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考研经验分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1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考研经验分享

同学们好,我是已经上岸大连理工大学资源与土木学院工程力学专业的学姐。我是一名双非院校考研上来的,并且是跨考,可以称得上时逆袭吧,从双非跨考到985(尽管现在已经不叫985而是叫双一流学校,我接下来的称呼还是叫985。)今天我将从几个方面以及我个人的想法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考研上岸经验,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帮助。

一、关于院校和专业选择

基本每一个考研的学生都想来一个好一些的院校,特别是985院校,这也导致了这几年的竞争非常大,越来越多的人报考985院校。我也是想考一个更好的学校,所以目光定在了985,当时选择学校的时候,家里人都想让我回湖北,在武汉报考一个大学,但是我决心想读一个985的学校,可是武汉最为一个老一线城市地域较好,又加上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这两所学校的实力又比较强,基本没有考上的希望,只能放弃这个想法。最后在一些地域、院校实力、竞争压力这些因素下选择了最合适的学校——大连理工大学。首先大连理工大学时一个比较老牌的985学校,综合实力还可以,再加上地区不是那么热门,报考的人数要少很多,这也会让分数相对的低不少。我本科的专业是工程管理专业,我一直想靠近土木这边的相关专业,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有两本,这让我复习不过来,最后选择了工程力学这个专业,即靠近土木,也能相对简单一点。

关于工程力学专业的考研情况,这几年也越来越严峻,主要还是报考人数不断增加,很多人都开始报考了。首先是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的招生情况,一年只招6个人,包括了统考跟推免,不过看这几年的情况几乎是没有推免的学生,一般都是统考的学生。学校定的初试分数线是290分,其中数学最低分要求70,英语45,政治45,专业课70,对比于这几年的录取情况,能录取的人都在310分以上,关于报录比学校并没有公布出来,但是根据录取情况可以看出报考的人数并不是太多,竞争也相对平缓。在大连理工大学的工程力学专业是学硕,考研初试设置是英语一,数学一,政治,以及821材料力学,专业课使用的参考教材是刘鸿文版的材料力学,第五版和第六版都行,复试考察书目是李廉锟主编的结构力学。

1、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初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923 工程力学
2、参考书目:
《理论力学》,郭应征、周志红,清华出版社,2004
《材料力学》(上、下册)第5版,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高教出版社,2009
《工程力学》,郭应征、周志红,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复试科目:541 力学综合
4、参考书目:
《理 论力学》郭应征,周志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材料力学》(上、下册)(第五版),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弹性 力学》,徐芝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理论力学(II)》,第四章,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二、初试各科科目该怎么准备

(一)数学

数学方面,6月份以前把课本(课后习题全做完)和配套视频基础班(基础较好推荐张宇老师视频,基础一般推荐汤家凤老师视频)看完了,到了7月份,开始做李永乐老师的复习全书,每天给自己安排一定的任务,尽力完成,边做边总结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第二天记得要回看第一天总结的知识点和方法。

到9月中旬,楼主把复习全书第一遍做完,然后开始第二遍,同时配套做660,到10月底,才把第二遍做完,紧接着开始做真题,楼主使用的是汤家凤老师的真题,一共做了15年,每次做题都是给自己3个小时,模考,打分,两天做一套,一天模考,一天改分并对答案。

最后为了保持状态,我还做了李永乐老师的6+2,建议不要用来模考,因为难题比较集中,3个小时做不完,很影响自信心。

推荐资料:李永乐复习全书;李永乐660题;李永乐6+2;真题任选其一(李永乐,汤家凤或者张宇)

(二)英语

花在英语上的时间不是很多,6月底以前把红宝书背了两遍(感觉现在有点后悔背这本书,建议背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和何凯文老师的1575),看了何凯文老师的长难句视频,到暑假楼主开始做真题,从97年做到12年,留4套做模考。

在英语方面楼主走了些弯路,一开始都是先看完文章,在做题,一般错7个,还控制不住做题时间,到了8月底楼主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改为先看题目,勾出关键词,边读文章边做题,文章读完时题也做完了,而且时间可以控制在1个小时过5分钟。

阅读真题做了两遍,做第二遍是为了保持做题状态,其实对于题目多多少少有些印象,第一遍真题很重要,不光要做题,还要把每个句子弄懂,每个生词搞清楚。

写作方面,用的是王江涛老师的资料(具体名字楼主已经忘了),多背,多分析,多积累,多练就没问题了(注意顺序)。

对于完型和翻译,考英语一的同学不用花太多精力(除非你想考80+),适当做几篇就好。

推荐资料:恋练有词(或何凯文老师的1575);黄皮书;何凯文老师的阅读真题;王江涛老师的写作指导

(三)政治

政治是从9月初开始准备的,不用准备太早,最早也就8月中旬,以肖秀荣老师的精练精讲为主,边看边记,特别是用绿色字体标记的文字,精练精讲比较多,大家要耐心看,配套做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这个一定要好好做,可以用红笔把答案中的知识点记在题目边上)。

精练精讲和1000题只弄了一遍,等精练精讲一遍看完后可以开始背风中劲草(楼主没看完),到11月份肖8出来后可以开始做肖八的选择题,如果有时间也可以背一背分析题。但不是以肖八分析题为主,12月份肖四出来后才开始真正准备分析题,把肖四分析题背了两遍。

