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美德,叫不浪费别人的时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01

早上出门打车,接到了拼车订单。拼友是位阿姨,上车忙问司机,“不用接别人了吧,哎呀,好几次都因为接后面的人耽误了时间,车都到了他还没出来,一等等十多分钟,你说没出门你打什么车啊。”

司机无奈地苦笑,“没办法,我们总遇见这样的,还不能取消,取消扣钱。”

阿姨说得在理,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有的司机接到单就打电话,“我还有三四分钟就到了,您出来吧。”“好的。”满口答应,但是车到了,没见到人,再打电话,“哦,您到了啊,那我现在出门。”

司机对迟到的乘客大多保持沉默,一是怕说多了得不到“好评”,二是觉得说了也没有用。那些人也不以为然,没有一点点过意不去的意思。

拼车本来是为了节能环保、帮乘客省钱,同时节省时间,避免等公交等地铁。但如上述阿姨所讲,如果拼车的乘客迟到十分钟,足够等两趟地铁的时间了。

十分钟,其实是司机10分钟+拼友10分钟=20分钟。

一分钟能做什么?一分钟可以跑完400米,速读500-600字的故事,键盘打100个字,写70个字......20分钟能做多少事呢。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拼车反而浪费时间。

02

有位教授在学期结束时,为了解学生们的想法,要求同学们对他提出建议,提供反馈。有个学生说:“教授,你教得很好,也很酷”。

这个学生停了一下,又笑笑:“惟一不酷的是,你常在每堂课一开始时等那些迟到的同学,又常在下课时延长时间。”

教授有些惊讶,疑惑地问那个同学:“我等迟到的同学是怕他们错过了重要内容;至于延长时间,是我希望多教你们一点,你们能多学一些知识,这样有什么不对呢?”

结果,全体学生都叫了起来:“不对。”学生们纷纷说道说:“谁迟到,是他不尊重别人的时间,你当然不必尊重他。至于下课,我们知道你是好心,要多教一点,可是我们下面还有其他的课,你这一延,就造成我们下一堂的迟到。”

教授恍然大悟。

只有尊重别人的时间的人,才配得上别人的尊重。

03

高中时,有段时间同桌总是到得很晚。通常是上课铃响了,她才气喘吁吁地冲进教室,红扑扑的小脸,也不知是冷风吹的还是心里急的。她常常带着寒气和汗意跑进来,然后慌慌张张坐到座位上。

开始我还打趣说,“行啊你,真会算时间,一分钟也不早来。”她边叹气边忙着找作业。

但并不是总这么幸运,偶尔迟到了,班主任会给她一个狠狠的眼神,她羞愧得面红耳赤,却不解释原因,经常是一整天注意力不集中,闷闷不乐,精神也恍恍惚惚。

后来,她几乎每天都迟到,我很疑惑,“你以前从不迟到,怎么这两个月总是迟到?”她叹了口气,“上个月在小区里碰见四班的小Z了,她拉着我说想和我一起上学,我答应了。我们定的七点半楼下见,但是她只有第一天没有迟到,后来每天都迟到。”

我问,“迟到多久,你们的车程不也就十多分钟吗。”

她突然很激动,“这个礼拜,每次七点半我到她家楼下按对讲,她都还没有起床,她每次都对着对讲机大喊她刚起,让我在楼下等她一会,然后我还没来及说话她就挂了,我觉得她是把我当闹铃了,每次要在楼下等她半个小时。有几次都是她妈妈接的,跟我说她在上厕所,让我多等一会,其实我知道是她还没醒。”一直以来说话轻声细语的同桌,说话时眼睛里竟冒了火。

我惊呆,寒冬冷风,就让我的同桌在风雪里等她起床吗。平日里,小Z看起来乖巧伶俐,完全难以想象她这么不懂得尊重别人。“以后别等她了。”

“我总觉得都是同学,还住得那么近,我不好意思和她说不要一起走了,以为多等她几次她就不会起晚了,可是每次都让我失望……”

我打断了她,“她不是起晚了,是根本没想按时起。你有义务每天为她浪费半小时吗?她浪费你的那些时间够你复习半本单词书了吧。”同桌没有作声,若有所思。

我记得那天中午,同桌写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你经常迟到,明天开始我不和你一起上学了。”

后来,我的同桌恢复了往日的阳光。

后来,我们并不在意小Z能不能按时起床。

后来,在我们心里,小Z外在的“精致”,败给了内在的“没教养”。

04
人人都知道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但是,想做到像珍惜自己的时间一样珍惜别人的时间,其实并不容易。

等价的交换,才能有等价的感情。

不浪费别人的时间,是一种美德。
相似回答