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发展重骑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08

因为重骑兵在机动灵活方面不如轻骑兵,重骑兵不利于长距离作战。

重骑兵在两军对垒的阵型中有着坚不可破的巨大优势,在机动灵活方面却明显有些力不从心。到了唐朝初期却变为以人披铠甲、马不披甲的轻骑兵为主力。

原因在于,北方地区新兴的突厥王国以轻骑兵击败了柔然的重骑兵,成为草原霸主。而中原地区新兴的唐军也是以轻骑兵击败了隋朝的甲骑具装。

唐朝初创时,李渊父子在借助突厥兵马支援的基础上,组建了善于长途追击、迂回作战的玄甲兵。也就是机动性很强的轻骑兵,以弥补重骑兵不利于长距离作战的局限性。

扩展资料:

东汉末年到三国是我国铠甲的大发展时期。铠甲的主要类型基本在此时期产生。有明光铠、锁子甲、两当铠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了越来越多的重装骑兵出现在战场上。所谓重骑兵,最重要的标准就是骑兵身上的铠甲重量,一般身穿20公斤以上盔甲的骑兵就被称为重骑兵。

除了骑兵本身身着重甲以外,重骑兵的另一典型特征就是马匹也同样披上厚重的坚甲,人马齐披重甲,望之如铁塔,给人以强烈震撼。

衡量重骑兵的标准就是看其是不是有着突击作战的战斗能力。这一时期的标准马铠,历史上有一个专门的名称——“铁骑具装”。从匈奴南下开始,一些北方少数民族如鲜卑、羯、氐、羌先后入主中原。他们正是依仗着铠甲装备的重装骑兵作为主力部队而夺取政权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马镫与中国古代骑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