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25岁的珍妃为何被投井而死?嫉妒?仇恨?政治?还是利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1900年的一个午后,慈禧突然宣召已经在冷宫住了两年的珍妃,珍妃虽然心里知道肯定没什么好事,但还是化了美美的妆前去拜见慈禧,两个人秘密交谈不到半小时,珍妃就被慈禧身边的太监扔进了一口井里,事后《清列朝后妃传稿》里记载:" 妃有宠于帝, 光绪二十六年各国师入京师,帝西狩,妃仓猝不能从,于宫中殉焉 。"后来这口井成为了故宫一大景点——珍妃井。但看一下现在井口的大小,怎么能扔下去一个人呢?另外慈禧为何非要将一个在冷宫苟延残喘的妃子置于死地呢?这一切都要从12年前说起。

1888年,光绪18岁,到了该亲政的年纪,也到了该结婚生子的年纪,于是慈禧决定为他选个皇后,说是选,其实慈禧心里早就想好人选了,那就是她弟弟的女儿叶赫那拉氏,而光绪是慈禧的妹妹的儿子,两个人是亲表姐弟,但慈禧认为这是"亲上加亲"。虽然皇后人选已经定了,但形式还是要走的,看过《甄嬛传》等后宫剧应该对选妃流程十分熟悉,初选后入围的有5人,叶赫那拉氏自不必说,其次还有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和礼部左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而且站次都是排好的, 叶赫那拉氏自然在第一排,德馨女儿在第二排,长叙女儿在第三排。

按照规矩,皇帝选妃的时候拿两样东西,如意和荷包,皇帝把如意给谁,谁就是皇后,把荷包给谁,谁就是妃嫔。选妃之前,光绪也请示过慈禧,说皇后人选由母后定夺就好,但慈禧怎么能落下干扰皇帝选妃这样的话柄呢,就坚持让光绪自己选,没想到光绪当真了。但凡光绪你情商高一点,你都应该知道站第一排是什么意思,但光绪拿起如意径直向第二排的德馨女儿走去,慈禧一看不好,提着嗓子叫了一声"皇帝",光绪回头看她时,慈禧便朝着第一排的叶赫那拉氏使了个颜色,光绪惊愕了一下,赶紧灰溜溜地退了回来,将如意交给叶赫那拉氏,就再没心思选下去了。之后, 慈禧帮光绪选了第三排的长叙家的两个女儿,而第二排的德馨家的女儿则送出了宫

最终, 皇后定为叶赫那拉氏,就是后来的隆裕皇后;长叙的两个女儿后来被封为瑾妃和珍妃,珍妃是妹妹,这一年她13岁。 如果按照颜值排名,珍妃确实是三个妃子中的佼佼者,也难怪光绪后宫"佳丽三千",独宠她一人,她一直劝皇上要雨露均沾,可皇上就是不听呢。但俗话说得好" 秀恩爱,死得快 ",光绪天天跟珍妃在一起, "日侍皇帝左右,与德宗共食饮共玩共乐,对于男女之事毫不在意",他们两个人是开心了,但慈禧的侄女隆裕皇后被冷落了,就天天去慈禧面前哭诉,时间久了,珍妃在慈禧眼里自然就成了个"小狐狸精",但这毕竟只是后宫之间的事,还不至于让慈禧起杀心, 但要命的是珍妃还把自己的小胖手伸到了朝政之上。

清朝对于妃嫔每年的俸禄是有严格规定的,珍妃作为"妃"每年可领的俸禄有300两白银,搁她姐姐的话每年也够花了,但珍妃花销比较大,爱买奢侈品,而且给下人赏钱从来只看心情不看钱包,别人一年的俸禄她一个月就花完了。珍妃深知"开源节流"的道理,节流是不可能了,只能开源了,于是她就 效仿慈禧老佛爷卖官鬻爵 ,一开始她还只卖些小官,够零花钱就够,但慢慢的她觉得这是一个生钱道,胆子越来越大,最后竟卖起了"上海道"这样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上海市市长,换来了四万金,而这个市长竟然还是一个大文盲,可以说是十分荒唐。

