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化——用幻想弥补现实中的不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4
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1672天早安问候。

理想化——用幻想弥补现实中的不足。

人们为什么需要理想化?

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纽约弗洛伊德学会以及美国精神分析学院的认证精神分析学家杰瑞姆.布莱克曼教授在《心灵的面具——101种防御机制》这本书中讲到人们理想化某个人,主要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自恋的投射,以此减轻自己的不完美而导致的羞耻感。我们理想化某个人,往往是将自己期待、渴望,或者无法实现的愿望投射到他人身上,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前面提到的追星,一路见证明星的成长、成功,就好像自己成功了一样,而在现实中可能学习、工作或者人际却是一团糟。在追星的过程中,他就不必去面对自身的困难,可以在虚幻的世界里获得愉悦感。

在电影《被讨厌的松子一生》中,穷困潦倒的松子沉迷于年轻的偶像,她可以对着电视的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指责他们,幻想着与这些偶像们在一起,这让她感觉自己也是光鲜亮丽的,也是年轻有活力的,并且成了支撑她活下去的力量。

第二,自恋,将此人与你过高的自我意象融合起来。理想化实际上有两个指向,一个指向他人,一个指向自己,或者指向二者的关系,以满足自己的自恋。

比如有个女孩跟她的闺蜜说,自己找了一个非常帅气高大的男友,而实际上她的男友长相非常普通,而且个子还不到1米7。

她这么表达实际上就涉及到了三个方面的理想化:她理想化了男友,同时也理想化了自己,认为自己是配得上高大帅气的男生,或者只有高大帅气的男生才配得上自己,同时也理想化了关系,这位高大帅气的男生对自己一见钟情而且温柔体贴。

韩剧被很多主妇追捧,实际上也是类似的心理过程。剧中总是多金帅气温柔体贴的男主,爱上了长相、家世都非常普通的女主,并且无论遇到多大的阻挠都不放弃,描绘出了一幅王子追求灰姑娘的浪漫爱情故事。结果主妇们沉迷于此,常常将影视剧中的男人与自己的老公相对比,结果在现实中对老公是越看越不顺眼。

第三,爱,避免体验失望。理想化的爱可以让两个人迅速坠入爱河,而一个特别理性,看透人性之恶的人,可能就很难信任一个人,并且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当然,我们有时也需要理想化的爱去支撑自己穿越黑暗,给自己时间与空间,让自己变得更有力量,在有能力承担时才开始去面对真相。

有位女士从小被父亲抛弃,但她的妈妈从未在她面前抱怨过父亲。每次当她问起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时,妈妈都会将自己理想化的丈夫以及父亲的形象呈现在孩子面前,这让她一直坚信自己有一个好父亲,并且曾经被父亲深深地爱过。

这份美好一直支撑到她上大学。大二时,消失多年的父亲联系了她,她这才知道了真相。虽然那个真实的父亲的出现让她心目中理想化的父亲不复存在了,她也有些崩溃,并且因此而责怪她的母亲为什么要欺骗她,但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后,她可以坦然面对真实的父亲,并且可以向父亲表达她的愤怒。

实际上,在成年后,她可以去承受早年的创伤,而这个创伤在她的成长经历中其实并没有给她带来过多的负面影响。

第四,移情,就像小时候完美的父母。前面我们提到了咨访关系中的移情,其实在职场中的领导,学校的老师,在他们身上都可以找到理想化了的完美父母的影子。

有位研究生曾经跟我谈起他的导师,说导师学识渊博而且还特别平易近人。在跟随导师做课题时,导师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给予了他很多帮助。临近毕业时还帮助他推荐了工作机会,让他特别感激。在他心目中,导师就像自己理想中的父亲一样。

理想化带来的正向的、积极的力量

首先,理想化可以演变为一股向上牵引的力量,人们可以在此基础上为自己设立人生理想与人生目标。这不同于建立在海市蜃楼上的愿望,而是为了实现愿望而踏踏实实地付诸了行动。

比如将自己不完美的部分投射到某个理想化的客体身上,而这恰恰就是我们可以去提升的空间,甚至也可以通过向某个偶象学习的过程,努力成为像他那样成功的人。

其次,有助于理想化自我的形成。我们在超我,也就是道德自我形成的过程中,会以某个理想化的人物为榜样,比如要求自己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对他人及社会有价值的人,这些都会帮助我们塑造一个理想化的自我。

这也是为什么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要做到知行合一的原因。他们会身体力行地给孩子做出很好的示范,孩子不仅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且还知道成为理想中的自我应该怎么做。

另外,与自己理想型的人交朋友,靠近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也可以促使自己变得更优秀。比如自己不擅长社交,又很羡慕那些特别开朗、阳光又待人热情的人,可以尝试跟这类与自己性格反差比较大的人交朋友,在他们的影响下,或许会得到改变。

最后,理想化可以保留一个属于自己的乌托邦,一个让灵魂得以休憩的场所。曾经有位来访者告诉我,当年他在受到校园欺凌时,校门口面馆的老板成为了他的精神支柱,给了他很多的精神慰籍。其实当年面馆老板也并没有做什么,只是很热情地招呼他,跟他简单地聊过几句,没想到他至今都还能感受到那一份温暖。

