赠人又多命途偃蹇,或不宜不愿不便示人,故湮灭不传,流传的也难免张冠李戴,鲁鱼亥豕,未必可靠,不必为此津津乐道。
一八九八年底,李叔同奉母移居上海,加入“城南文社”,与袁希濂、许幻园、蔡小香、张小楼结为金兰之谊,号称“天涯五友”,还组成上海书画公会,诗酒唱和,刊印《诗钟汇编初集》《李庐诗钟》等。这应是作者早年楹联创作最重要的集子,可惜早已失传,至今未闻面世,我们目前只能看到作者当年为《李庐诗钟》写下的一篇序言了:
索居无俚,久不托音。短檠夜明,遂多羁绪。又值变乱,家国沦陷,山邱华屋,风闻声咽,天地顿隘,啼笑胥乘,乃以余闲,滥竽文社,辄取两事,纂为俪句。空梁落燕,庭草无人,只句珍异,有愧向哲。岁月既久,储积寝繁,覆瓿摧薪,意有未忍,用付剞撅,就正通人,技类雕虫,将毋齿冷?赐之斧削,有深企焉。庚子嘉平月
这篇序言介绍了作品的写作背景,表现了他羁居异地,在家国沦陷,山邱华屋的境况下的悲愤心情,使我们窥见作者初涉文坛时那种以家国为念的自觉精神。想必,他那时的诗钟对联应不光是空梁落燕,庭草无人闲情逸趣。作品积存多了,便希望把它们结集示人,可见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可惜我们已见不到了。
李叔同传世的对联以后期者为多,尤以出家以后的作品占主要地位。这一是因为年代相对近些,二是因为这时他已经成为文化名人,墨迹尺牍片纸只字都被视为珍宝,三是作品或结集出版或刻于名山古刹,流传较广。此时最好的作品应数那些禅味十足的佛教寺庙联。
这类联见于记载较早的是:
永日视内典;
深山多大年。
这是作者一九一七年书赠法轮禅师的。当时李在杭州教书,西湖边浓厚的佛教氛围强烈地熏染着这位忧时伤世的读书人。这年正月初八日,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习静听法,恰好一位朋友在这举行出家典仪,他目击当时的一切,大受感动。从此开始钻研佛典,也常到寺庙请教佛法。是年九月写此联呈寺里的禅师。“内典”,指佛教经典,“大年”,谓年寿长。典出《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联语表达自己对佛教徒生活的理解和对受赠者的祝愿:他们终日终身研习佛法,修身养性,得以长寿。可见作者对佛的向往心情。
他的《赠闽南会泉长老联》:
会心当处即是;
泉水在山乃清。
把“会泉”法名分嵌在上下比第一字。“会心”在这里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知心。下比语出左季高《题杭州冷泉亭联》:
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
入世皆幻,峰从天外飞来。
“泉水”显然是用比喻,赞美佛教长老的高尚人格。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南普陀寺为会泉法师建造石塔,有意将塔址选在一泓泉水旁,并将这副对联镌刻在塔前的护栏上。泉水、石塔、对联相映成趣,僧俗人等来到这里,顿觉高妙清凉,禅意盎然,知音者领略其中的文化内涵如香茗入口,回味无穷。
又如:《檀林福林寺联》:
胜福无边,岂惟人天福;
檀林建立,足为功德林。
此联的巧妙之处是不只在下比之首嵌入地名“檀林”,还使寺名“福林”在上下比第二字和最后一字两次出现,表现了大师联语艺术的精巧娴熟。
李叔同出家后,经过一段研习,一九三一年二月,在白马湖法界寺佛前,发愿专学南山律教。一九三二年春天,他很认真地集合学者十来人于白湖研习律学,由他主讲了十五天,因为“复有别种原因”而中辍。一九三三年大师到福建,分别在妙释寺、万岩寺、开元尊胜院等处研究、宣讲南山律学,称为南山律学苑,其间作联:
南山律教,已八百年湮没无传,何幸遗编犹存东土;
晋水僧园,有十余众承习不绝,能令正法再住世间。