纸终究包不住火,珍妃卖官鬻爵的事暴露后,慈禧十分恼火,质问道:"他事犹可宥,汝宁不知祖宗家法而黩货若此,谁实教之?"( 你不知道卖官这事为家法所不允吗?谁教你这么干的? )珍妃也不是善茬,直接怼回去:"祖宗家法亦自有坏之在先者,妾何敢尔,此太后之教也。"( 祖宗家法可不是我先破坏的,这都是太后你教我的 )你想想慈禧听到这句话的心情,我猜想此时慈禧心里想的是:你个小丫头片子做错了事不思悔改,还讽刺我,老娘这么做是为了国家,你就是为了个人私利,你跟老娘能比吗? 小李子,给我打。 珍妃最终被处以杖刑,而且是脱光了打屁股那种,也可以说是自作自受了。

但这次杖刑并没有让珍妃长记性,她最终还是踩到了慈禧的"高压线",那就是戊戌变法,在这场慈禧和光绪的政治大战中,她毫无疑问是站在光绪这一边的,珍妃生在南方,从小接触西方文化,她一直鼓励老公光绪独立,摆脱慈禧控制,结果大家也知道,戊戌变法失败,慈禧彻底对光绪失望,珍妃也被打进了冷宫。这里说一句,宫里没有专门一个宫殿叫做"冷宫",而是不招待见的妃子住在哪个宫殿,哪个宫殿就是冷宫。据清宫太监讲述,珍妃被慈禧处罚,住在故宫最边缘的一个角落, 人称"东北三所",也叫"故宫隐秘的角落" 。这个东北三所是明朝奶妈住的地方,冷清程度可见一斑,而珍妃住进来以后,屋门常年是被锁着的状态,只有一扇窗户是可以打开的,每天吃饭洗脸都由两个老太监从窗户送进来,可以说跟监狱没什么区别。

珍妃从1898年住进冷宫,一直到1900年被投井,再也没有见过光绪,没有爱情滋养的她自然也没有了神采,本以为会这样孤苦的度过一生,但1900年的一个午后,珍妃25岁,冷宫的门被打开了,珍妃年轻的生命也提前结束了。于是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珍妃被慈禧召见,两个交谈了半个小时,具体内容没人知道,但其实也不难猜:慈禧直截了当的告诉珍妃, 八国联军要来了,我们母子俩要跑路,但带着你也不方便,但你要是被联军糟蹋了吧,有损大清皇室名声,你说怎么办呢?是你自己死呢?还是我帮帮你呢? 珍妃当然也知道这一切都是借口,你个老妖婆就是想弄死我而已,于是吵吵着见皇帝,慈禧看她这样是不会自杀了,就让太监"帮"她投井了。

珍妃投井后一年,清政府和八国联军初步达成协议,1901年议和成功。但慈禧并没有着急回宫,而是先派大太监崔玉贵回宫打扫庭院,顺便处理井中珍妃的遗体,可能是完全泡在冰凉的井水中的缘故,珍妃的遗体并没有严重腐烂,只是膨胀变形,内务府置办了一口棺材,将其草草下葬于宫女墓地。回宫后, 为了堵住众人口舌,慈禧对外宣称是珍妃自杀投井,而光绪此后再也没有宠幸过任何一个人,自然也就没有子嗣。 到了宣统年间,此时珍妃的姐姐瑾妃已经是端康皇太妃,1913年隆裕皇太后病故,溥仪主持其和光绪合葬,端康皇太妃便提议把自己的妹妹珍妃之墓也迁往皇陵。溥仪同意了,并把珍妃的名号追封为皇贵妃。

最后解释一下,珍妃井直径不到十寸的井口,怎么扔进一个大活人的呢?那是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珍妃井已经不是原来的珍妃井了,井沿是慈禧命人另修的,并且用一根大铁棍锁住了井口,为的是让人们停止使用这口井。原来的井扔进一个大活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其实珍妃和慈禧有很多地方都是比较像的,比如都独得皇帝恩宠,都爱参与政治,都有家族势力。我比较好奇的是,如果放任珍妃成长,她有没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慈禧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