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沣峪小坝沟:一个小岔口,进入之后别有洞天,可以让人静一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5

从秦岭北麓环山路转盘处,端直向南进山,25公里之后就是关石村。

关石又名“石羊关”“子午关”,为古代子午栈道自秦入川的第一道关隘。

关石这个地方,两岸高山巨石,紧束沣河峡谷,天似一条线,地为一峡谷,山如一裂缝,河若一盘龙,地势异常险要。当地谚语云:“石羊关、鬼门关,进山都把命交天。”

不过,本文要说的并不是这处关隘,而是位于关隘处的小坝沟。

国道G210进入秦岭沣峪后,沿途有许多小岔口。 这些小岔口,就是沣峪河的小支流,进入之后别有洞天。关石村的小坝沟,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山水小坝沟欢迎您 ”,在简易便桥尽头,两个铁架子上面,横着一块并不起眼的小招牌。招牌旁边还写了一行字“ 向内3公里 ”,招牌后面是一些农家乐的照片和一则防火通告。

进入小坝沟的道路,只有3公里,已经硬化过,是一条水泥路,能行驶私家车,只是道路比较窄,会车时需格外小心。

一路向上,海拔提升很快,但道路两边,浓荫遮天,风景独好。

“西安森防,2015-715”,小坝沟的树木十分茂盛,树上挂着许多人工鸟巢。这种箱式的人工鸟巢,主要是用来招引麻雀、山雀、椋鸟、啄木鸟、小猫头鹰、八哥等鸟类居住的。

秦岭山中,留守的人渐渐少了下来,飞鸟走兽开始重新成为山的主人。

这个时节进入秦岭,大自然美不胜收,更有许多惊喜,不但可满足你的视野,更满足你的味蕾。 密林丛中,用点细心和耐心,就会发现许多让人流口水的果子……

如果眼睛不尖一些,挂在枝头上的这些青皮李子,有可能就从你眼前滑过去了。虽然此时它们尚未成熟,但苦涩之中已经有了一点点的酸甜,这是看起来比吃起来更美的果子。

小坝沟中,就像秦岭山中其他的山沟一样,沿途都是核桃树,只可惜这个时节它们也是青的。

小坝沟的海拔有1600米,这里生长的桑葚个头很小,完全没有水果店中售卖的那种黝黑乌亮、红得发紫的迷人模样,如果不是靠近了翻开叶子,你甚至很难发现它们。

与桑葚看起来很相似的这种小果子,叫做悬钩子。其实悬钩子和桑葚很好区别,悬钩子是灌木,枝上长得有刺,而桑椹是乔木,一般都比较高大。

悬钩子生长在海拔500-1800米的地方,在向阳的山坡、溪边、山谷、荒地和灌木丛中,到处都是。在不同的地方,它有不同的名字,在我的家乡贵州,我们管它叫“泡”。

见到李子、核桃、桑葚还有泡,记忆的阀门被打开,童年时登高爬树、翻栏入草,寻找这些果子的美好记忆,一下子全部涌现出来。在记忆深处,这些果子永远发红发紫,多汁味美。

当秦岭山里别的果子都还没有成熟的时候,有一种果子却已经熟透了,那就是樱桃。

路边有一株樱桃树,它长得并不高,果子伸手可及。虽然如此易得,不过枝头上却挂满了果,晶莹剔透,如红色的小珍珠般。

如此好看的樱桃,令人垂涎三尺。摘了一颗放在嘴里,没想到竟然是苦的,怪不得无人采摘!

中国人重视果木栽培,樱桃的栽培 历史 ,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人们为什么重视它? 《图经本草》里说,“最先百果而熟”。

樱桃熟得早,能有多早? 元代的欧阳玄词里有:四月都城冰碗冻,含桃初荐瑛盘贡。另外,初夏时节人们“以含桃先荐寝庙”,就是因为“此果先成,异于余物”的缘故。

这里说的 含桃,也就是樱桃

进入小坝沟1.5公里,一户人家附近的土地里,种植了许多花花草草。这块地被用木栅栏围挡了起来,里面的花儿开得正艳丽,有 虞美人 ,也有 石竹

虞美人属于罂粟科的花草,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不过,小坝沟的虞美人,明显比别处见到的要好看得多。查了查资料,发现这原来并不是我个人的感觉,而是一种实际存在的规律。