上比“南山律教”,指专门研习和传授戒律的佛教宗派———律宗。它所依据的主要经典是《四分律》,故又称为四分律宗。唐朝道宣和尚(五九六———六六七年)著《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疏》《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被后来的学者称为律宗三大部,对四分律做了定于一尊的解释。由于他长期隐居终南山,故称为南山宗。律宗的这三大部书到南宋时皆散佚不传了,到了清朝末年才从日本请回,使之再传中国。此联上比讲的即是此事。“晋水僧园”,即晋江旁的寺院。晋江,在福建省南部,流经泉州市入泉州湾,当时李叔同在这一带的寺庙中居住了十多年。此比说自己在晋江边的佛寺中研究律学,并向十余僧众传授。“正法”是佛教名词。谓释迦牟尼所说的教法。此前,作者写下《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和《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此两大名著完成了他使“正法”“再住世间”的宏愿,他也因此成为南山律宗的一代大师。
这次弘律历时十个月左右,对于此事大师非常重视,一九三四年,预计的课程讲完时,他又写下一幅对联及跋语详细记载此事:
愿尽未来,普代法界一切众生,备受大苦;
誓舍身命,弘护南山四分律教,久住神州。
跋云:岁次癸酉正月二十一为灵峰藕益大师涅磐日,迄二月十五日,讲《含注戒本及《表记初》二篇。三月初九日,迄四月初八日居万岩寺,讲《随机羯磨》。八月二十四日,迄十月初三日为律祖南山道宣圣师涅磐日,住大开元寺补讲都竟,敬发誓愿,以要心策志资成胜行焉耳。昙昉并书,甲戌九月,以奉广义法师慧鉴。
这是作者在事过一年之后,写给广义法师的总结性文字,可以看出对此事的重视。
李叔同此时的对联中,还有许多是书赠寺院的,这部分作品内容丰富,语言精警,格律谨严,形式上多用嵌字,更表现出作者的奇思妙想和深厚的艺术功力,上文《檀林福林寺联》即是一例,另如《晋江草庵门联》:
草蘵不除,时觉眼前生意满;
庵门常掩,毋忘世上苦人多。
这是一九三四年题晋江万山峰草庵联,下款署“岁次甲戌正月,沙门一音撰并书。”草庵距泉州南门13公里,为弘一法师读经处。此联似脱胎于浙江臬使署前的对联:
看阶前草绿苔青,无非生意;
听墙外鹃啼雀噪,恐有冤民。
经俞樾先生考证,知此联是康熙进士、江苏巡抚徐士林题于江苏臬使署的,不知何人转题于浙江。臬使署是掌管刑事的衙门,握生杀之权,挂这样的楹联提示法官也觉不差,而弘一法师的联,上比描绘寺院内草卉茂密,一片生机的景象,表现佛家万物皆有性情的观念;下比写寺外人间,表现出惜世怜贫的一片慈心,更觉贴切得体。按佛陀所说,草木亦有情之一种,属于戒杀护生之列,故应“草蘵不除”。他在一封致朋友的信中解释此联说:“眼前生意满者,生意指草而已。此上联隐含慈悲博爱之意。宋儒周、程、朱诸子文中,常有此类之言。即是观天地生物气象,而兴起仁民爱物之怀也。”
其他如:
转道和尚七秩寿联:
老圃秋残,犹有黄花标晚节;
澄潭影现,仰观皓月镇中天。
光明寺石佛像对联:
石壁光明,相传为文佛现影;
史乘载记,于此有名贤读书。
题福建省泉州惠安净峰寺客堂:
自净其心,有若光风霁月;
他山之石,厥惟益友明师。
都是饱受缁素两界赞誉的佳作。
李叔同这时的作品中还有一些属于格言联,所写的多是人生感悟和道德戒律。比如:
净峰寺自勉联:
誓作地藏真子;
愿为南山孤臣。
福建省永春县十利律院门联
闭门思过;
依教观心。
这些对联与其说是传佛的,毋宁说是戒己的。出家后的李叔同一扫过去的贵族公子习气,衲衣菽食,本本分分地做起了和尚。他律己极严,过午不食,除书法、篆刻外与一切艺术断绝了往来。他不蓄金钱,得到供养,多余的退回,留用的一定向施主汇报用途,一领衲衣竟有二二四处补丁,青灰相间,褴褛不堪。他所持之戒律,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境界,得到僧俗的共同敬仰。一九三七年夏,他应邀到青岛讲学,其间“七七事变”发生,形势十分危急,大师手书“殉教”二字张挂室内,并题记曰“曩居南闽净峰,不避乡匪之难;今居东齐湛山,复值倭寇之警。为护佛门而舍身命,大义所在,何可辞耶?”九月经上海返回厦门。厦门失陷后,丰子恺来信说要接他去桂林,他拒绝了,并说:“为护法故,不怕炮弹。”因自题其室曰“殉教堂”。此后的几年中,他自觉余日无多,或奔波于各地讲经,或闭门著述,所作所为正如他在复丰子恺函中所说:“朽人年来老态日增,不久即往生极乐。故于今春在泉州及惠安尽力弘法,近在漳州亦耳。犹如夕阳,殷红绚彩,瞬即西沉。吾生亦尔,世寿将尽,聊做最后之纪念耳。”老和尚的这几句话说得非常雄壮,表现了国难当头之际,一个有骨气,有志向之爱国僧人的英雄气概。联想起他早年写的《祖国歌》《我的国》《哀祖国》《大中华》等爱国歌曲及后来写得“念佛不忘救国”的偈语,我们更加崇敬大师的高尚情怀。
