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单降级:消失的华语乐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0
走在大街小巷,听到的总是过去熟悉的旋律;电视选秀和音乐节目,还在翻唱多年前的老歌;去KTV点歌,发现热门歌曲榜依旧停留在10年前,点歌机忽然变成了时光机,带我穿梭到那个黄金年代……

2004,一个华语乐坛最传奇的年份。那一年,刚凭《叶惠美》成为金曲奖得主的周杰伦发了《七里香》;潘玮柏、张韶涵、飞儿乐团横空出世;五月天、王力宏、林俊杰、梁静茹、孙燕姿、SHE、陶喆、蔡依林扎堆发碟;王菲推出了封山之作《将爱》;那一年,第一个国民年度音乐现象:刀郎的神专《2002年的第一场雪》问世,几乎成为每一间唱片行的玄学……那一年的华语乐坛简直是神仙打架,那时年少的我们沉浸在一场又一场耳朵的盛宴中,庆幸自己参与了华语乐坛最鼎盛的时代,根本不会想到:这几乎是华语乐坛最巅峰的一年。

2004年,仿佛还在昨日。当年乐坛最火的天王天后至今仍然统治着华语乐坛。十多年过去了,选秀和综艺节目仍然在变着法地唱着这一年的歌,我们在目睹周杰伦等最后一批天王的崛起之后,便迎来了华语乐坛实体唱片业的大崩溃。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华语乐坛百花齐放,每年都有传唱度极高的作品流行,然而进入第二个10年,突然发现没歌听了。再新锐再热门的音乐节目,也不过是反复消耗过去二十年的经典遗产,歌单里最近听的要么是十年前的歌,要么就是翻唱十年前的歌。

我们的青春里还有邓丽君、哥哥、谭校长、梅姐、罗大佑、李宗盛、四大天王、菲姐,现在的孩子有什么?各大音乐榜前排被抖音口水歌“想带你去浪漫的土耳其”“你打不过我吧,我就是这么强大”……占据。有人问,我们还能听到“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种歌词吗?呵呵,当外国人在用中文填词“这一瞬间,有一百万个可能”时,我们在“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喵喵”。

林俊杰2008年的《醉赤壁》“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当时反响平平没太大涟漪,今年竟也能火得一塌糊涂,遗产快要被消耗完的华语乐坛已经十年没有进步,不仅整体发展混乱贫瘠,审美也越来越粗糙。最近大热的《沙漠骆驼》几乎是低配版的刀郎,但比当年被诟病音乐性不足的刀郎艺术价值差得更多,这首歌就像掺了沙子和葡萄酒的威士忌,再多听几遍还能听出凤凰传奇的味儿来。

《好声音》挖尽了演唱人,《好歌曲》创作人资源也呈干涸之势,卫视台歌星竞技似乎已到尽头。不得不承认,华语乐坛已不复当年盛景。乐坛发展岂止停滞,按东北话说,是越来越回旋(四声)了。不仅踩着太空步后退,还觉得自己很酷。

著名音乐人黄舒骏说,以前我写过“只有流行,没有音乐”。现在我要说“只有流量,没有流行”。若说华语乐坛有什么新变化,就是诞生了刷榜和skr。一群零代表作的“歌手”天天吵着为国争光,传唱度却根本出不了饭圈。鲜肉越来越多,才华越来越少。好的音乐人不是没有,但在市场和流量当道下,提供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越来越少。而中国音乐消费群体又是如此庞大,以至于哪怕只“红”一天也能挣足“养老金”。如此气候下,谁还会傻到为了留下一首真正的经典闭门苦修,而错过捞钱的“黄金时代”?

在花式收割听众的“流量时代”,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颠覆,某种程度是源于将有价值的传统资源免费化,将精英文化平民化,载体的改变导致音乐变廉价了,音乐从一种具备价值的稀缺资源变成了互联网免费获取的资源,这颠覆了唱片业的 赢利 根基。谁能想到现在乐坛居然需要民谣来撑起一片天(还有半边是汪峰),对于华语乐坛来说,这似乎是“最坏的时代”。

李宗盛曾这样批评华语乐坛:“你们给观众喂猪食,观众自然而然就成了猪”。现在打开你的音乐APP排行榜,TOP50至少一半都是李宗盛口中“猪食”的典范。老一辈来来去去都是抒情芭乐,年青一代没完没了的小苹果、滑板鞋,歌单降级的我们亟须用真正好的音乐洗耳朵。

到底什么时候才会有下一张《范特西》,下一张《心中的日月》,下一张《黑色柳丁》?

我把朴树这句话送给华语乐坛:“各位,这个国家的音乐在倒退。我看到大家接受音乐的底线比我想象的还要低,无法理解,我发现很多人爱听屎,这时候我就有点慌了。”

我把朴树的另一句话送给媒体:“我认为,音乐的变化,并不是个关于时不时髦的问题。音乐形态变化的背后是人意识的拓展。据我所知,相当一部分人甚至1994年以后,就没有接受过新的音乐。如果对于创作者,这还有合理性的话,那么,对于一个传播者或评论者,这太糟糕了。群众是昏盲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美。作为媒体,你们有责任去影响更多人。”​​​​

作者:李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