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 “绘梦艺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活动圆满结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6
团队前期准备

1.团队首先进行人员招募,招募具有专业能力强,同时在新闻撰写、摄影拍摄、视频剪辑占有优势的人员,着重招募具有较强责任心的人员。最终共招募12名团队成员,来自美术学(师范类)、环境设计两个专业,同时团队成员全部都具有在美术学院学生会、社团联合会任职的经历。

2.进行团队内部第一次会议,通过见面会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了解,利用团队成员之间的优势确定实践活动项目方向,对实践活动前期准备进行分工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3.团队7月1日进行小组分工,撰写实践活动策划、人员工作分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着手团队logo以及队服设计,效果图如下。

4.对实践活动支教、墙绘工作进行工具准备,确定支教主题,制作课程PPT以及准备相应的教材。

5.7月6日通过答辩,最终被确定为美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

6.通过网上资料了解实践地淄博市周村区商家镇七河村文化,把握实践活动方向,对考察交流问题进行初步设想。

7.7月9日,环境设计系副主任康毅,2019级辅导员、社会实践团队指导老师于英钊,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与淄博市周村区商家镇七河村村委书记苏玉利于七河村商讨活动内容。

二、团队活动开展情况

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绘梦艺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以艺绘梦,美化乡村”实践宗旨,根据自身专业分别进行美化乡村建设、文化振兴等系列相关公益活动,期望运用自身现有的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振兴。在暑期社会实践中能够通过所见所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完善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自此,团队于2021年7月15日至2021年7月26日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商家镇七河村,开展为期13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7月15日上午,为推动暑期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在11号教学楼202会议室举行了“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校团委书记王振、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朱星辉、院长宋力、党总支副书记李霞、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式与政策教学部教师严海及各社会实践团队学生代表参加启动仪式,仪式由2019级辅导员于英钊主持。此次会议的开展,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团队成员们坚定的眼神,铿锵的步伐无不展示出同学们对自己前期准备工作的信心和对此次社会实践的期待,队员们进一步了解暑期实践活动注意事项,为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7月16日,在七河村妇联主任王芹的带领下,“绘梦艺行”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到达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商家镇七河村实践地。随后,绘梦艺行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王广宇与七河村村书记苏玉利在村委会会议室就接下来的实践、墙绘工作进行讨论。

7月17日,为推进七河村暑期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绘梦艺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全体成员与七河村妇联主任王芹一同于七河村村委会,商讨墙绘画稿的创作方向。此次社会实践推动了团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引导大学生深入农村,实现学业专业与实践活动的充分结合。团队成员巧妙利用自己的各项技能和专业优势,紧靠“助力乡村振兴”主题,结合七河村村庄的文化特色、发展特色,注入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以及围绕当地生态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仔细构思画稿,精心设计七河村logo,以绘画、标语等方式装点村庄。

7月18日,为进一步了解七河村的乡村旅游文化及当地特色,探索七河村的元素,搜寻墙绘素材,绘梦艺行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王广宇带领团队成员深入石硼湾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考察。团队成员经过一天的考察,为之后的墙绘设计思路提供了方向。在打开实践团队成员思路的同时,团队成员也得到实践的锻炼和提升。

7月19日,伴随着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绘梦艺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社会调研活动也逐步展开。此次社会调研活动以线下问卷调研的形式开展,调研内容主题为文化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了解山东省乡村文化建设发展现状,寻求乡村文化振兴的切实路径,探究乡村文化建设对乡风文明的切实作用。调查问卷内容主要调研当地村民是否知道本村的文化活动,对它们的了解程度,以及村民对文化建设活动设施的反馈情况。

7月20日,为加强学校美育教育要求,提高乡村孩子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绘梦艺行社会实践团队同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商家镇七河村村委会共同开展美育讲堂,七河村村书记苏玉利、妇联主任王芹和实践团队支教主讲人程鑫、于萌艳及当地村民共同参加,王芹主持此次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妇联主任王芹与团队成员对支教计划进行宣传,说明团队的支教的目的。随后团队主讲老师于萌艳、程鑫开始讲解PPT,引出课程内容“我理想中的家”,并下发绘画工具供孩子们进行创作。

7月21日,为推进墙绘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美好和谐的居住环境,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绘梦艺行实践团队全体成员以传承新时代精神,借用墙绘来美化村容村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把宣传文化与七河村特色相结合,展现先进乡村的建设风貌、时代精神与历史底蕴。团队成员整装待发迎着朝阳踏进七河村,准时在画墙绘地点集合,开始今天墙绘的绘制工作。实践团队的成员被分为三组,分别对应七河LOGO、家风家训和网红打卡墙这三部分。

7月22日晚,为进一步丰富当地孩子们的文化精神生活,激起学生的情绪体验,培养高尚情操,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创造力。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绘梦艺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与淄博市周村区商家镇七河村村委共同开展美育第二期,七河村书记苏玉利、妇联主席王芹和团队支教主讲人于萌艳、孙浩月参加,团队其他成员进行辅助教学。

