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集的历史演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05
亦称“市日”、“市场”。旧时为方便人们进行商品交易,以约定俗成的时间确定集日。农村多以自然村落为址,而城镇集市则以繁华街道而设。集市多属综合性的物资交易,如农业生产用具、日常生活资料和用品,也有五金器材、布匹纺织品等等。集市中还有相对集中的药材市、木料市、蔬菜市、水产涂货市等不一而定。
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后期的“物物交换”。虽然那时并无“市”可集,只不过是乡村的十字路口摆摆地摊而已。
  集市大约起源于殷、周时期。《易·系辞》曰:“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但在唐以前,除了少数出产单一产品的地区或乡村外(如唐玄宗时在北部边界设马市),一般是没有销售单一商品的专门集市的。
  到了唐代,集市设有市令官,主要管理市场交易,并规定午时击鼓三百下,商人始能入市。日落前三刻击钲三百而散市。
  集市的形式很多,名称也不一样。据《五杂俎》记载:“岭南之市谓之虚,言满时少,虚时多也。西蜀谓之亥。亥者,痎也。痎者,疟也,言间一作也。山东人谓之集。”所以旧时有“趁虚”、“赶市”等种种说法。还有各地流行的庙市(也叫庙会)、香市等。庙市一般是一年一度,为期约三五天。香市一般在春季汛期进行,也是一种大规模的集市贸易。
  宋代还出现了夜市和早市。夜市一般至晚三更而止。早市一般始于五更。
  商品生产有了更大发展,集市形式也日渐多样,专门集市的出现,便是这种多样之一。
  古代专门集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季节性的,一种是非季节性的。季节性的专门集市,大多出售的是节令商品,如《成都古今记》载:“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宝市(即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器物),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非季节性的专门集市,则大多销售的是生活必需品,如菜市、渔市、米市、茶市、马市等。
  有趣的是在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学市”、又称“槐市”,据说是汉朝王莽建议创立的,槐市“列槐数百行为隧,无墙屋,诸生朔望(每月初一和十五)会,且各持货物及经、传、书、记、笙、磬、乐、器,相与买卖,雍容揖让,论义槐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