虞美人生长发育的温度是5-25℃,如果昼夜温差大,夜间低温,则非常有利于它的生长,特别是在高海拔山区,虞美人会生长得更好,花色更为艳丽。

简单点说,高海拔的秦岭地带,非常有利于虞美人的生长,也让虞美人的花儿更加好看。

色彩稍微逊色一点的石竹,也叫瞿麦,是一种既可观赏,也全株可以入药的草。

寻访小坝沟时,正值山中草木的花期,沿途便见蜂箱遍地,到处都有蜂农养蜂。这些蜂箱上,大多还编着号,应该是为了方便管理。

秦岭山区野蜂多,过去的养蜂者常常收蜂群采集蜜糖。不过,现在的蜂农,喂养的却已经不是纯种的秦岭野蜂了。

如今蜂农喂养的蜜蜂,既有中蜂、德国蜂、意大利蜂、卡尼阿拉蜂,也有卡意杂交蜂、高意杂交蜂等等。

一份本地资料里说,小坝沟所属的长安,1955年全县蜜蜂有500箱,1959年有2000箱,后因大量使用农药,花源减少,养者却步,蜜蜂减少。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因为生态恢复,养蜂的人又逐渐增多。1985年全县养蜂2116箱,产蜜汁约600公斤,1988年全县养蜂达到3.8万箱。如今恐怕就更多了!

从数百箱蜜蜂到数万箱,蜜蜂的数量随着环境生态的改变而改变,蜜蜂的命运其实也再现着秦岭山里人的命运。

秦岭小坝沟只有10多户人家,均是当地村民,不过有些房屋,明显被主人刻意打理过,乱中有序,富有情趣。

譬如这一户人家,院子里停放着一辆私家车,房子旁溪水潺潺,整栋房子完全被树木遮掩起来。附近的地种得也很随意,里面有葱,也有土豆,还搭建了架子,供豆科的藤蔓攀附。

约2.5公里之后,快到地图上名为“大坪”这个地方的时候,眼前出现一小片高山平地,此为小坝沟中景色最美之所,站在路边即可一览秦岭终南山之美。

作为典型的秦岭山沟,小坝沟中的村民,如今主要以开设农家乐为主,“杏林”、“鑫琳”,名字都很朴实。这一户人家的主人,却不知因何离开,大门上写着“此房招租”四个大字。

再行数百米,当看到图中这几栋房子的时候,小坝沟就到底了,水泥路终结,再往里车就无法进入了。开车的朋友,可以在此停车小憩,下到小溪中戏水。

漫步小坝沟大坪,发现白墙灰瓦的老房子,其实才是此处房屋最原始的模样,只可惜这样的房子已经所剩无几。

这一栋老房子,屋后是葱翠的山体,门口搭建了一个草棚,棚下停放着一辆蓝色的农用车,但院里已经长满了杂草,如今已无人居住,如能简单处理,住起来应该也不错。

小坝沟的大坪,躲在高山之中,游客相对稀少,所以十分清净,平时除了熟客外,一般人是不会到这样的农家乐来的, 这是一个能静一静的好地方。

小坝沟的新老房子中,只有这一栋房子略有些意境,可惜大门紧锁,无法一窥究竟。透过铁栅栏,院里的鲜花开得正艳,楼顶的吊床舒适安逸。

不远处吗,一块“ 丛林烧烤 ”的招牌立于路边,十分醒目。

小坝沟只有3公里可以行车,最后一户人家后面,就是无人居住的深山老林了,不过那里却有一条经典的穿越路线,驴友常常借此道,翻山梁、转山窝穿越到大坝沟。

持续高温,城里已经连续多日超过35摄氏度,迎面吹来的风都烫脸,然而在这几十公里之外的小坝沟山中,却满是奢侈的凉意。

小坝沟比城里高1200米,按照每提升1000米,温度降低6度计算,正常情况下,小坝沟的温度,都会比城里低七八度。 大美秦岭,生态宜人!

继续深入到小坝沟沟垴,海拔提升得更高了,道路常常被溪流阻隔,再往里则皆为林中野径,山势陡峭,山路婉转,已经不适合普通游客深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