理想化的心理机制是如何产生的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梅兰尼.克莱茵认为,理想化是为了保护所爱对象免受破坏性冲动的一种心理防御。

最初,小婴儿的眼中并没有一个母亲的形象,而是将母亲的乳房与母亲这个人等同。当小婴儿因为饥饿而哭闹时,假如母亲的乳房能够提供充足的奶水满足婴儿的需要,这就是一个“好乳房”;当母亲的乳房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时,他就把妈妈当作一个“坏乳房”,此时婴儿会有一种被迫害的焦虑。

理想化母亲永远是一个“好乳房”,可以防御自己被迫害的恐惧。同时,理想化还可以维持一种愿望,那就是我的客体可以无限地满足我,我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好乳房”。所以,理想化总是与分裂、投射相伴而行。

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临床精神科教授奥托·肯伯格医生认为,边缘性人格结构的人会使用分裂来防御他们因识别出另外一个人的整合的“完整客体”特性,以及重要客体的复杂性所产生的焦虑。

无视一个人的“坏”的部分,将客体通过修饰、完美化或者理想化,则可以避免那种既爱又恨的矛盾情感。

比如对于自己所爱之人不允许有任何瑕疵,一旦发现他身上有不好的东西,就会自动化地去贬低,这就会有将所爱客体摧毁的危险。为了避免这种焦虑的产生,他一定要在内心维护一个完美的形象,同时还不容许任何人提出反对意见,去看见事实的真相。

理想化的对象主要来自于早年重要的养育者,比如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对于一个弱小的婴儿来说,养育者就是他的天。越是糟糕的父母,孩子内心越需要粉饰、理想化父母,唯有如此,他才有机会“存活”下来。有些孩子即使在成年后,仍然不愿意看见父母曾经对自己的忽视、言语虐待、贬低,因为面对这些创伤可能会让他曾经建构的那一套价值体系完全坍塌。

同时,父母会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的价值标准强加到孩子身上,无意识地去塑造孩子内心的理想自我的影象,比如你应该努力奋斗、出人头地,这样才有价值;你应该多为别人着想,多付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你应该听父母的话,这样才是孝顺等等。

父母甚至还会给孩子寻找一个榜样,最常见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只不过,当孩子长大后,发现这样理想化的自我让自己特别别扭,成为了限定自我的枷锁,此时内在冲突就产生了:因为否定这个被父母定义的理想化自我,意味着对父母的背叛,这是令人极其恐怖的。

过度理想化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过度理起化,实质是掩饰现实的脆弱与苍白,让自己始终活在幻想的世界。理想化就像一剂麻醉药,让自己无法与现实接轨,也无法产生行动。

影视剧那些海枯石烂的爱情总是那么令人向往,而剧中的套路总是类似“灰姑娘”的女主在各方面都极其普通,却被富家公子爱上,虽然“灰姑娘”一再拒绝,但富家公子却绝不放弃,最后终于历经磨难感动了女主,让有情人终成眷属。

“中毒”太深,普通女孩就开始做起了白日梦,内心勾勒出自己理想化了的白马王子的形象,等着理想伴侣的降临。而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成为了阻碍她们进入亲密关系的障碍。

另外,对父母或者他们关系的过度理想化也会影响到子女的择偶观。比如,母亲非常漂亮,温柔贤淑,而比照母亲的标准去找,可能总是会令人失望,似乎没有哪个女人可以超越母亲。

而在进入婚姻后,将理想化了的父母与伴侣再一比较,则会滋生很多的不满。曾经有位朋友跟我说,她太羡慕自己的父母关系了,他们的婚姻如此地完美,感觉自己今生可能都无法找到一个这样的伴侣,并且能与他一起经营好像父母这样的婚姻。

事实上,她的父母一定也有很多的差异,也曾经有过冲突,而她只是看见了父母恩爱的一面,却并不知道父母是经历了怎样的磨合走到今天这个样子的。

有时,不完美的父母才能促进理想化向现实的转换,才能促进一个人的心智的成长。

在婚姻中,人们往往遵循的是现实原则,而在恋爱中,则遵循的是理想原则,在性爱中,遵循的是快乐原则,这也是为什么理想化的爱情很难走进婚姻的原因。因为要将这三项原则整合到婚姻中是非常不容易的。

所以,有时理想化他人,就是为攻击一个人做准备的,而理想化感情,就是为体验不被爱做准备的。

理想化伴侣,但是他达不到这个理想化,他辜负了你的期待与信任,这就是他的错,也就成为了被攻击的借口。在理想化了的感情中,一个人永远无法获得满足,也就很难体验到被爱。

当然,最严重的是理想化破灭所产生的让人无法承受的结果,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令人有种万念俱灰的感觉。

假如人们缺乏理想化丧失后的哀悼能力,就很难对人生重新燃起希望,从而引发抑郁。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