首先,主讲老师于萌艳进行PPT讲解,为孩子们介绍了本次泥塑课程需要使用的工具,主要有太空泥和一些辅助工具。随后,对主讲老师孙浩月优秀泥塑作品进行展示,供孩子们参考学习,进而从中提取灵感。讲解完毕后,孙浩月为孩子们进行示范,一步一步的进行教学,随后安排课程任务,为他们下发团队成员准备的泥塑工具进行创作。在他们创作过程中,主讲成员以及团队其他成员辅助孩子们进行泥塑创作,期间孙浩月利用现场创作的泥塑作品给孩子讲解,引导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进行创作。

美育课堂正式结束,团队认真打扫了教室卫生,并合影留念。课程真正做到了宣传美育的目的,让孩子在绘画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提高了孩子的审美素养,拉近了实践团队成员与七河村村民的距离,同时也达到实践团队成员师范专业的教学要求。

7月23日下午,为及时掌握各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动态,了解学生社会实践情况,加强与社会实践地的交流与合作。美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霞,环境设计系副主任、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康毅,2019级辅导员于英钊,2020级辅导员张乃千,走访淄博市周村区商家镇七河村看望美术学院“绘梦艺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并针对当地乡村文化,结合现阶段活动进行情况,指出下一步活动的进行方向并提出相关建议。实践团队全体成员热情接待,并带领老师们参观实践成果。

7月24日,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绘梦艺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为传承红色文化,进一步了解老党员的党的记忆,团队成员拜访当地具有50年党龄老党员周玉云和杜玉丰,经过拜访了解到周玉云于1971年3月份入党,曾经在济南军区负责物资管理工作。退休后,为乡村建设和村民群众,为当合政府的事业尽自己的努力,担任起七河村第六任村委书记。杜玉丰是1961年当兵,入伍时作为义务兵,每天就是训练、干活、学习,听说实践团队的成员要来拜访,他早早的就在家门前等待团队成员,眼里满是期待和希望。之后团队成员发挥专业优势为两位老党员送出书法作品和篆刻章,表示衷心的敬佩。

通过探访老党员的活动,让团队成员更加深刻地明白,作为青年的责任与使命。老党员同志艰苦奋斗、服务人民的赤子之心不仅需要大家铭记于心,更要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做到“青年有为,奋斗无悔,强国有我”。我辈定不负老前辈们的等革命先辈期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7月25日,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绘梦艺行”暑期实践团队全体成员参观七河生物文昌湖分公司。据了解,七河生物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食用菌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出口业务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相继在韩国、日本、美国等地建立了子公司和生产基地。随后,办公室主任齐老师带领团队成员参观菌菇培养棚以及观赏育菇棒流水制作车间,自动装袋、自动上架、高温蒸汽快速灭菌、自动接种、温湿度自动控制等智能化不仅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还实现了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

7月26日,社会实践团队对实践各个项目进行收尾工作,将墙绘作品进行一一拍照,共同收拾好村委会会议室卫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七河村书记苏玉利、妇联主任王芹对团队成员这十三天的墙绘成果表示满意,真正的做到七河村文化振兴需求,并对团队成员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最后团队负责人王广宇询问团队成员的回家方式,确保每位成员都可以安全回家。

三、实践成果:

1.完成墙绘300平米,其中有七河村特色墙绘、家风家训、网红打卡墙、二十四节气、艺术创作五个系列,以及七河村乡村美学LOGO的设计。通过墙绘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带动当地文明、和谐、美丽、绿色乡村风气的形成,让七河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融入七河村当地的特色文化在墙绘中,增强和当地人的文化交流。

2.开展以文化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调研活动,通过走访调研发放调查问卷300份,了解到当地村民对于村内的娱乐文化活动十分熟悉,如:“七彩炫舞舞蹈队”与“威风锣鼓队”表演,认为村内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了他们的生活。

3.展开两期支教活动,第一期是以“我梦想中的家乡”为主题的绘画课程,第二期是泥塑课程。课程反响热烈,村民带领孩子们积极参加,达到了助力乡村美育的效果。

4.拜访党龄在50年以上的老党员,聆听老党员的故事,重温红色记忆,弘扬爱党爱军爱国的文化,让红色的故事流传下去。

5.深入考察了石硼湾湿地公园以及七河生物,了解到当地乡村振兴项目的建设情况,同时学习到了七河生物香菇产业的生产流程,进一步加深了团队对七河村文化的了解。

6.团队共撰写新闻21篇,在中青校园、中国大学生在线、今日头条、中国大学生网、大众生活报、网易、搜狐、腾讯新闻等各大媒体进行投稿。其中最高阅读量两万五千次,平均每篇阅读量可达两千余次。

7.河南灾情严重,为展现当代青年担负时代责任,紧系国家大事的风采,实践团队发起募捐,最终筹集到266元,通过慈善平台,帮助河南受难同胞重建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