临近考前还对政治分析题很担心,但真的应了学长以前给我说的话“到了考场上你就自然有话说了,不用太担心”,到了考场上就真的有很多东西写。

但是在初试的政治考试上也犯了些错误,由于没有模考过,对时间没有很好的把控,最后两个大题的最后一问都没做,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推荐资料:肖秀荣老师全套;风中劲草。

(四)专业课复习建议

工程热力学是关于热现象的宏观理论,研究的方法是宏观的,它以归纳无数事实所得到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热力学第三定律作为推理的基础,通过物质的压力、温度、比容等宏观参数和受热、冷却、膨胀、收缩等整体行为,对宏观现象和热力过程进行研究。
这种方法,把与物质内部结构有关的具体性质,当作宏观真实存在的物性数据予以肯定,不需要对物质的微观结构作任何假设,所以分析推理的结果具有高度的可靠性,而且条理清楚。这是它的独特优点。

从近三年的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热力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中可以看出,考试的题型基本已经固定为第一大题为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0题,第二大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题,第三大题为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题,第四大题为简答题,简答题可能会有作图题,工热的基本图要牢记于心,共4题,共30分,第五大题为计算题,计算题均为简单的基本计算题,共3题,共50分。从分值上可以看出计算题比重比较大,所以三道计算题是必须拿下的分数,一般第一道10分计算题为简单计算,例如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或热力学第二定律来解答,压缩蒸气制冷循环计算,气体和蒸汽基本热力过程计算等,而后两道20分计算题类型也比较固定,喷管计算,气体动力循环计算(3类),压气机热力过程计算等,但朗肯循环,压缩空气制冷循环等也是要值得注意的大题。

课本(沈维道版本)中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前三节,第五章为基础章节,是为其他章节打基础的,一定要扎实打好基础。第七章往往会有一道计算答题和一至两道填空选择。八九十十一章为重点章节,所有循环过程要熟练掌握,这四章放在一起综合学习。第三章后几节第四章,第十二章放一起综合学习,考察内容略少。第六章第十三章无需学习。

工程热力学是一门知识点比较多且零碎的学科,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基本概念的掌握,注意一些典型的辨析。但是,工程热力学同时又是一门比较系统的学科,前六章的基础知识点及理论在后几章中的热力循环分析中全被应用到了。填空判断选择三道大题基本考的都是零碎的小知识点,有概念性的也有小计算题。所以这需要平时在复习时要多注意积累,遇到概念性的新题目要多留意,多记忆,尤其是简答题(历年真题及常见基础概念一定要熟练背诵),更需要积累理解记忆,学会举一反三。

由于知识点多且零碎的特点,在复习时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如2016年有考到水定压汽化过程的p-v图和T-s图。除了北交历年的真题,还可以参阅其他高校历年真题(推荐西交真题以及何雅玲工热精要解析),可以补充知识点和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总体来说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热力学的考核难度较易,考题基本都是常规题,只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对概念有透彻的理解,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
在此建议各位学弟学妹,真题由于重复率极高,在资料拿到手后最好多复印几份,以保证真题可以做到5遍以上!

专业课复习规划

1、啃透教材

第一遍 大学生慕课找课程跟着课程过一遍了解基本知识框架

第二遍 对照往年大纲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吃透

题目书本例题会写就够了

2、刷真题

第一遍 闭卷不限时写(建议准备个本子或草稿纸上下写) 仔细对照答案订正 举一反三复习相关知识点

第二遍 闭卷限时刷

3、刷题

找一些名校真题(建议西交大真题)和各种权威习题册练手

4、回归课本 +再刷真题

结合刷题总结自己薄弱点和难点再过一遍书本

真题反复刷,需要记忆的部分抄笔记本反复背

三、复试经验分享

基本的初试情况就是这些了,接下来介绍复试的情况。工程力学复试科目是结构力学,上册和下册都在范围里,参考书目是李廉锟主编的结构力学,第五版和第六版都可以。我复试的时候是采用的网上复试形式,每一年的情况不一样,这个得看具体情况。复试的难度不是很大,就十分典型的结构力学问题,比如说力法,位移法怎么使用等,复试考察的英语主要是工程力学专业英语,里面一些专有名词,老师也会提问一个两个的英语口语问题,然后进行综合打分。然后就是录取上面的,我复试的时候,资源与土木学院基本采取的是一比一录取,也就是说有多少人进了复试就有多少人能通过复试,每一年的情况也不一定,具体是学院根据人数定的。

四、最后就是要给学弟学妹们提一些建议

第一呢,就是要学会坚持,不要被动摇。考研是一个漫长孤独且痛苦的过程,无论是心里还是身体上,都将承受巨大的压力,但是一定要坚持,咬牙坚持,挺过来了这一年,就会得到回报。

第二呢,就是要埋头苦干,不要自己感动自己。说一个我亲身经历吧,当时我在我学校考研自习室里可以是来的比较早,也是比较认真的,有些同学呢,来的也很早,回去的也很晚,但是我发现根本没有学进去,一直在教室玩手机或者睡觉,最后出了成绩纷纷感叹自己真的是努力了,在我眼里这不是努力,是自己感动自己,考研拼的不是时长,而是学习时长,学进去的时长,所以一定要脚踏实地。

最后就是希望大家要保持自信,乐观的态度,不要让自己的心态崩了,也不要过于悲观,只要每一天在进步,在踏踏实实准备,最终一定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在这里提前预祝大家考上心仪的院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