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乐趣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1-18
一、.建立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都是课堂的参与者和学习者,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关注他、爱护他。课堂形式要丰富。教师可采用游戏、故事、绘画、表演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课堂教学要活泼、轻松,不能死板、单调,也可加入多种形式的律动或模仿来增强课堂气氛。例如,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材中的《猫虎歌》,就可以让学生模仿老虎和小猫的叫声,用叫声来练习此歌曲的节奏,这样就能轻松地解决歌曲中节分音的节奏问题,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和乐器的利用。可以利用多媒体和一些乐器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音乐课堂中,多媒体课件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可根据课的具体内容做一些生动有趣的课件,有能力的教师还可以在课件中插入一些视频或把课件做成flash动画的形式,但切记不要过于复杂凌乱,要做到图片或视频音频少而精,只要能反映出课的内容,达到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直观、有效地学到知识就可以。此外,一些乐器的运用也能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就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也能为所学的歌曲进行伴奏,对学生的音乐感觉起到了很好的帮助,同时还可再加入一些简单的头饰,在歌曲表演唱的时候运用,这样也会为课堂锦上添花。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自由安排培养方法,只有重视了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地完成音乐的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到美,体现美,享受美。
二、音乐基本知识的训练
1.乐理的学习。音乐离不开音符、节奏、力度、旋律等基本要素,对于小学生来讲,其实不需要让学生掌握多么复杂的乐理知识,也不需要学习多么复杂的节奏型或掌握多么好的演唱技巧,只需让他们学习简单的七个基本音“do、re、mi、fa、sol、la、si”就可以,要求学生唱准音高。在基本音的练习中,不可把高音放得太高,低音放得太低,要根据小学生的嗓音特点,把音域控制在C自然大调的低音sol到高音mi之间。节奏方面可让学生们学习一些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八三拍常出现的简单的节奏型,包括切分音节奏型,如“四二拍的XX|X-‖,XXXX|X-‖,X.X|XX‖,四三拍的X.XXX|X–XX‖等”。

这些练习要慢慢的长期进行训练,因为农村学生对乐理知识接触较少,对音高的概念较差,对节奏的感觉不强,如果不坚持训练就很可能出现音高不到位,节奏混乱的情况。
2.歌唱的学习。歌唱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激发学生富有情感的歌唱。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和表达歌曲的情感,是歌唱教学的中心环节,“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是我们在歌唱教学中期望达到的主要目标,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绪和风格,引导学生体验表现歌曲的速度、力度、音色、节奏与句法,连音和非连音,高潮与铺垫等方面的特点,并运用这些特点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避免简单地干唱。
(2)歌唱技能的练习。在教学中可根据各学段、各年级的情况进行必要的歌唱技能练习。歌唱技能练习包括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和吐字等,其中,正确运用科学的发声和使用气息支持尤显重要。这些练习一定要在演唱活动中结合歌唱实践,并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但不可专业化、成人化。
(3)注意学生的嗓音保护。少年儿童的发声器官细小、嫩弱,容易受到损伤,但他们又都活泼好动,爱喊爱唱,自控力差,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关注,要指导学生注意对嗓子的保护,特别是小学高段的学生,可能有一部分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如不注意保护,就可能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三、有效的课前教学规划,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正如笔者所说,小学音乐课程高效课堂的构建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要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必须从根本抓起,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决定教学行为进步的根本所在。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必须提高自我认识,认清学生是教学的中心。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总是以“主权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之上,学生总是处于一种被压迫的状态接受音乐知识。为了摆脱这种状况,音乐教师必须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课堂“主权者”变为课程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因此,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习惯并摆正自己的教学心态,才能让音乐课程的教学效率有所保障。
四、培养学生的演唱自信心和积极性
教师应采用符合学生特点的、符合音乐学习规律的方法教授唱歌,注意保护并调动学生参与演唱活动的积极性,相反的,割裂音乐整体艺术形象,进行反复、枯燥的练习等,则会使学生失去演唱兴趣和积极性。在歌唱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歌唱的自信心,鼓励其踊跃参与演唱活动,使他们在歌唱中享受美的愉悦,接受美的熏陶。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困难,但只要用心去做,以人为本,重在实践,贵在实干,有耕耘必有收获,如此下去,农村小学的音乐素质就一定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