李叔同的言行也赢得国人的无限敬仰,一九三九年已移居新加坡的广洽法师为祝弘一大师六十寿辰,特意请正在新加坡举办画展助赈的徐悲鸿为大师造像。徐悲鸿欣然接受,画了一幅弘一大师的油画肖像。这幅画成为两位文化大师心灵相通的象征,徐悲鸿本人对这幅画也很重视,一九四七年,他又为此画亲笔补写了题记一则,表达了他对弘一大师的仰慕之情。题记全文如下:
早岁识陈君师曾闻知今弘一大师为人,心窃慕之。顾我之所以慕者,正从师今日视若敝屣之书之画也。悲鸿不佞,直今日尚沉缅于色相之中,不能自拔。于五六年前,且恳知友丏师书法,钝根之人日是以惑溺,愧于师书中启示未能领悟,民国二十八年夏,广洽法师以纪念弘一大师诞辰,嘱为造像,欣然从命,就吾所能竭吾驽钝于师。不知不觉之中,以答师之惟一因缘,良自庆幸,所愧即此。自度微末之艺尚未能,以全力诣其极也。三十六年初秋悲鸿重书为补书于北平寓斋。
李叔同出家以后,为弘扬佛法殚精竭虑,他想方设法以最通俗的形式传播佛教经义,曾经把繁多细密的戒律简化,用表格的形式传播。为传佛经,他集《华严经》为对联三百余副,亲笔工工整整地抄写,影印出版。这部作品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除传播佛教外,首先被作为书法精品为人所推崇。上世纪末,弘一法师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之一,有不少条幅联对流传,其中规模最大,系统性最强的就是这部作品。作为对联,它首先体现很强的思想性。作者以弘扬佛法为己任,所考虑的是“不失经文原意”,集联时“战兢悚惕,一言三复,竭其驽力,冀以无大过耳。”至于作为对联的要求,作者所考虑的只是“字音平仄,惟调句末,余字不论。一联之中,无有复字。”所以笔者认为这部作品与他的诸多对联一样,其成就主要不在楹联艺术方面,他是把楹联作为传播道德戒律和佛法的工具使用的,对所谓“联律”颇不以为然。
关于李叔同楹联的艺术特点,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的联注重思想内容的扬播。他所传播的,一方面是为人处事的道理,如:
立志如大山;
种德若深海。
大着肚皮容物;
立定脚跟做人。
事能知足心常惬;
人到无求品自高。
另一方面则是弘扬佛法,这类例子就无需多举了。由于第一个特点,形成李联的另一个特点,即格言风格。李联多讲人世的道理,采用格言的形式就顺理成章了,如:
一言有益于己;
便应着眼明心。
有时因为需要,可以不顾楹联的规矩,如:
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
急事宜后办,忙则多错。
像这样的,几乎成为李联的主体,从而形成李联的第三个特点:于平仄、对仗方面甚为宽松。笔者粗略分析了天津人民出版社《弘一大师韵语》中收录的对联,除《华严集联三百》如作者自序所述之外,其他的二十余副楹联基本符合平仄要求的只在半数左右,若以上下比是否对仗工稳,句式是否一致来要求,则不合格律者更多了。至于《华严集联三百》中的作品,作者在序言中说得明确,我们也不必苛责。在处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方面,法师选择的是后者。
李叔同作为封建社会的贵族公子,放弃自己享有的优越生活,第一批出国学习西洋艺术,以自己的聪明睿智迅速接受了异国的音乐、美术、话剧等艺术形式,并把它们传播到自己的祖国。他第一个组织话剧团体并亲自登台演出;在国内美术教育中第一个公开使用裸体模特;第一个创办音乐杂志,传播音乐知识并作词谱曲演唱,他在许多艺术领域具有开创之功。可以设想,凭他的智慧和勤奋,如果再有几十年的时间,在这些领域的成就定会令人高山仰止。但是,他出家了,在正当盛年的时候,在艺术创造蒸蒸日上的时候,割断一切人间的爱恋毅然遁入空门,他的这一举动至今为世人迷惘,可叹的是二十世纪的中国少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大师,可喜的是佛教东传两千年后中国出了一位律宗高僧。他在这些方面的成就至今为我们所景仰。
(300387天津市西青区滨水西道393号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志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