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板打工VS为自己打工,我们到底为谁工作?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9
(1)

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 程序员在工作之余如何快速提高能力增加收入? 最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这是一个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遇到这个问题的人可以是程序员,可以是销售,可以是设计,也可以是其他工作岗位,想要提高能力,增加收入,就要想清楚我们在工作的时候,到底是在为谁打工?

(2)

有人说是为老板打工,安其位司其职,有人说是为自己打工,能力提高就跳槽!其实为老板打工这件事是个伪命题,我们每个人工作从来都是为自己打工的。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企业为我们发的每一分薪水都是对应我们能力的,而且薪水和能力匹配是不同步的,薪水的增长常常是滞后于能力增长的。

我们把企业想象成一台机器,越重要的元器件价格会越发的昂贵,作为企业大脑的老板是这台机器的组装者和操作者,老板组装这台机器最费工夫,所以机器运转起来之后老板获益最大。企业的员工是组装过程中的零部件,不同的零部件作用不同所以价格不同,也就是说不同岗位薪资水平不同。

从企业的角度,企业需要把我们每个人塑造成这台机器需要的零部件,支付的工资是匹配这个零部件的价值的。

从个人的角度,我们需要自己打造成为这台机器里面价值相对较大的零部件,在这台机器运转的过程中,我们的作用越大,价值越高,对应的薪资将来也就越大。

别忘了老板组装操作这台机器运转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在机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老板轻易不会替换元器件,所以需要一段长时间的运转之后,才会体验到哪个零部件对机器的运转帮助更大,然后机器的操作者才会对更重要的零部件进行保养(升职加薪)。作为零部件的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运转良好到老板发现我们的重要性。

刚刚说了,为老板打工是个伪命题,原因在于我们一旦发现所有的企业都是一台机器的时候,作为机器内部的零部件,一定会有敏锐的目光发现谁更重要,于是我们就会让自己变成重要的零部件,一旦我们的零部件价值大于这台机器的赋予我们的价值的时候,我们就会要求企业对重要零部件保养——升值加薪,或者换一台更好的机器——跳槽,甚至当我们发现原来我们自己可以组装这台机器的时候,我们会选择做机器的组装者和操作者——创业。

所以,根本就没有为老板打工这回事,我们压根就是在为自己打工,而为自己打工这件事这件事是用短期的痛苦(零部件的打造过程)换来长期的回报(更重要的价值体现),公司可以倒闭,老板可以更换,而个人能力的提高是自己的。

(3)

明白了工作是为自己而做,但是在工作中依然存在为老板打工和为自己打工的两种不同状态,我们一定要合理平衡二者关系,做出对个人能力增长,收入增加最有利的选择。

为老板打工:

为自己打工:

(4)

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曾经说过:“凡是可以产生收入的都是资产”,体力是资产,相貌是资产,努力是资产,聪明是资产,写作是资产,口才是资产,客户名单是资产,领导赏识也是资产......

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保持资产的持续增值的能力,让资产价值越来越大,到底为谁工作这个问题,越早想清楚,对我们人生的帮助越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