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爸恒妈|家庭教育的终极职责是帮助孩子学会思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30

(一)

在我接触正面管教之前,我对孩子的教育都是每天 不停说教,不停提醒,不停禁止。

“熙熙,洗手不要把袖子打湿了!”

“熙熙,9点了,还不快去洗澡!”

“熙熙,去了学校应该听老师的话,不要和小朋友吵架!”

“熙熙,上学要迟到了,快点折被子,收拾房间”等等!

每天我就像一个老妈子一样,虽然我们很早就让她学会独立,但是还是会感觉自己好累。

特别是每次她对我的话充耳不闻的时候,我觉得我要爆炸了。

(二)

而现在我跟熙爸开始慢慢把更多的自主权交给她。

我们会问:“现在已经9点了,我们应该做什么了”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上学不迟到呢?”

“小朋友不跟你一起玩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

还有这个阶段的小孩子都会有很多的为什么?以前我会把我大脑里所有的知识都搜罗出来,然后巴拉巴拉跟她讲一大堆!

而现在我会说: “真是个有趣的问题,说明你在思考问题!你有没有想过是为什么呢?”

然后她就会跟我讲是为什么。经过多次以后,我发现其实她问的很多为什么的问题,心里其实都是有答案的。

比如上次我们在商场玩,那里有个可以骑的大象,然后她问我:“为什么人在上面不会轻易掉下去,而树叶在上面一下子被吹走了呢?”

如果是以前,我肯定立马把答案告诉她了。会跟她解释地球引力之类的。但是这次我 没有。我问她:“你觉得是为什么呢?”她想了一下说:“是不是这样,人比较重,树叶比较轻,风太小了,不能把人吹走,但是树叶却可以!”

虽然解释的没有那么深奥,但是解释得也很正确嘛!

(三)

以前一开始的时候,我跟熙爸对于突然的要改变说话方式都有点不习惯。用熙爸的话说:“感觉自己好虚伪!”

但是正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虚伪的表演,我们帮助孩子思考了很多的问题。

我们在熙熙做成或者没做成一件事的时候,都会问她, 你有什么好点的办法吗? 或者 我也想让事情变得更好,你可以帮助我吗? 要知道,小孩子都是非常乐于帮助别人的。所以更别说是自己的爸爸妈妈了。

所以当你真的想要改变跟孩子的说话方式的时候,一定要拿出不要脸的精神 。为了孩子,一切都是值得的。你要慢慢慢慢来,一开始确实很不适应这种改变,但是当你习惯用新的沟通方式跟孩子说话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都是如此美好,我们的孩子是如何愿意跟我们合作。而这一切只是因为我们改变了自己,不是吗?

“快吃,要不就迟到了!”

“怎么回事?给你说过多少遍了,把脏衣服放进洗衣篮!”

“把作业先做完,否则不许出去玩!”

“不要聊天了,快挂电话,赶快去做正事!”

“你们俩不许打闹了,快给我回自己的房间去!”

“不许哭,就知道哭,给我憋回去!听见没有?”

看看这样的场景,这样的语言熟悉吗?我们是不是经常说呀?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孩子的回应是怎样的你还记得吗?是的,孩子的回应是消极的,被动的,就像没听见,动作也很迟缓,就算很麻利地照着去做了,下一次这样的场景还会再来一次,就像孩子不长记性似的。

我们总觉得,孩子就要听爸妈的,照爸妈说的去做就行了,难道父母还能害孩子不成吗?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好呀。

我们总觉得,父母吃的盐比孩子吃得米都多,孩子这么小知道什么呀?我们父母恨不得把一生的经验都塞给孩子,让孩子马上知道应该怎么做最简单方便,少走弯路!

我们还觉得,父母直接给孩子指示和指令,这样就能保证孩子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定会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但是,父母们知道吗?当我们命令孩子,发出指令给到孩子的时候,孩子的感受是怎样的呢? 孩子感受到不尊重和指责,这种感受让孩子产生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心理活动, “每天都这样好烦呀”,“为什么我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妈妈说的什么都对,我做什么都是错的”,“你总说我,你怎么就不做?” 当有了这一系列心理活动后,孩子的决定是什么呢?当然我们都看到了,要么磨磨蹭蹭,要么赶快去做,下次照旧。或者会生气发怒,或者会找各种理由去挑战父母… 总之都是 不配合不合作,父母满心的抱怨 ,这群不知好歹的熊孩子! 所以,现在做父母真的不容易,做智慧的父母就更不容易了。但是 相信教养孩子,我们父母有更多的选择!

(四)

今天就想和各位父母分享一个教养工具方法, 启发式提问,也称之为“苏格拉底提问”。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都采用了问答法的方式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问。孔子的问答法被他的弟子颜回这么评价:“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这说明孔子的问答法具有引人思考、由浅入深的特征。

启发式提问 当我们需要孩子配合我们去做一些事,我们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找到答案并执行去做,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加激发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心!

来我们尝试一下,我们可以这样说: “我们十分钟后就出发,你需要多久吃完饭呢?”

“你的脏衣服应该怎么办呢?”

“关于做作业,你有什么计划?”

“你需要打多久的电话?”

“你和弟弟的事情你们要怎么解决?”

“你很生气我了解,你先平静一下再来找我解决问题,你需要多长时间呢?”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小窍门需要各位父母注意,问问题时切记,只问关于“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问题,而不要问“为什么”的问题,一旦问“为什么”的问题又会激起孩子的抵抗心理,因为“为什么”的问题中含有强烈的指责,不利于孩子的合作积极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